20200419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v)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v)

呼呼!最近亂插了幾篇文章進來,差點這一系列又要變成富樫了。

好,回歸到 E-M1 MarkII 的好朋友身上,這次是要介紹誰呢?

齁齁齁!這次要介紹的是 E-M1 MarkII 最新的好朋友喔!

Tamron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Model A035)。

這個名字漏漏長,到底是在說什麼啊? Tamron 就別說了,純粹廠牌名。

100-400 表示焦長為 100mm 到 400mm 的變焦鏡。

最大光圈 4.5-6.3 表示他不是恆定光圈鏡頭,最大光圈會隨著焦段而改變。

Di 說的是給 135 片幅(全片幅)用的,當然,你要裝在更小的片幅上他是沒有意見的。

VC 是有震動補償(防手震)裝置,USD 是美金,喔喔!不是啦!是超音波對焦。

好了,M43 這麼小的片幅用 DiII (APS-C 專用)都嫌太大了,為什麼要用到 Di 呢?

就來從各個面相來說說為什麼最後會選這支鏡頭好了。

1、解像力:

這支鏡頭的優點就在便宜、輕便,畫質勉強可接受。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Di 是 135 片幅用的鏡頭,也就是在 135 裡面畫質勉強可接受喔!

M43 感光面積只有 135 片幅的 1/4,沒錯,不用揉眼睛,真的只有 1/4 大,

當年的半格相機的感光面積都比 M43 還大不少,M43 幾乎只是當年 110 底片的面積。

這和我挑這支鏡頭有什麼關連呢?關連就在感光元件的面積。

前面說到 M43 感光面積只有 135 的 1/4 大,也就是在拍攝時只用到鏡頭最中心的位置。

偏偏鏡頭最難搞定的就是邊角畫質,一般鏡頭好壞差異就在邊角畫質上。

如果單看鏡頭最中心的表現,這支鏡頭和 Canon 100-400 第二代的差不多,

甚至 400mm 端在光圈 8 時,Tamron 的還高過 Canon ,但在邊角時畫質就掉的很快。

也就是一支鏡頭解像力的好壞取決於邊角畫質的好壞。

因此 135 片幅的鏡頭裝在 M43 的機身上,是不太需要在意邊角畫質這個問題的。

100-400 在 M43 上面等於 200-800,光圈小了一點是真的,但是焦段真的夠用了。

鏡頭的好壞除了解析度外,當然還有色散、邊角失光、變形等等問題啦!

此處就只談談解析度而已。

M43 用大鏡頭的好處,即使拍到了畫面邊邊,畫質也還是不錯。

*Olympus E-M1 MarkII + Tamron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

 

2、手持的可能性:

Tamron 這支鏡頭的體積比另一位好朋友 Canon 500mm f/4.5L 小太多了。

除了重量、體積之外,對焦環的位置與重心的差異也是是否適合手持拍照的重點。

長焦段在拍照時當然可以上腳架就上腳架,但是有時就是不適合或是來不及,

那時就只能指望手持攝影了。

Canon 500 這支重心和對焦環離相當遠,想穩定的手持時,手指頭幾乎無法碰到對焦環。

因此整個手掌必須後退至對焦環附近,因為手持的重心不對,這樣鏡頭會變得很重。

Tamron 這支稍微好一點,可以用卡卡的姿勢手持攝影並對焦,總比幾乎無法操作的好。

因此 Tamron 這支吸引我的就是在手持的方便度上面。

有人會問手持又要手動對焦?怎麼不是用自動對焦的呢?

因為許多拍鳥的環境很複雜,有雜草、有樹幹的,手動對焦還是比較有機會對到焦。

加上是使用轉接座,目前所使用的自動對焦的轉接座不支援 tamron 這支鏡頭。

不過對於 Canon 原廠的 100-400,以及 sigma 150-600 倒是支援的很不錯。

我買轉接座前就是用上述兩支鏡頭測試,測試的效果不錯才買的。

誰知道竟然會無法支援 Tamron ,應該說是有支援,只是速度太慢,不如我自己手動。

有時猛禽會和你有近距離的飛行,因為距離近移動幅度大,這時手持的才方便追蹤。

不過碰到這種背景單純的時候,就會好希望有自動對焦喔!

 

*Olympus E-M1 MarkII + Tamron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

 

這種複雜場景,還是得用手動對焦才有辦法。

*Olympus E-M1 MarkII + Tamron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

3、耐用、耐候及重量:

這支筒身的重要部位用金屬製作,防滴、防塵均具備,Sigma 100-400 就是輸在這點。

Sigma 100-400 是塑膠筒身,而且鏡身本體是沒有防塵防滴的。

Canon 的 100-400 當然是全部都防塵防滴且金屬筒身,不過就重了。

三支鏡頭重量,Tamron:Sigma:Canon 分別為 1135:1160:1570。

也就是 Canon 100-400 再加 100 公克,就是 E-M1 MarkII 加上 Tamron 100-400 的總重。

可見 E-M1 MarkII 搭配 Tamron 之後有多輕便!

