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 時間的切割與隙縫

時間的切割與隙縫

今天搭火車時突然發現一些光影的變化,

讓我想到有一陣子很迷的心像攝影。

於是就拿起了 Sigma Dp3M 來拍一些在高鐵、火車上想到對於時間的看法。

時間雖是連續不斷的,但是卻在人為的情感下,很容易切割、破碎乃至流失。

有時在吉光片羽的細縫中,我們似乎又可見到時間的純粹。

剛好四張做成一個組圖。

看得出我在想什麼,就當作我們剛好頻率對上了。

看不出?也沒什麼,只是頻率沒對上,或是我還太嫩,哈哈!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90921 景深與距離

景深與距離

在講景深時最常提到幾個影響景深的因子。

鏡頭焦長、光圈是最常被提到的,

還有一個比較會被忽略,就是對焦點與相機間的距離。

距離愈近景深愈淺,距離愈遠景深愈長。

今天做調查時正巧發現是一條剛好吃到光的綠色隧道。

於是用了幾個不同的對焦點來說明景深的關係。

第一張是距離比較遠的對焦點,就是對焦在比較遠的葉子上,

可以看到馬路上的光影可以清楚的分出明暗的線條。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EX DG HSM*

 

第二張就是折衷的囉!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EX DG HSM*

 

第三張就找一個近一點的樹葉對焦了,馬路上的光影幾乎都分不清楚了。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EX DG HSM*

 

以上三張光圈都是 3.5,因為光有點暗,Sigma 機身又沒有高 ISO 可用。

所以是光圈全開的狀態。

由上面三張來看,距離與景深的關係非常地明顯,

對焦距離絕對是控制畫面散景、焦外成像的一大利器。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未分類 | 發表迴響

20190920 沖繩藍洞潛水

沖繩藍洞潛水日誌

潛水日期:2019/09/13

下水時間: 09:14

潛水時間:46 分鐘

最大深度:20.3m

水溫:27.6 度

浪:中浪(碎浪加上湧浪)

流:無

藍洞位於日本沖繩真榮岬沿岸的一個小海蝕洞。

是沖繩境內最熱門的潛水地點之一,經常都人滿為患。

在潛水前的簡報時,Atsushi 教練一直交代,人會很多,要右進左出,千萬不要亂游。

這時我就有個疑問了,日本不是靠左走嗎?為什麼不是左進右出呢?哈哈哈!

後來下了水才知道因為地形的關係,右進左出才不會相撞。

這是今天的第二潛了,到了潛點居然只剩兩艘潛水船,而且是在上船了。

也就是拜颱風之賜,今天的藍洞潛水客非常地少,目前是僅有我們這一艘包場了。

下水後就往岸邊游去,靠著岩壁就可以游進藍洞了,最大深度約 6m 深而已。

藍洞好看的地方不是在進去的時候,而是在出來的時候,

也就是回看時才會看到藍洞的藍光。

還沒進入藍洞就被頭頂滿滿的魚給吸引了目光,很可惜沒有看清楚是什麼魚。

真的是數大便是美,讓我對藍洞的美開始有了信心。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當然,學魚類的人,眼光最後還是會被魚吸引過去。

洞穴中當然是金鱗魚和擬金眼鯛的最愛了,果真一大群的凸頜鋸鱗魚就在藍洞的最深處。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當然除了金鱗魚,怎麼可以少了烏伊蘭擬金眼鯛呢?不過烏伊蘭擬金眼鯛比較難拍。

不知哪邊來的淡水水源注入藍洞,因此會有一道因密度不同而有的模糊海水。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這些都是在藍洞最深處的魚,這時開始向外看了,果真是藍洞!

