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6 清晨的稻田

實在上一週清晨前往屏東上課的路上就發現這個景了,但是高屏橋的慢車道很可怕的,根本不敢停車。

總覺得高屏橋的慢車道若是可以再多個 15 公分就很好騎了,現在這個寬度在大量摩托車湧入時,

嘿嘿嘿!真的會讓你有不知要躲到哪裡去的恐懼。

本週比較聰明了,早早就先將車子停在引道上,用走路的方式去接近我想拍的景。

 

20110326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以從這麼高的角度看稻田,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經驗了。稻子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生長著,

由高處看下去最是一目瞭然。這時稻子的綠也剛好是最漂亮的時候了。

但我想拍的不是這個景象,我要拍的是另外的…………

 

20110326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往高屏溪接近,其實這個景才是我想要拍的,但是怎麼和我上週看到的完全不同了呢?

我上週看到的是高壓電塔很漂亮的倒影在水田中,而且連太陽也是剛好倒影在電塔旁邊啊???

怎麼才差一週,什麼都走樣了!!!電塔變得一點也不明顯,而太陽的倒影裡電塔也有段距離了。

換了各種鏡頭,在橋邊搞了好久,唉!就是找不到當初看到的樣子。

只好悻悻然的離開了。

 

呵!就在重新騎上機車往屏東方向前進時,什麼!又看到了當初看到的景象…………

搞了半天,原來是機車道上機車洶湧,所以我站得很靠邊,根本不敢往外面站,畢竟小命只有一條啊!

結果車子一騎才發現,原來我看到的影像要在慢車道的中間才能看得到。

想想也是,車子不可能這麼靠邊騎,太危險了。但是若要人站這麼中間的話,更是可怕啊!

雖然這次拍照任務失敗,不過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心中便舒坦的多了。

畢竟拍照有數、性命要顧,總是有機會可以拍到我看到的影像……….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25 怕迷路

天只有一張照片,很小品吧!頗符合週五晚上的氣氛說……….

 

20110325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是在鶯歌鎮的一個小岔路,說真的,老早老早以前就想拍它了,只是陰錯陽差的沒拍而已。

怎麼說呢?因為我在鶯歌的時間是標準的很早出、很晚歸的那一型,怎麼可能有時間可以拍呢?

直到有一天要從台北飛馬公,因此比較晚出門,呵呵!終於可以拍它了。

一個小小的路口有三個路牌,現在是怎樣?怕迷路嗎?還有一個還中英對照呢!

 

就想到一個小故事,我看一本書,好像是第一口沙西米吧!

裡面說到怎麼喝一杯咖啡喝到憂國憂民起來了。那篇故事是說作者在日本買外帶咖啡,

店員連外帶杯杯蓋上的通氣孔都有注意到,聯想到日本人敬業、謹慎的心情,再想到台灣的狀況。

那我今天也要借用他說的話,怎麼三個路牌就搞到憂國憂民起來了…………..

這有政府嗎?一個路口三個路牌,看起來有兩個應該是官方做的,納稅人的錢不是錢?這樣浪費的?

見微知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啊………..

好啦!在週五的晚上,不宜太氣憤,就當它是個小品的小笑話好了。唉!…………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24 心有千千結

知為甚麼,最近就是煩悶、煩悶、無止盡的煩悶……………

可能是因為感冒吧!還是狗屁倒灶的事太多了,搞得心情異常鬱悶的。

就突然想起上個月在四重溪拍的幾張照片,那一次也是煩到爆的時候拍的,標案又標輸人……..

拍的時候想的就是心有千千結。

明知該怎麼走會更好、該往哪裡努力,但是就是走不了,全被雜事絆住了。

 

2011032402.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店掃*

這樣………………就像黃昏中的這個影像………。就是一種被圍住的感覺。

 

2011032401.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店掃*

天清晨看到這個景象時,我差點笑出來了,呵呵!原來天空也是有千千結啊………..

我們都深陷在一個網中央,不只我心有千千結,連天空也是…………

 

年突然間變得好忙,忙到都沒有時間站高一點好好想一想,整天就是只能處理眼前的事情,

我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一下忙標案、一下忙調查、一堆開不完的審查會,最重要的是還一直在生病……..

僅能勉力照顧到公司的業務,自己的計畫全都延宕了,我真的不喜歡這樣。

唉!卡早睡、卡有眠,明天一早還有四節課呢!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23 澎湖隘門隨影

幾年來澎湖出差都是住在隘門的夢砌民宿,呵呵!算算搞不好已經住超過兩個月了吧!