4、價格:

Tamron 這支和 Sigma 的差不多,大概都在 20,000-23,000 之間徘徊。

Canon 這支水貨在 50,000 上下,公司貨則在 68,000 上下,價差真的有點大。

總結:

Tamron 這支鏡頭在 135 世界中或許只是支堪用的大砲,

但是一旦跑到 M43 的世界,馬上變成一支好用且稱職的超級大砲,

加上原本就有 0.3 的微距,到 M43 時又放更大了。

長焦、有堪用的微距、耐候防塵,做為 E-M1 MarkII 出野外時的好朋友,

真的是名符其實!

 

*Olympus E-M1 MarkII + Tamron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 已標籤 , | 發表迴響

20200410 職業傷害

職業傷害

去年有幸承接了一個老屋、廟宇彩繪數位典藏的案子,終於用到了夢寐以求的數位機背。

雖然不是最新的 IQ4 1.5 億畫素的,只是用到 Credo 8,000 萬畫素的機背,

但是………….這次人生中的但是終於是好事了,但是 Credo 這片是 CCD 不是 CMOS。

CCD 當然有他的缺點,光是不能很有效率的 Live View,在工作中就快搞死我了。

但是看在他發色的份上,這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除了數位機背外,還有超高級的攝影燈,

總之,就是整套攝影裝備兩百多萬,每次帶出門拍照都會很緊張。

好處是用了數位機背之後,我對 135(全片幅)、APS-C、M43 這些相機完全免疫了。

不會再對這些小傢伙要求畫質了,輕便到讓我願意帶出門,操作方便、簡單就好,

至於畫質?對得起他的價位就夠了。要好畫質就用數位機背囉!

那職業傷害是什麼呢?就是看到有彩繪就想進去拍。

如果只是進去拍拍就算了,這了不起是職業病,怎麼可以說是職業傷害呢?

因為在做數位典藏時需要拍攝校色卡,每張照片都要經過校色,

然後還要校正水平、平行,務必讓照片做到完美。

喂!醒醒啊!

那是領錢在做事,當然要這麼完美,自己路邊看到隨手拍的是在校正、校色什麼啦!

所以才說是職業傷害,看到樑柱歪歪斜斜、顏色不對的,全身就會很不舒服,非修正不可。

昨天(4/9)快到嘉義布袋時,看到路邊一座忠義廟的彩繪,就迴轉回去拍照了。

就讓我用這次的拍攝來解說,校色與色彩重現的一些小技巧。

 

*Mamiya AFD + PhaseOne P25 + PhaseOne 80mm f/2.8*

現場看就是上圖,所有的顏色都退的差不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它在梯子就碰得到的高度!

一般廟方都很勤勞的,每年都會大掃除,會想盡辦法將附在上面的焦油去除,

菜瓜布、不知名的清潔劑,任何你想像的到的東西都會招呼上去,

所以一般高度的梯子所碰得到的地方,都會被洗刷成這樣的白色。

再加上這幅是對外的方向,紫外線也是毫不留情的狂照猛照,不變成白色才奇怪。

好了,它真的是白色、都看不到顏色了的嗎?仔細看是還有色彩的殘留。

那要怎麼辦?這時就是動態範圍大的紀錄上場的時候,

拍攝時要注意,直方圖一定要注意,影像看不到不代表無法記錄到。

進 PS 之後,將亮度降低,降低很多,亮度降低後,就可以看到一些色彩出現了,

再來是拉高反差,將因為亮度降低的白色再拉回來一些些。

雖然最後暗了一點點,但是色彩的細節多了很多出來。

 

 

*Mamiya AFD + PhaseOne P25 + PhaseOne 80mm f/2.8*

在廟內的呢?通常是燻的一塌糊塗,整個畫作都是深黃色的,如上圖。

如果有紅外線,那當然是拍紅外線,起碼拿到很漂亮的線稿,那沒有紅外線怎麼辦?

上圖就是一般被燻黃的樣子,滿滿的焦油,沾好沾滿!

