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潛水

20200425 Diveroid Test II 潛水日誌

Diveroid Test II 潛水日誌 今天中午過後就下水了,希望有個充足的光線可以拍照。 不過水況比昨天還糟糕,浪感覺比較平了,其實海底的湧浪變大了。 不僅有湧浪,流也變強很多,不是很好潛,結果今天還揹小支的氣瓶下水, 本來以為可以撐到一個小時的,因為拼流,只潛了 40 多分鐘。 這次是測試潛水日誌的,就是補測昨天沒有測到的潛水日誌功能, 也順道看看,照片的記錄有否辦法和潛水日誌連動。我們就來看看今日的測試。 1、潛水日誌相當盡責,有潛水時間、深度、無減壓時間, 下潛時間、出水時間、潛水剖面圖,安全停留警示(僅在潛水時警示)等等。     這是潛水日誌的擷圖,雖不像 UWATEC 這類專業的這麼詳細,但是也夠用了。 而且是自動生成的,方便很多。 2、驗證了我的想法,就是照片可以和潛水日誌連動, 藍色的點就是照片拍攝的時間及深度。這倒是真的很不錯的功能。     3、這是潛水日誌在手機程式上的頁面,會分日期、時間幫你排好。   潛水日誌方面還算不錯,堪用了。一個七千出頭的防水殼,可以放手機, 拿來拍照、錄影,還可以傳送 GPS 資訊到你設定的電話中,真的還不錯。 今天水況不好,不過運氣不錯,碰到一群鰻鯰,雖都是小朋友,不過數量夠多, 數量多拍起來就覺得好看。 這邊貼的照片都沒有修過色,都是用軟體內建的補紅光功能拍攝的,顏色還不錯。 雖然有些會補過頭,但是超過可以降低,沒以紅光就完全沒救了。   有超小的鰻鯰,還有碰到一隻超大的叉鼻魨!大概和我的手臂一樣長, 我都忘了可以自拍,要不然大家就可以看看這尾叉鼻魨有多大了。   好了,以上是我這幾天的測試經過,結論是相當好用,絕對對得起他的價格。 只是希望程式可以再改進一點,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水中攝影的理論與實踐 | 已標籤 , , | 發表迴響

20200424 Diveroid Test

Diveroid Test 深潛測試 前天是潮間帶測試,那時機器還沒弄清楚,一到海邊就急急忙忙測試了。 原來在支援表中的手機是可以用 4K 畫質拍攝,因此今天以深潛來測試。 手機在支援列表中的,大概就是 iphone 7+ 以上,三爽的 note、s 系列、a系列, 還有 LG 的 V 系列。沒辦法,這個防水殼是韓國廠商………… 除了支援 4K 以外,還可以超廣角攝影,因此在水下可以切換不同的視角, 不過感覺上像是格放就是了,目前仍不建議使用。 因為這一次下水我架了手把,只好將潛水電腦感應器拿掉,因此無法使用潛水電腦的功能 本次就僅測試相機、錄影在深潛下的功能。 另,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程式怎麼運作的,居然不是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拍攝, 拍出來的影像完全沒有 exif 檔,真的是太神奇!以下為心得: 1、今天故意選在 1700 下水,就是想看看低光下的反應。 各位可以看這張石狗公,是沒有打燈,直接用內建的加紅光功能,顏色還算準確。 拍攝時間是 17:39 分,光源不足下還可以有這樣的畫質,也該滿意了。   2、天竺鯛,這是測試微距功能拍的。原尺寸大概一公分大吧? 而且還是在岩洞下光線極為不足的地方,放大看其實還可以呢!   3、小丑魚,已經是 17:52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水中攝影的理論與實踐 | 已標籤 , , | 發表迴響