如果連同更早以前住的,保證超過 4 個月了!也就是我在隘門村落中已經住了那麼久的時間了。

但是………..我居然還沒有好好逛過隘門,每次都是來去匆匆,真的只是把這裡當成睡覺的地方。

今天中午剛好有個小空檔,但是今天陣風高達 10 級,想想還是出去走走好了。

剛好也幫某學生、某位要考試的學生、某位一心一意想當老師的學生、某位借我 7D 的學生完成測試。

這樣暗示夠清楚了吧!完成什麼測試?景深的啦!但是這一篇不會出現。Why????

因為用全幅機、APS-C、4/3 三大系統舉行景深生死鬥,但是我哪有全幅機啊?當然是用底片機囉!

我還很粗本的用幻燈片來測試,要等洗出來才知道了。

 

20110323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隻狗實在是親切又大方呢!我當時正在隔壁拍古厝,冷不防牠就從狗洞中鑽出來,真的嚇了我一大跳!

但是鑽出來後不吼也不叫,就那樣靜靜的坐著,彷彿在看我拍照一樣。

簡直太有氣質了嘛!一般鄉下的狗其實是很兇的呢!而且澎湖是貓多過狗的地方,突然看到狗是會嚇一跳的。

 

2011032301.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門的村落真的整理的算是乾淨,我想可能與有領社區整體營造的經費有關。

整體來說,乾乾淨淨的,連廢棄房舍都整理的還可以。

像這張照片中的廢棄古厝,把牆面留住,前面種了草坪,而且是有在維護的喔!

 

2011032302.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是不得不說………..還是半調子的整理。這門上是有刻字的耶!近一點看還可以看到風調雨順。

我是有近拍,確實看得出來字形,只是怕放上來會照片太多張,所以就沒放了。

這樣有刻字的門居然油漆就這樣全塗上了,真的可惜啊!

如果這是偶發事件,我還不會覺得有多難過,但是整個隘門村的古厝,好像都是這樣處理的。

就是封閉起來!

幾乎所有的古厝從大門就封住了,連看都看不進去,而且都是用鋁門封的………….

當然囉!那是別人家,想怎麼封就怎麼封,但是我在澎湖拍古厝也拍不少了,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呢!

 

2011032304.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以囉!這次隘門的古厝拍的少知又少了。不過今天出門的目的還有另一項,就是景深測試。

只是我想說再貼茼蒿花,我怕會被人掀桌子………..

要死了,E500 的發色愈看愈順眼,但 E5 又貴,且 Olympus 的鏡頭才是貴到爆,煩啊!

滿意的相機有這麼難找嗎?

今天用了三台三種片幅的相機, Canon EOS 1nHS、EOS 7D、Olympus E500,

分別各以 Zeiss 35mm、EF 50mm Macro、EF 100mm Macro 來拍攝相似的景物,這是其中一張。

等幻燈片沖出來再與各位分享囉!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22 茼蒿花

到茼蒿大家應該都吃過,冬天裡火鍋絕對不可以少的一樣青菜。

但是茼蒿花長什麼樣子呢?呵呵!我本來也不清楚,直到上次在宜蘭看到後才知道。

真的是大出意料,就向地一次看到空心菜的花一樣驚艷。

就像古代說的,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現在也應該要改成: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

呵呵!沒看過茼蒿開花也吃過茼蒿吧!

 

20110321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不起!我不是讀植物的,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長得好像天人菊說……………..

為甚麼會提到天人菊?因為天人菊我個人認為很難拍的漂亮,常常擠成一團的,實在很難有層次感。

但今天在路邊看到一大片茼蒿田,一開始誤認為天人菊,滿腦筋想著如何拍出層次,

拍著拍著才想到這是茼蒿吧…………哈哈!

 

2011032102.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是我突然想到的一個拍法,利用景深將高低不同的茼蒿花給分離出來,這樣自然就有層次性了。

看起來像不像朵朵花都在爭高呢?

 

2011032101.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張就比較雜亂了一點,有點分不出來了。

 

天澎湖還熱得要死,一行人出海前還在抹防曬,想不到今天突然吹 6、7-9 (風速六至七級陣風九級)。

據說明天要吹 7、8-10!嚇死人囉!快要中颱了。所以花兒朵朵都亂動,實在是不好拍。

這時就感覺 7D 對焦快的好處了,只要一沒風,立刻對焦、上焦、打完收工,毫不遲疑啊!