這時可以看到下面有一些理論上應該是白色的地方,就是被刷過但是後來放棄了的地方。

所以只要在 PS 裡面叫出資訊,看看那個地方 RGB 的差異,就可以知道要怎麼修色了。

RGB 三色,扣掉最低的部份就是灰度,其他就是顏色。

以這張為例,不是很白的線條 RGB 的數值是 214:172:130,

代表有 130:130 :130 的灰色,加上 84 的紅和 42 的綠,因此得知偏紅、偏綠,少藍。

可以先用照片濾鏡加上藍色濾鏡,然後開啟色彩平衡調整,調整後:211:199:199,

還偏一點點紅,但是再調下去整張色調會有偏藍的感覺,於是就停手了,

畢竟那邊是白色也是我自己認為的,再來適當的調整亮度和反差即可。

 

十分可惜啊!廟方嫌這些彩繪太老舊了,要全部重新上漆,經費預估是 100 萬。

整座廟的彩繪很多,連衍架上都是畫的滿滿的,全部更新花上 100 萬真的是不貴。

況且廟公表示是找當年的彩繪師回來畫的,他說線稿等通通都還在。

但是當我看到廟外面拜亭上面新繪的……….

廟公也是說這是原本的圖案、原本的彩繪師,只是重新上色。

*Mamiya AFD + PhaseOne P25 + PhaseOne 80mm f/2.8*

但是怎麼看線條都粗了很多,旁邊的蠣粉畫細緻度差更多………

讓我對整間廟宇重新彩繪的信心都沒有了。

可惜專案已經結束,無法再很詳細的記錄了,要不然很想把這些彩繪先拍攝下來再說。

這間廟還有一個神奇之處,有著大量的泥塑,廟的正面、內部兩側,全部都是。

 

還是第一次看到貓頭鷹泥塑。

總之,這間廟歷史可能很悠久,但是這些彩繪應該是民國 76 年重建時繪上的,

所以彩繪的歷史並不久,只是看著這些還滿細緻的彩繪要被塗掉,心中總是不捨。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329 水珠後製

水珠後製

老話一說再說,拍照時一定要先想像出你要的畫面,

因為拍照時做不到,所以只好後製時再將它完成。

而不是拍照時沒想法、後製時也沒想法,就打開 PS 拉來拉去的。

這樣會掉進後製無盡的漩渦中而無法自拔。

這張拍蜘蛛絲上面的水滴,我稱之為大千世界,意思是水珠上反射出的世界。

這麼多的水珠反射著相同的世界,但是角度稍微各異,類似平行時空的想法。

因此拍攝時希望背景可以全黑是最棒,這樣水珠的反射才會比較單純,

在畫面中的張力會更強一點。

但是………..人生中最痛恨的 but 又出現了,閃光燈沒電了……….

沒有閃光燈,現場有無法找到比較立體的蜘蛛網,實在很難做出黑色的背景,

只好先拍,拍了再回來後製囉!

*Olympus E-M1 MkII + Canon FD 100mm f/3.5 Macro *

拍出來一定是這樣,曝光平平的、主題不夠突出,

但是不用擔心,既然有想法,進後製就會單純很多。

進到 PS 之後,打開曲線,曲線的用途很廣泛也很好用,一定要學會的。

曲線的 X 軸是未修正的照片亮度,Y 軸是修正後的對應亮度。

也就是假設 X 軸是 128 的亮度,但是你將曲線向下拉到 100,

就是將原本照片中的 128 亮度改成 100 的亮度,也就是降低亮度了。

可以看看曲線調整的擷圖。

 

這個曲線調整的目的是將暗部再拉更暗,

記得一件事,在修正曝光時,亮者恆亮,但暗部卻是經不起修正的。

各位可以想像曝光值這件事,最低的曝光值是 1,下一檔是 2,再來是 4,

就是曝光值為  1、2、4、8、16、32、64、128、256 。

好囉!今天你在暗部的 2 的位置加了 2 的曝光量,

剛剛的曝光量就變成 3、4、6、10、18、34、66、130、258,這只是簡單的數學。

但是你看原本 64 的曝光值變成 66,你覺得會有差別嗎?但是 2 變成 4 可以高了一檔。

因此剛剛才會說亮者恆亮,亮部要改變比較困難,但是暗部對曝光量的修正很敏感。

各位可以自己用一下簡單數學,將曝光值減 2 看看個檔的差異。

所以以前外拍時常有學生問逆光時閃光燈這樣補光,不會造成亮部曝光過度嗎?

現在應該很清楚了,完全不會!除非你覺得 128 和 130 有差異。

調整完變成這樣:

反差比較強,背景暗了很多,主體的水珠主體性強了很多。

個人覺得反差強了一點,我是有降低了一些反差,但是還是覺得反差強了一點。

好囉!這樣大家應該對曝光值、曝光量、亮部、暗部、曲線有概念了吧?!

切記兩件事:

1、一定拍照時要先有想法,這樣後製時才會有方向。

2、亮者恆亮,這點十分重要。

希望各位可以試試拍照時的各種想法。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316 拍照時到底想什麼?

拍照時到底想什麼?

看到一個景想要拍下來,這個時候攝影者的心裡到底是在想什麼?

這個景要怎麼拍?是因為怎樣的點被感動到了所以想拍?