20190920 沖繩藍洞潛水

沖繩藍洞潛水日誌 潛水日期:2019/09/13 下水時間: 09:14 潛水時間:46 分鐘 最大深度:20.3m 水溫:27.6 度 浪:中浪(碎浪加上湧浪) 流:無 藍洞位於日本沖繩真榮岬沿岸的一個小海蝕洞。 是沖繩境內最熱門的潛水地點之一,經常都人滿為患。 在潛水前的簡報時,Atsushi 教練一直交代,人會很多,要右進左出,千萬不要亂游。 這時我就有個疑問了,日本不是靠左走嗎?為什麼不是左進右出呢?哈哈哈! 後來下了水才知道因為地形的關係,右進左出才不會相撞。 這是今天的第二潛了,到了潛點居然只剩兩艘潛水船,而且是在上船了。 也就是拜颱風之賜,今天的藍洞潛水客非常地少,目前是僅有我們這一艘包場了。 下水後就往岸邊游去,靠著岩壁就可以游進藍洞了,最大深度約 6m 深而已。 藍洞好看的地方不是在進去的時候,而是在出來的時候, 也就是回看時才會看到藍洞的藍光。 還沒進入藍洞就被頭頂滿滿的魚給吸引了目光,很可惜沒有看清楚是什麼魚。 真的是數大便是美,讓我對藍洞的美開始有了信心。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當然,學魚類的人,眼光最後還是會被魚吸引過去。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已標籤 , , | 發表迴響

20171203 D236 幻影

幻影 水中拍攝有著各種的壓力, 時間的壓力,一支氣瓶就是只能潛這麼久,看你有多少時間可以慢慢調整。 工作的壓力,除了這個景以外,別忘了還有其他調查的生物要拍。 技能上的壓力,海流變化無常,要怎麼穩定、平衡,還不可以壓到珊瑚喔! 歲月的壓力,觀景窗、機頂顯示窗這麼小,在海底到底是有沒有看清楚啊? 這些壓力湊在一起時,往往使可以想一下要怎麼拍攝的時間變得很短暫, 開閃光燈?開持續燈補光?這個距離下要多少光圈閃光燈才剛好? 要多少快門才夠亮且可以凝結住主題? 當然,即使你想要全心全意好好的拍照,也要問海底生物願不願意配合啊!!! 這張照片就是只記得要用閃光燈,但是調整光圈時可能誤觸了快門, 導致只有 1/13 秒的快門速度,海流又很大, 所以雖然閃光燈有打到海葵,但是海葵持續的晃動, 導致出現了許多半透明狀的海葵,也就產生了這張有著幻影的海葵與小丑魚。 很喜歡這張的感覺,虛幻、縹渺、不定,這就是水攝人生啊!  

發表於 201712,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20170926 D168 一個洞穴各自表述

一個洞穴各自表述 雙心石滬西邊的潛點發現一片很大的桌狀軸孔珊瑚,軸孔珊瑚的底下有著不小的洞穴。 拍照時只有看到雷氏胡椒鯛和巨齒天竺鯛,反正閃光燈就往裡面閃就是了。 結果回來看到照片才知道拍了那麼多魚。 前面最大尾的就是雷氏胡椒鯛,和胡椒蝦沒有關係喔! 明明就是石鱸科的,雷氏石鱸不是很好嗎?非得要和中國一樣改叫胡椒鯛嗎? 側身的那尾就是巨齒天竺鯛,紅色的是環眼准雀鯛,最後面的應該是藍頭綠鸚哥。 沒有拍到的還有疊波蓋刺魚。 這樣就知道這個洞穴裡面有多少魚了,真的是滿令人驚訝的!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

20170925 D167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 鶵鳥一直在努力地推廣公民科學,希望可以經由簡易的生態調查讓更多人可以隨時參與。 當參與的人愈來愈多,生態的基礎資料就會更加的完整。 這些地方性的基礎生態資料本就不是學者專屬的,而是應該由全民共享。 唯有全民共同建立並共享這些生態資料,這些資料才能活化運用。 從去年開始一直想在七美開始做海洋生態調查,結果因為颱風一再的攪局而無成行。 今年終於成功的跨出第一步了,做了月鯉灣和雙心石滬兩處的調查。 拉設穿越線,丟樣框、錄影等,希望可以開啟七美島海洋生態研究的公民科學。 月鯉灣當年可是生態非常豐富的,如今珊瑚因夏季高溫而死亡泰半。 不過死亡歸死亡,還是有在復甦的感覺。 如今有設立永久樣區了,只要日後繼續在該點施作一樣的調查, 就可以脫離『感覺』、『我認為』這種不精準的用語了,取而代之的是『趨勢』。 大家一起努力吧!建立各式各樣的公民科學,讓政府、廠商便宜行事的機會愈來愈低。 也讓我們可以更明確的描述生態的狀況。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20170924 D166 獅子魚