明天看看吧!換上蔡頭看看光圈 2 下的景深好了。

 

PS.怎麼辦?我還是喜歡 E500 的顏色耶…………但是又好愛 7D 的電子性能……………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3 則迴響

又感冒了

很抱歉,又感冒了,剛剛才去打針回來…………

等有體力才可以再寫了。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1/03/20 Canon 7D、Olympus E500 大亂鬥(II)

不是在騙稿費,呵呵!這是早就在計畫中的了,只是感冒後沒有力氣寫完罷了。

上一篇寫完就有在想,這樣比較好像不太對。

畢竟兩台畫素差太多了,加上鏡頭視角還是差了一點點,

所以這次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因應視角不同,E500 縮圖時沒縮那麼多,裁切後可以和 7D 的圖同大小。

二是對應畫素的問題,將 7D 進行縮小。以得到與 E500 同大小的畫面。

 

2011032002.jpg  

左:Olympus E500                                                 右:Canon 7D

真是立體感好多了,但後來的實驗卻讓我覺得立體感會不會是來自動態範圍的不足?

因為動態範圍的不足,所以暗部描寫力降低,因此產生立體感的錯覺。

也或許是灰階設定的問題,若是設在 low key,也會使陰影部位亮度提高,

只能說這都是內設定值,我都沒有更動。所以應該是原廠設定的走向吧!

 

2011032001.jpg 

左:Olympus E500                                                 右:Canon 7D

為 100% 擷圖,細膩度真的差很多。7D 真的畫質精細很多。

 

2011032003.jpg 

左:Olympus E500                                                 右:Canon 7D

張縮成一樣的大小,也就是 E500 100% 裁切,但是 7D 多切了一些再縮圖。

管子的陰影也好、頭尾的暗部也好,E500 明顯較重,所以造成立體感十足的照片。

所以我才會猜測是灰階設定或是動態範圍不足導致 E500 立體感較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 CCD 與 CMOS 間原本的差異。

 

了,這一系列的測試就到這裡了,

7D  用到現在,給我一種明亮、輕快的色感,但是稍嫌薄弱了一點。

而 E500 顏色較沉,但是畢竟是老機器了,細膩度、清晰度真的離 7D 很大一段距離。

只是若不考慮對焦、高 ISO 純淨度,當不是 100% 看圖時,兩者的差異真的不大,

端看你喜歡哪種顏色,哪台就是好相機了。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19 Canon 7D、Olympus E500 大亂鬥

哈!好像不太對等的比較………。根本不同年代、不同等級的東西要怎麼比?

嗯!好吧!就都用全自動模式去拍,完全無後製,各位就姑且看看囉……。

基本資料:Canon 7D VS Olympus E500

1、CCD 尺寸:APS-C 型 CMOS VS 4/3 型 Kodak FFT-CCD 

2、畫素:1800萬 VS 800 萬

 

20110319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次 E500 派出蔡頭來應戰,E500 深知這次這場戰爭極為不對等,所以一次就派出手下最強將出戰。

整體色調、立體感都相當不錯。光圈 4 的狀況下,景深表現也毫不遜色!

 

2011031904.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EOS 7D 也知道 FFT-CCD 不是好惹的,也派出手下大將 50 微距,俗話說的好,微距無弱鏡!

 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台相機一拼高下的決心。

 

20110319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2011031903.jpg 

*Canon EOS 7D + EF 50mm F:2.5 Macro*

經放大就可以知道高畫素還是有它的好處……..,同為 100% 擷圖,但 7D真的細膩很多。

 

較重點,先說好,完全個人感覺,要戰的人,嗯!請自行拍攝後再來找我戰,哈哈!

1、色彩感;雖說 7D 顏色口味較重一點,但是卻覺得浮浮的,不像 E500 那樣沉穩。

個人感覺 7D 顏色鮮艷歸鮮艷,但是覺覺得浮浮的、假假的。

2、立體感:這也是我放不下 800 萬畫素這片 Kodak FFT-CCD 的原因,比 7D 好太多了。

各位可以看看前方杜鵑花,花與花之間的感覺,尤其是面對的最大朵與後方那朵間的立體感。

只能說 Kodak 還真的是有一套!但是也有可能是另一個原因,就是視角!

為甚麼一支要用 50 微,我還有一管百微啊!就是因為要比拼同畫面大小下的各項,所以這樣安排。

7D 裝上 50mm 變成 75mm,而 E500 裝上 35mm 也變成 70mm,所以兩台相機拍攝視角近乎相同。

但是一台是 50mm 的透視,另一台為 35mm 的透視(看背景大小不同就容易明白了),

兩者透視不同,廣角當然比較有能力將背景推出去,所以立體感真的不是很好比較。

3、細膩度:只能說 7D 樂勝。畢竟畫素多了一倍以上!