怎麼拍才能將這個點更明確的表達?

 

第一眼看到路邊在晒魚乾,感覺顏色層次豐富,加上逆光的效果,

魚體之間層次分明,魚乾的顏色也有了豐富的層次。

第一張照片,也就是直覺上的拍照,看到豐富的光影、色彩層次就按下快門。

所以重點在魚體之間的透光感以及排列層疊的樣子。

拍了之後再仔細的觀察被攝體,如果拍多一點會不會更好?如果拍少一點會怎樣?

感覺逆光的感受還不夠,於是就把逆光最明顯的塑膠繩拍進來好了。

 

這張感覺上逆光感好上不少,事情交代的比較清楚了。

但是感覺上好像配重不太對。上面太空虛了,因為空白的佔了太大的面積。

 

向上拉一點,感覺很不錯。這也是我後來選擇的照片。

上部還是有透光的區域,但是不會太多。塑膠繩的透光表現的還不錯,很有逆光感。

魚乾的層次、順序、光影都可以完整的表達。

 

當然還是會試試如果上部透空部位留很少呢?嗯嗯!感覺很擁擠……..反而不上不下的。

說逆光感也沒上一張好,說魚體的層次也沒有第一張強烈,算是失誤的照片。

這是我在拍這一系列照片時心裡的 O.S.。

當然各位可以不用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每個人對描述影像的方式都有其定見,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照片,對自己而言,那就是好照片了。

那可不可以拍照前先想好怎麼拍呢?

不要這樣試著拍很多張,一張入魂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很冒險。

因為今天用的照片是這張,誰知道下次要用的照片會是哪一張?

萬一下次要用照片時是在別種場合,需要其他比重的構圖,那怎麼辦呢?

再者,有時拍照受到光影、周遭人物、周遭擺設的限制很大,

在最短時間內要拿下心目中的好照片是有難度的。

既然心中有著各式各樣的 OS,那為何不滿足心中的好奇呢?就都拿下吧!

可別以為亂槍打鳥就對了,看到影像相機舉起來,拍個八十、一百張,總有喜歡的。

如果心中對這個畫面沒有想法,就是連鳥都沒有,要打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亂槍了。

嘗試與亂槍是不一樣的!

希望這個範例解說有助於各位以後被一個光影觸發想拍照的心之後,

到底是要怎麼把想要的樣子拿下來。

1、看到主題、拿起相機拍下第一印象。

2、修正第一張照片不足的地方。

要判斷是不足的部份需要增加特定印象,或是與主題無關的東西太多需要減少。

3、嘗試再拍、再修正、換對焦點、換距離等等。

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308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v)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v)

E-M1 MkII 在防潮箱裡有一位體型壯碩的大鄰居,也和他一樣是 MarkII 喔!

那就是人稱大兔的 Canon EOS 1 DS MarkII。

大兔所使用的數位處理是用 DIGIC II 的,差了現在的處理引擎有六代之多!

這是 Canon 最後一代深沈、厚重色彩的數位處理引擎,發色帶有濃厚的幻燈片感,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不論是暗部過渡的色階、亮部的飽和度、整體都給人一種厚重、溫暖的氛圍,

這也是 DIGIC II 給人的印象。

因此即使差了六代、壽命已經 15 年左右,仍有一些攝影者持續使用,我就是其中一位。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就是這樣濃濃的立體感與底片感,讓我愛不釋手。

身為一台專業相機,三防是基本的,雖然在 Canon 的文宣中並不強調它的防水性能,

Canon 只有強調 EOS 1 D MkII 的防水有多優異。

但根據個人實測的結果,它的防水性能比 5Ds 還要好,也因此被我一直留用到現在。

缺點?這麼老的相機怎麼會沒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高感度可以用。

不過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大缺點,但是對我這種從底片機一直拍上來的人來說,其實也還好。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可用 ISO 大概到 400,800 很勉強,這張是 1600 已經是機器本身的極限了。

不過拍底片時也沒什麼高感度可以用啊?那我覺得這台相機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個人覺得是沒有超音波除塵!!!!!是的,這台相機並無除塵裝置。

以跑野外的人來說,這台相機的入塵已經非常非常少了,我幾乎沒有在清 CMOS 的。

但是有時中了還是會怨嘆的……..有次從京都拍攝回來,投影出第一張照片我就崩潰了。

好大一個塵點在畫面裡面,大約有幾百張都看得到那個塵點,修圖修到死。

除此之外,我真心認為他是沒有什麼缺點的相機了。

因此 Olympus E-M1 MarkII 在他身邊可是很緊張的,深怕哪一天先被出清的會是它。

不過 E-M1 MarkII 是有點多慮了,哈哈!