獅子魚 一開始這尾獅子魚吸引我注意的是他被兩隻棘皮動物給包夾。 一邊是藍指海星另一邊是海膽,只是還沒 key 是哪一種海膽。 拍起來之後才發現這尾獅子魚的眼睛好有戲喔! 一般來說魔鬼簑鮋的眼睛上方是會像扇子的構造沒有錯, 但是這尾的扇子開的好大,看起來很有喜感。 像不像古代站在皇帝後面搧的扇子?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

20170923 D165 重返南方四島

重返南方四島 和南方四島的緣份起始於很久之前,從 2007 在東嶼坪、西嶼坪做調查開始。 然後 2011、2013 也都持續在南方四島做海洋生態調查,對這片海域真的是又愛又恨的。 愛的是他的美啊!如果水清的時候,這裡的珊瑚、魚群真的是看的很過癮。 恨的是他的基礎設施不足,不論是吃或是住都相當不方便, 加上路途又遙遠、海況不穩定,對於我這種很會暈船的人是很痛苦的事。 調查的一開始都還算好,反正時間多、點位多,這邊起流不能潛換另一個點位就好了。 但是調查到末期有時間的壓力、還沒做的點位愈來愈少,有時就是得硬著頭皮跳了。 這次潛水之前規劃了 12 個點位,其中 6 個是預計的點位、6 個是備用, 結果只用了兩個,其他四個都是計畫外的點位。 就可以看到這裡海況的多變,潛點是很難掌握的。 不過重新跳入南方四島的海水中,真的是感到相當的幸福。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20170915 D157 群游之美

群游之美 魚類時常會群游(schooling),群游的好處非常地多。 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避免被捕食者掠食。 這麼大一群、那麼顯眼,怎麼可能可以避免被捕食呢? 這裡的避免被捕食若從個體的角度來看,就是那麼多隻,總不會那麼倒楣吃到我吧? 大家一起游,每一尾魚都拼命的想要進入核心,不是要掌權啦!是愈裡面愈不會被吃到。 群游的團體是沒有領隊的,至於為何麼會同時轉彎、怎麼發出訊號,則還有待研究。 那從族群的角度來看呢?那麼多隻在一起,就算來了掠食者,應該也吃不完吧? 只要吃不完,我們這個族群就有活下去的機會,只是你活或是我活的區別而已了。 還有大家一起彎來彎去的,可以迷惑掠食者,讓掠食者的捕食攻擊效率降低。 這些都是群游的好處。 而那些跟不上的、心不在焉落單的,就很容易被捕食了。 照片中是萬里桐三米深的水域所聚集的四帶雞魚,才三米深喔! 有時想看這種大型群聚不需要跑到南方四島或出國,台灣本島一樣看得到。 只要他們躲得過拋網、圍網、刺網的攻擊……..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20170914 D156 陌生的世界

陌生的世界 人們都以為我們已經很瞭解自身所處的環境了,其實是還差的很遠很遠。 不要說微生物那一類比較冷門的科學,以不要說深海這種難以到達做研究的地方。 光是潮間帶、淺海這種都是人的地方還是一大堆我們沒見過的生物。 以潮間帶來說好了,光是這一兩年在悠活附近的潮間帶就發現好幾種新種的陸蟹。 我們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真的是了解太少了,但是破壞又太快了。 讓我想到年初在萬里桐潛水時看到的這玩意兒………. 看到時真的也是嚇一大跳,知道有這種生物但是親眼見到還是真的很興奮啊! 然後上網問了,也有專業的人士回答了,但是大家的答案都兜不太起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海樽中的  Pyrosoma 屬。 分類位階是脊索動物門、尾索動物亞門、海樽綱、磷海樽目(Pyrosomyda), 這個目很孤單的,底下只有火體蟲科(Pyrosomatidae)與火體蟲屬(Pyrosoma)。 *請注意,屬名要斜體,但是不知為什麼編輯時有斜體,但是貼上網斜體就消失了* 他是屬於群體生物,就是由大量的個體組合成一個巨型的結構。 火體蟲是濾食性生物,中間的空腔就是他的共用的出入水口。 說了那麼多,其實比較偏向自己做個記錄,以後忘了還有個地方可以查,哈哈!      

發表於 201709,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