海水非常漂亮的藍就顯現在眼前。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是不是覺得怪怪的?!是的!!!沒有比例尺、沒有前景去帶出藍洞的深邃。

我剛剛說了,整個藍洞只有我們這艘潛水船,只有請潛伴往前游,

充當一下我的麻豆,讓藍洞的距離與藍光可以顯現出來。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除了這張還有一張兩位潛水員但是比例比較小的,兩張我都喜歡。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以為藍洞就這樣了嗎?錯!藍洞還有一個小秘密,就是要浮出水面看。

於是我們在剛進入藍洞的位置浮出水面,哇!果真是別有洞天。

*Samsung NX-1 + Samsung NX 16-50mm F2.0-2.8 S ED OIS + Ikelite Housing*

 

因為上面的礁岩擋住了陽光,使得底下海水的藍透的好美。

在藍洞玩了一陣子之後終於有其他潛水員進來了,這時我們也該撤退了。

游出藍洞時心裡還在想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了,一看潛水電腦,

居然在藍洞潛了 23 分鐘了!果真快樂的時間過的很快。

風浪愈來愈大,浪大時上船又是另外一番苦戰了。

不過看到了沒人的藍洞,真的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已標籤 , , | 發表迴響

20190906 半糖去冰

可以半糖去冰嗎?

這應該就是太田樹蛙了。

太田樹蛙是近年來才發表的新種喔!與日本樹蛙的區分主要是靠聲音。

兩者有著不同的音頻,也有著地理分布上的區隔。

太田在西部的北限推估在朴子溪附近,台灣東部的北限大約在蘭陽溪。

以北是日本樹蛙,以南是太田樹蛙。

此次剛好碰到在交配,因為怕干擾並沒有拍太多。

感覺沒有拍到太明確的特徵,離開後有點懊惱,再回去找的時候已經消失了。

這是太田樹蛙,會不會以後又再裂解出新種啊?新種可以叫做半糖樹蛙嗎?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發表於 生態相關 | 發表迴響

20190905 充滿鬥志的太田樹蛙

抬頭挺胸的太田樹蛙(巴氏小雨蛙?)

在往哭泣湖的路上有個長樓梯。

只要在樓梯上走動,就會看到一堆小東西在跳躍。

大多數是蚱蜢之類的昆蟲,裡面會夾雜一些青蛙。

這些青蛙真的很難拍,因為太小了,他們根本是包在水膜之中。

在水膜裡的青蛙根本無法對焦,怎麼拍都是模糊的。

幸好碰到太田樹蛙中的岳納珊,他的內心正在上演著天地一太田,

瞧不起也不屑和其他太田一樣趴的低低的。

於是他抬頭挺胸,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努力,終於突破了水的表面張力,

高喊著我站起來了!!!!

兩公分大的太田樹蛙也有著沖天的志氣。於是我拍到一張清楚的照片了。

全劇終。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發表於 生態相關 | 發表迴響

20190904 對到焦

對到焦

Sigma 機身的電子性能慘到爆就不要再說了。

SDQH 的對焦性能,比十多年前的 Canon 1Ds2 還糟糕。

但是網路上仍是瘋傳 Sigma 一定是得到外星科技了,對焦系統大進步。

所以可以想像的出來以前的對焦是有多爛了。

目前使用 180 macro 時,幾乎都無法上焦,大多還是使用手動對焦,尤其是在拍微距時。

但是 Sigma 就是吃他的那一片 X3 CMOS,一旦有準焦,那個細節看了真是令人感動啊!

所有的不方便當拋在腦後了,直到下一次對焦…………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這是很一般的侏儒蜻蜓,但是當近乎百分百格放後,真的是嚇死人了。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這樣的解析度與立體感,叫人怎麼拋得下 Sigma 呢?