誰的鏡頭多誰就比較不會被出清,因為太麻煩了,再者損失也太大了。

 

 

 

 

 

發表於 攝影講堂, 未分類 | 發表迴響

20200229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ii)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ii)

昨天說的好朋友是同門師兄弟但是已經退役的 Olympus E-500。

今天來說說 Sigma 好了。

Sigma 絕對是個好機身,要當 E-M1 MarkII 的好朋友一定有資格。

Sigma 之所以會這麼讓我喜歡,還不是就是那片 X3 CMOS。

經過多次改良與逆改良…,我們先來聊聊這片 X3 CMOS ,這樣才能夠了解 X3 的好。

X3 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模擬底片!我們先來說說一般馬賽克的感光元件是怎麼運作的。

目前絕大多數的數位相機都是使用拜爾濾鏡的馬賽克式的感光元件。

以 R、G、G、B 四個濾鏡為一組,就是一個紅、兩個綠、一個藍色,算出一個顏色。

然後就這樣一直轉、一直轉,算出所有的顏色。可以參考這裡

這樣有什麼缺點?缺點大了,就是所有的顏色都還要參考附近的顏色去算出來自己的顏色。

所以會產生一些因為插點而出現的錯誤顏色雜訊,就是偽色的問題。

Foveon 這間公司就想到了底片,底片就是光進入底片後一直跑一直跑,

然後每個點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混顏,完全不需要隔壁的幫忙。

它用一片有厚度 CMOS,因不同波長的光有著不同的穿透度,

藍色穿透力最弱,所以在表面就吸收光了,中層吸收綠色,底層吸收紅色。

這樣每一個光點都是『真實』的顏色,不是插點、不是運算的結果。

這樣的缺點就是因為分層採集不同的色光,在技術上比較困難,資訊量也相當的大。

然後光線在穿透的時候,也會有互相干擾的問題。

因此 X3 感光元件的缺點就是沒有高感度、幾乎無法錄影、每張拍攝間隔時間長,

還有極度耗電………..你看過買相機標配是兩顆電池的相機廠商嗎?

就是耗電異常,就算給了 DP3M 兩顆電池,通常還是拍不到 150 張照片。

前面說到 X3 改良及逆改良非常多次,到底改了什麼呢?

第一代的 X3 單層有 3.54M,共有三層,所以要說是一千萬畫素還是三百萬畫素?

這一直困擾著玩家,不過,看到他的立體感和色澤之後,你會覺得畫素多少不重要了。

第二代的 X3 單層為 15.36M,一樣有三層,一下子進步非常地多!

其中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還是有一直慢慢的改善,但是幅度並不大。

因此問題浮現出來了,就是這麼大的資料量,導致整台相機的電子性能負擔異常的大。

不過電子性能雖然很差,但是好歹也都還是遵從著 1:1:1 的採樣量。

這中間有個很有意思的插曲,就是當年 Sigma 的社長認為 SD1 有旗艦的價值,

因此參考大家旗艦的定價,將 SD1 定在 20 多萬台幣,而且態度很硬,堅持不肯妥協!

結果社長過世後,新社長售價立刻降到 1/3,並發等價的鏡頭折價卷給早先買的死忠者。

這是 Sigma DP3M 拍的,就是剛剛說的第二代感光元件,這樣看真的立體感十足,

感覺肥豬肉的油都要滴出來了。如果只是這樣就不會讓我這麼著迷了,來看看 100% 擷圖。

這真的只是一台小傻瓜,電子性能爛到如同十年前的傻瓜那麼爛的相機拍出來的。

幾畫素?一千多萬,也可以說是 4 千多萬,但除非要放大要不然畫素真的沒有意義了。

第三代卻是所有 X3 死忠者口中的逆改良…………..

剛剛說過第二代是一千多萬畫素有三層資訊,這樣資訊量太大,相機整體性能被拖累。

於是第三代改變了演算法,

在感光元件的最上面的感受光強度與第一層的藍色感光層仍是維持一樣的數量。

但是底下和底層的感光層卻只有用了 1/4 的資訊量,然後再用第一層的感光層去計算。

Sigma 當然說沒有差異,而且可以改善電子性能,電子性能真的有改善一些,

但是改成 1:1/4:1/4 之後,那和拜爾演算法的差異就變小了。看看官網的介紹囉!

Sigma 原本宣示要生產的 1:1:1 的 135 片幅 X3 感光元件,

則因技術問題在今年初已經宣布無限期延後了,可以想見這個 X3 技術有多困難了。

這就是用 Sigma SdQH 拍攝的,就是剛剛說的第三代感光元件,其實是還不錯啦!