4、操作性:完全不能比,7D 用自動對焦,而 E500 我用手動對焦,

但是可以明顯感受到 7D 的自動對焦,真的是快,迅速到位,毫不遲疑。

至於其他的操作,個人覺得都不錯,只要順手了都好用。

 

次比拼某些程度上是毫無意義的,

只是想說有兩台世代差這麼遠的數位相機同時在手,不亂鬥看看怎麼受得了喔!

Canon APS-C 機皇還真的不錯拍,只是沒有去打鳥,連拍、對焦系統的差異真的比較不出來。

而 E500 老驥伏櫪也還不差,好像還可以繼續安心的用。

其實 7D 的強項這次大亂鬥並沒有派上用場,高 ISO、一秒 8 張連拍、對焦快速,

樣樣都是 E500 殘破不堪的大罩門啊!

那你問我為甚麼不拍一些那種照片來拼拼看呢?是不是存心偏袒 E500 啊?

嗯!那我來反問你,你拍數位影像這麼久,用高 ISO、連拍、暴力對焦有幾次?

次數絕對不會多,可能一隻手就夠用了。那麼那些性能不重要囉?

非也、非也,當你要用時,一個都不能妥協的,這就是攝影最麻煩的地方,

最少用到的功能卻要花你最多的錢…………,至於要不要花,看看影像素質再決定吧!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3/18 二崁二興宮

二崁隨意逛逛時不經意發現道二興宮的廟門也刻著好美的字體,

和昨天的鳳毛麟趾完全不同,比較俊秀一點的字型。

 

20110318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漂亮的紅門、金字,一整個的貴氣,很適合廟宇的裝潢。只是上面為甚麼貼著封條呢?

一開始並沒有覺得很奇怪,只是想說是不是有什麼祭典、廟會之類的活動,所以先把門口封住。

 

20110318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邊的狀況就比較糟糕了,但是我比較喜歡這邊的字型說,右邊有封條,所以左邊也有,嗯!也還好。

到了這個時候還是覺得可能是廟會之類的活動所貼的,也不以為意。直到…………………

 

20110318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意看了一下正門,想說真的全封住了嗎?結果一看…..,阿娘喂……..從石獅子到門神全貼住眼睛了。

天啊!這是什麼事?鬧瘟疫?鬧飢荒?還是鬧……..?嚴重到居然連門神、石獅子都封了眼睛。

本以為和基隆老大公廟很像,要七月才能開封條,後來想想不對啊!老大公廟也沒有全封啊?!

而且二興宮主祭邱王爺,和七月應該沒有關係才是。於是趕緊找個路人來問清楚比較安心。

 

呵!一問之下,原來是因為這座廟已經年久失修了,二樓多處有龜裂,為了安全起見決定要重修廟宇。

重修期間先將神明請出至別處安置,因為廟裡都沒有神明了,所以才會以封條、紅紙等將廟封起來。

二興宮已經改建多次,這次的重建不知會賦予什麼樣的面貌?

只希望刻著美美字體的可以保留下來啊!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2 則迴響

2011/03/17 鳳毛麟趾

毛麟趾,指得是稀有罕見的好物。在沙港的古厝中,就有一棟廢棄古宅的門上刻著這四個字!

 

2011031704.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個字夠漂亮了吧!一般刻在門上的門聯大多是用比較瘦的字體,

由於澎湖古門系列的文章多了一點,實在很難一一為各位做連結,但是有興趣者可以去找找,

大多的古門字體偏向標準或是飄逸一些,很少看到這樣大開大盍的寫法,頗有一番風味。

 

20110317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實整個古厝的狀況很不好,牆壁壁癌生的可嚴重了。但是就是這樣整個氣氛下,才顯得鳳毛麟趾的珍貴啊!

很可惜兩邊的對聯已經分辨不出來了,不過看這等建築的規格,想當初也必定非富即豪吧?!

 

20110317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甚麼說非富即豪呢?看了那麼澎湖古厝,左右廂房上面有題字、裝飾的並不多見。

左邊寫的是:以和為貴,字體也是類似的,說粗獷絕對不是,但也不是飄逸的字型。

 

20110317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邊是:則居之安。上方的壁畫還可以看見一些,連窗戶上也有雕刻裝飾。

若是當年,我想一定非常的豪華,可能是當時的豪宅了。

 

著這些老房子不斷的凋零,心中也只能有不捨而已。畢竟我們真的是局外人啊!

不過我正在想一些老屋回春的方法,看看能否讓多一點人來欣賞並重視這些古厝的保存與再利用。

如此或許可以挽救一些共同記憶吧!

發表於 三月攝影日誌 | 2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