發表於 攝影講堂, 未分類, 生態相關 | 發表迴響

20190809 悲天憫人

悲天憫人

其實也不是憫人啦!是憫鬼……..在農曆七月說這個好像怪怪的。

不過想想,這個時候還不是得下水做調查,所以好像也無所謂了。

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個主題呢?是因為前一陣子看到一段咒文:

+++以下是唸給水鬼聽的+++++++++++++++++

以今奉道設醮,奠安福海普度保境事,會首(某某)等,

傷念水溺孤魂鬼眾,久沉浩蕩,未悟溺漫。

月冷水寒,寂寂之沈魂何托,霜施雪凍,淒淒之滯魄無依,

水中天遠竟難知,海底深波無出離。

三光何日見,烏兔堪嗟,四時不知移,魚蝦常伴,

今點寶炬,普放惠光,燈之為物雖微,用則其功甚大,

可通幽暗,遍燭沈迷,金粟開花,映浪苑之翻,

白銀缸出, 面照波爽之深紅,用泛洪波,照通津岸。

伏願似蓮泛水,盡水國悉得光明,如星遍河,普河沙皆得照耀,

集茲冥福,用拔沈魂,寶號一聲,特為接引。

++++++++以下是說給人聽的++++++++

有沒有寫的很好?

月冷水寒,寂寂之沈魂何托,霜施雪凍,淒淒之滯魄無依

看的我眼淚都要出來了,月冷水寒、霜施雪凍………….

有在下水的都知道水下有多冷,即使穿著防寒衣也撐不了多久。

所以今天要點燈,雖然燈很小,但別小看燈的力量。

六祖慧能在講經時曾說,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這裡也是說可通幽暗,一直照一直照,可以照到津岸!!!

因為漢人是農耕生活,對水性極為不熟捻,因此對水非常敬畏。

以非常悲天憫人的情懷和不幸落水的人搏感情,

希望他們聽到這真情的呼喚可以放下執念,離開水中直達彼岸。

集茲冥福,用拔沈魂………快快出水吧!一起到陽光普照的國度。

在這農曆七月時,真心希望所有靈魂都得以安息,不論是活著的或是逝去的。

 

有時在海底看到魚隻橫屍遍野還是會嚇一跳的………….

發表於 攝影日誌, 胡思亂想 | 發表迴響

20190712 嘉義神社

好久沒有寫網誌了。

前一陣子和朋友聊起,大家還是覺得網誌說的比較清楚,

而且要找資料也比較好找。

想想也是,於是又重新開啟了網誌的大門。

*******我是閒話家常的分隔線**********

每次到嘉義都是路過的,來匆匆去匆匆,

不是送東西過來就是來拿東西,更常的是只是因為要上阿里山。

此次因為公共電視驚奇 VR 生態館前進校園的試辦活動而來到嘉義。

連著兩場對人類幼獸的演講後,真的需要好好充個電。

朋友就建議,何不去嘉義神社看看呢?

說真的,想到嘉義神社在嘉義公園內,

那時心想的是,應該又是那種被整修到四不像的建物吧?

誰知道還沒到神社,光是看到兩邊的狛犬還安在就已經讓我嚇一大跳了。

再往前走,居然兩邊的獻燈也還在,還在就算了,連大正xx年都在。

因為在台灣的神社大多改成忠烈祠了,嘉義神社也不例外,也是改成忠烈祠。

所以這些日治時期的建物在改建時居然沒有被國民政府給毀掉、磨掉,

真的是太令人訝異了。

照片?那時被幼獸摧殘過的心靈還沒回復,所以都沒拍………..

再往裡面走還可以看到手水舍的亭子,還是有流水、杓子可以洗手喔!

現在存在的是神社的附屬建物,神社主建物變成忠烈祠,然後又失火燒光了。

 

*Sigma SDqH + 24-105mm*

整修的還不錯,不會有太新很突兀的東西,門口的燈籠、門帘也設計得宜,

整體感覺相當不錯。

 

*Sigma SDqH + 24-105mm*

這是旁邊另一棟建物外觀。其實相當不錯了,大概都不會拍到很令人出戲的東西。

可惜的是這邊本來有乾景的,但是白石頭已經長了青苔,

如果維持的好,這邊的乾景搭配這樣的景色,真的會滿有禪意的。

 

*Sigma SDqH + 24-105mm*

內部空間大致上整理的相當不錯,一進去就聞到很香的檜木味。

只可惜有些防盜器的電線以及燈具電線亂拉,在拍照時需要閃避一下。

但是像這樣光可鑑人的地板還真的是不多見了,也提供了室內一種典雅的感覺。

 