 

這是 100% 格放的結果,立體感和細節,可以看看頭髮的髮絲,其實還是都非常的漂亮。

只是不再是 1:1:1 之後,對許多的死忠支持者來說真的是傷透了心。

不過看到 135 片幅的 X3 開發不出來,再看看手上的 APS-H 規格的 SdQH,

想想,還是好好保存好了。只差 135 片幅那麼一點點了,想不到這最後一哩路這麼難走。

好了,這就是 E-M1 MarkII 的第二位好朋友。他們在防潮箱中可是住在同一層呢!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228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i)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i)

再愛的、再疼的,終究會離開;再恨的、再傷的,終究會遺忘。

不捨得、捨不得,沒有什麼非誰不可,就讓自己慢慢成長、慢慢放下。

*****我是不曾回來過的分隔線********

這就是我對攝影器材的想法啊!不管你買對了、還是買錯了,就是有期待才會買。

但是不管這個期待是落空還是滿足了,器材,尤其是電子器材,終有老化退場的一天。

當年給你滿滿的滿足,但還是得看著他電子性能逐漸老化,

即使當初頂級的規格,也是漸漸變成連連入門機都有著它還強悍的規格。

你放不放手呢?

當年不滿足、買了才發現後悔的,再悔恨也是好好的用過好一陣子,有認真用過才會嫌啊!

所以聽到這首不曾回來過時,真的聽的老淚縱橫啊!

想到我那三個防潮箱裡的現役機及老古董們。

每個都是陪我征戰多年的好夥伴,因為不順手的都已經處理掉了。

今天來聊聊 Olympus E-500 好了。這台真的是我最懷念的退役數位相機,沒有之一!

E-500 是 4/3 型的數位單眼,800 萬畫素,有超音波除塵,連拍每秒 2.5 張。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它用的是柯達公司出產的 FFT-CCD。

FFT-CCD 的設計概念要認真解釋起來可能要用掉五千字,我就簡單的說。

CCD 的光電耦合轉化是需要一個一個步驟來的,除了要同步,還要有放大、轉換等電路,

因此一片 CCD 上面只有 30% 的面積可以拿來感光,其他都是電路。

不要笑 CCD 效率差,初期的 CMOS 只有 10% 的面積可以用呢!

後來一直改進電路的配置,柯達開發出了全傳式 CCD(Full Frame Transfer ),

Full Frame,顧名思義就是它把所有的面積都拿去感光了,電路拉到最邊邊去整合。

因此每個感光元件有著更大的感光面積,意味著更少的雜訊、更優秀的影像品質。

Olympus E-1、E-300、E-500 都是使用 FFT CCD,E-1 更有著數位 kodachrome 的美譽。

這麼好的感光元件,除了 O 家在用之外還有誰在用呢?Leica M8 就是!

用不起 M8,起碼要弄台 E-500 來用用吧?

我的網誌:FFT CCD 的威力

我的網誌:我看見快樂在招手

我的網誌:和 E-500 有關的網誌

各位真的可以去看看 E-500 到底有多令人著迷…………

而且有些網誌內的照片是 E-500 和 E-P1 混用的,更能看得出來兩者的差異。

那種立體感和發色,直到後來用了 Canon 1Ds MarkII 才又感覺回來了一點點。

只可惜,電子器材終有老去的一天,漸漸的 800 萬畫素真的不夠用了。

一來比賽都漸漸規定 1,200 萬畫素以上,再來是它的高感度真的不行了。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 FFT-CCD 這麼好,那為什麼不繼續發展下去呢?

我想我這樣問各位好了,今天有一台相機只能拍照,不能 LiveView、不能錄影,

而且連拍還不太能太高,大概一秒 3 張上下而已,堪用感光度了不起到 1,600。

這樣的相機各位會買單嗎?喔喔!忘了說,還貴的要死!

我還有 Sigma 系列的機身,它就是發色美到爆,但無法連拍、一個電池只能拍 80 張,

錄影是 640X480,你真的沒看錯,就是這樣而已。可以很 lag 的 LiveView。

這樣的相機都沒人要買了,CCD 怎麼可能可以活到現在呢?

雖然我一直認為,相機就是相機、錄影機就是錄影機,但是顯然消費主流並不認同。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麼厚實的顏色,真的是絕響了,如同一開始說的,再愛的、再疼的,終究會離開。

只能慶幸自己還用過這麼棒的一台數位相機。

這是 E-M1 MarkII 第一位好朋友的故事。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222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 (i)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

我最早的 Olympus 數位相機是 E-P1,那台說真的,問題相當大。

高感度不行,低感度不夠純淨,機身反應很慢。唯一可取的只有外型長得還不錯………

後來迷上了 E-500 那片柯達做的 FF-CCD,買不起 Leica 沒關係,E-500 給你一樣的享受。

 

*Olympus E500 + Tair-11 133mm F:2.8*

但 E-500 畢竟年久失修,真的太老了,雖然顏色非常地漂亮。

但是真的很喜歡 Olympus 的顏色,所以轉戰 E-5。

雖然 E-5 改用 Live Cmos,但是色調上還是些許的接近。

然後一直用一直用,邊用邊等 E-7 的出現………,直到出了 E-M1,我才死心。

E-M1 的出現就是 Olympus 向世人說,我們不會再生產 4/3 的相機了,請大家死心了。

但是我們已經有為各位想到了,E-M1 可以無痛轉接幾乎所有的 4/3 的鏡頭。

因為當年 E-P1 太慘痛的經驗,我真的無法想信 M43 可以有多好的畫質。

尤其在用了 E-M5 半年左右,實在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畫質。

於是乖乖回到 Canon 的陣營,我底片年代用的都是 Canon FD 系統的,

即使現在,我的底片機仍是 Canon EF 系統的,所以對 Canon 也算是回歸啦!

底片機是 EOS 1N,既然回頭用 Canon,用不起 1DX 起碼也要用1Ds MkII 和  5Ds。

會用這兩台相機,主要是考量到發色,這兩台的顏色的走向都比較深沉、厚實,

1Ds MkII 是第二代的數位處理引擎,之後的處理引擎就走向比較明亮的所謂日系風格。

所以也非常多人懷念 5D 的顏色,因為也是一樣使用第二代的數位處理引擎。

 

*Canon EOS 1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而 5Ds 真的是讓我嚇一跳,怎麼有直出的顏色這麼像 1Ds MkII?!

1Ds MkII 再好也是 10 多年前的產品了,高感度真的不行,大約 800 就到頂了。

剛好 5Ds 在特價,於是就入手 5Ds 了。可用感度高、畫素又有 0.5億,還真的不錯用。

但一趟冰島行讓我對 5Ds 很失望,文宣上說他比 5D3 更耐候,

但是實用的結果並非如此,機頂螢幕、機背 LCD 均有水氣起霧。

儘管他的發色和畫質我都很滿意,但是回台後還是只好出清,

 

*Canon 5Ds + Tamron 70-200mm f/2.8*

畢竟一般人不需要的極端耐候,對生態攝影的人而言卻是必須的。

接著又換 Sigma SDQH,我一直很喜歡 Sigma 的相機,還有 DP2X 和 DP3M。

 

*Sigma DP3M*

Sigma 的電子性能遠比我那台十幾年前的 1Ds MkII 還不如,但是畫質就是好啊!!!

畫質細膩,立體感十足,層次豐富,真的是令人又愛又恨。

反正拍底片也還在拍,慢就慢吧!好好享受拍照的樂趣也不錯。

中間還有用 Samsung NX-1 作為錄影以及水下攝影專用的相機,這就以後再說了。

直到去年因為新加坡友人用 E-M1,鶵鳥的店長換了 E-M1 MkII,借來試用畫質還可以。

如同前述,我對 M43 真的很沒信心,因此鏡頭都是用 4/3 或是 135 片幅的鏡頭轉接。

我還是相信直射光的,這也是當年發展 4/3 聯盟的初心。

目前用的心得是轉接後的成像真的還算可以接受,但是體積、重量真的輕巧太多了。

因此才會想寫一些有關『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間的故事。

每個鏡頭要考慮畫質、攜帶性、價格、相容性等,都是想了又想、考慮又考慮的。

每個相機包都是經過實戰後,覺得哪邊如果可以改善就好了,然後一換再換的。

大家就敬請期待吧!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00218 攝影與後製 – II

攝影與後製 – II

上一篇說的數位攝影是以獲取最大資訊量為考量,

這篇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可以給大家看看。

這是在馬公港邊的冷凍廠,有著長長的通道,兩邊有著一間間的冷凍櫃。

拍攝時要注意什麼?一個是左下角的保麗龍箱不可以曝光過度,避免大面積的死白畫面。

另一個重點是天花板,因為是長廊,所以希望做出昏昏暗暗的感覺。

但是天花板的細節一定要有,這樣才能有一層一層,把迴廊該有的深度感做出來。

記得我說過的喔!暗部曝光,先決定好重要的暗部在哪邊、要有怎樣的細節,

既然是重要的暗部,放在第四區是很正常的,不建議放在第三區。

第四區就是測光天花板的位置然後縮一檔,也可以說減一個 EV,

這樣天花板的曝光就是第四區了。

無奈,測光後發現快門已經到接近一秒了,沒有防手震怎麼可能拿得住?!