*Sigma SDqH + 24-105mm*

從長廊的窗戶向外看的景觀之一。

 

*Sigma SDqH + 24-105mm*

從屋內向外看,整體氛圍掌控的相當不錯。

除了地上的大探照燈長得實在很礙眼及室內防盜器的電線亂跑之外,

也真的沒得挑剔了啦!畫面右上方的那個建物就是手水舍的地方。

 

整體氣氛還不錯,入場需要門票,只要區區五十元,還有展覽可以看。

而這區區五十元就夠阻擋非常多來搞破壞的人們了。

而且五十元還可以全額抵咖啡廳的消費,其實算是不錯的了。

有機會還會過去好好拍一下,把今天沒拍好的補拍一下。

這就是太久沒寫網誌的後果,哈哈!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已標籤 , , | 發表迴響

花海的拍攝

有學員問到,要怎麼拍攝花海?

這真的是大哉問,每種花海前、後景,花的品種的狀況不一,很難有一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從幾個方向去思考這個問題。

1、你的廣角鏡夠不夠廣可以全吃?

如果可以全吃,還要看有沒有足夠的前後景讓你安心的表達。

 

這是 12mm 拍的,角度當然夠廣,幸好背景是樹林,所以不會很突兀。

 

這個也是 12mm 但是稍微高角度一點,反正花海夠大片,可以裝愈多愈能顯示它的大。

後面也很乾淨,雖不是藍天,但起碼是有層次的烏雲。

 

這個也是 12mm,但是很努力找出花海中的高低落差處,讓畫面有點起伏,增加動感。

也就是如果一整片平平的花海,會讓人無法看出它的大。

 

2、廣角鏡全吃有點吃力,但是又捨不得廣角的魅力。

那就只好挑一個主體來貼近,其他就向後推了。

上課時說過廣角微距鏡,這時就是他出場的時候了。

只是我這支 12-24mm 的鏡頭不是,所以無法更靠近。

而且這支近距離解析度很差,所以邊角都是模糊的,鏡頭素質不好者,不是很建議這樣拍。

這個就是 12mm 推近造成的效果。

因為畫質不是很好加上無法真的推太近,所以照片比較少。

 

3、真的找不出來全面的景,那就用非廣角去裁切、壓縮。

這就是用 42mm 去貼近拍的,但是透視是 21mm 的喔!

 

這個是 70mm 拍的,也是找一個區域去拍其中一小部分。

可以用不同層次的景深去凸顯這片花海的深度。

 

這個是 100mm 拍的,背景的虛化就很明顯了。

當然,背景刻意去找都是花的地方,這樣色系才會相同。

 

或者用 500mm 去拍,呵呵!透視是 250mm。

利用不同的色溫去分層,製造好像很多層次的樣子,這樣花海就會被延伸了。

 

除了利用色溫、顏色分層,還可以利用光影。

這是用 70mm 去稍微壓縮,中央花朵的前後一點點模糊(景深),看起來更有深度感。

 

好啦!這就是大致上花海的拍攝。

就是要先觀察,可以全拍就全拍,但是要注意背景不要太雜亂,這是台灣拍大景的痛。

不能全拍就裁切,要慢慢找出可以裁切的,一定有一個地方可以代表整體的精神。

好啦!大致就這樣,大家繼續努力拍照。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171231 D264 披頭四

披頭四

終於到了歲末了,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就用鳥界的披頭四來和各位道別了。

白冠雞其實肥肥胖胖的,就類似紅冠水雞一樣,只是把紅冠變成白冠這樣。

這四隻不知為什麼跑到水淺的地方站起來,而且還是抬頭挺胸的站呢!

一來感覺修長了許多,再來是姿勢各異,一副就是很有戲的樣子。

這時鶵鳥的店長小佩說話了,她說根本就像是披頭四嘛!

呵呵!還真沒錯,如果搭上斑馬線就更像了。

祝大家新年快了!

 

發表於 201712, 第四次365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