只好退而求其次,還是乖乖地放到第三區,就是對天花板測光後縮兩檔(-2EV)。

用 1/3 秒手持和它拼了,拍了兩張,終於有一張成功。

 

也拜縮檔所賜,本來地板的反光應該會過曝的,現在只剩下中間的燈泡過曝而已。

靠近外側的地板都是落在第五區的位置。

後製時,將暗部調暗即可,這樣亮部的保麗龍細節才會還在。

如果是把反差拉大,保麗龍箱的細節都會不見,變成死白一片。

 

將 Shadow 調至 -59,天花板變暗,但是前面地板仍是可以維持在第五區。

有沒有?天花板上的橫樑一根根仍是可見,但長廊的感覺就跑出來了。

這些都是 RAW 檔的好用之處,只要資訊在,什麼都可以調整的。

希望連著兩篇的曝光解說,讓大家更了解數位相機的曝光應用。

數位年代,要有好的觀念以及曝光要比底片準確很多才能得到品質好的照片。

光影大師李屏賓就曾說,如果預算一樣但是想要有很高品質的影像,那就只能拍底片了!

數位的光影想要拍的好,器材、技術、後製等,每樣都要比底片更細心、花更多的時間。

但是數位真的太方便了,方便到大家都可以放棄對光影的堅持。

所以只好更用心的測光、用心的調整,讓數位影像可以更接近一點底片的細節。

後記:

數位影像調整還不熟的朋友,可以試試 Tiffen 的 DFT 這個程式。

DFT 是由 Tiffen DFX  升級的,裡面有幾百種濾鏡、色彩模式可以挑選,

其中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 ozone 這個濾鏡,他可以將你的動態範圍切成十區,

就類似 Zone System 那樣的十區,會顯示每一區的區塊並可單獨調整每一區。

從飽和度、色相、亮度一直到色彩平衡,你想得到的他都可以調整。

照片用單機板只要 95 美金,個人覺得相當值得啦!

如果想要直接是 PS 的外掛,那就要 145 美金了,影片想要用的話就要五百多美金了。

我是用單機版的,反正只是多一個拖拉的動作,個人覺得沒有差異。

https://www.digitalfilmtools.com/store/DFT/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喔!有 15 天的試用期。

發表於 攝影講堂, 未分類 | 發表迴響

20200217 攝影與後製

攝影與後製

上攝影課時,我一直強調一個觀念,

我們是攝影師並不是器材測試者,攝影師的責任是拿到最大資訊量的照片。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就是器材有多好不是我們該強調的,比方說暗部有多乾淨這件事好了。

不要因為這台相機的暗部非常乾淨,你就可以把重要的陰影放到第三區。

第三區的影像資訊的記錄量竟是遠遠不及第四區的記錄量。

身為一位負責的攝影師,在拍攝時就應該把重要陰影(暗部)放在第四區,

回來之後再經由後製把暗部拉回第三區,這樣影像素質才會夠好。

動態範圍也是這樣,可以用盡就用盡,不能用盡再來考慮是要保留暗部還是亮部。

這張漁港的照片拍攝時已經有點暗了,可以看到曝光資訊,1/15 秒、f/2.8。

光度不足在拍照時根本不需要太擔心,拉長曝光時間就是了。

所以照片有時無法反應出現場光的狀態。

 

這是螢幕擷圖的畫面,各位可以看到,經由曝光久一點,照片亮度還是不錯的。

再看看左上方的直方圖,幾乎把整塊 CCD 的動態範圍用盡了,從最左用到最右。

中間紅色指針的位置是在順興的興字右上角。

也就是我把那邊當第五區來曝光,得到一張從最暗到最亮都有記錄到資訊的照片。

但這個曝光是我想要的嗎?是現場給我的感覺嗎?如果是就這樣收工了。如果不是呢?

如果不是,就要回到後製身上了。

這張後製很簡單,因為不同軟體轉換 RAW 檔時的解讀方式不太一樣。

Photoshop 解的比較暗、反差較強,而 Capture One 解的比較亮一點、反差低一點。

所以 PS 解  RAW 後,我就只有調整一下色溫,把黃昏的色調做出來,

把高光位拉低一點,降低一點反差,比較符合黃昏光的特質。

 

兩張照片你喜歡哪一張呢?喜歡哪一張都可以,都不喜歡也可以,反正都可以調整。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照片資訊量禁得起還是禁不起調整!

RAW 檔的動態範圍夠不夠?位元深度夠不夠?曝光時的準確度夠不夠?

相機一切的設定與性能,都會影響到後製可以做到的地步。

必方說這張照片,這個拖板車底下的輪子可是有細節的(看直方圖就知道),

 

瞬間照片就從逆光的夕陽光變成順光的清晨光了,連車底的輪筐都有細節了。

加上淡淡的日系風,變成文青式雜誌喜歡的風格了…………

照片只要資訊量足夠,真的可以讓你玩出各式各樣的樣貌。

不要想要在拍照時得到你想要的風格,

如果拍照是拿到後面這張清晨風,或許還有機會修成黃昏。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拍成黃昏感,就真的很難再修成清晨了,因為暗部資訊量不足。

再回頭看看最前面寫的,照相是要拿到最多資訊的照片,現在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