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暗部的差異

暗部的差異

上攝影課時我都會一直和學生說的有幾件事情。

1、沒有記錄到的的就是沒有,不要以為 PS 是萬能的。

2、拍照時一定要拍 raw 檔。

3、底片時代的暗部曝光,到數位時代仍然是鐵律。

今天就用在京都清水寺拍的匾額當例子。

這個匾額的字個人非常地喜歡,但是他掛的位置很尷尬。

下面吃到光,但是最上面一個字幾乎沒有光。然後又是傾斜的吊掛著。

拍照時光線非常地弱,加上我的相機、鏡頭都沒有防手震。

機身又是年代久遠的 EOS 1 Ds markII,高感度根本不能用。

所以左思右想決定,只要最左邊不要掉出直方圖就好,也就是最暗的地方有資訊就好。

先求有資訊,然後再求有足夠的快門。後來決定 ISO800、1/15 快門來拍照。

當然是不夠亮,但只要求第一個字可以落在直方圖裡面不斷階,也只能這樣拍了。

於是得到這個樣子的照片。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有沒有發現?最上面的字是幾乎看不到了。而且有點變形?因為是斜的吊掛的關係。

先在 Capture One 上面做變形校正,這個功能在做數位典藏時常常在用。

我當初是拍 RAW 檔,因此校正完後就拉亮暗部。於是得到了這張。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字就跑出來了。為什麼不拉更亮一點?有沒有看到其實已經雜訊滿天飛了。

前面說過,暗部是曝光中最重要的位子,所有的曝光都是考慮暗部。

暗部要有足夠的細節,最好是放在第四區。

現在為了手持、感度的問題,曝光都放到第二區至第三區了。

還想要有細節?影像出得來就很偷笑了。

這已經是用 RAW 檔修正的了,可以看看用 JPEG 檔修正的結果。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沒有做變形校正,所以是歪斜的。可以看到上面的字也拉亮了,但是雜訊更是嚇人。

除了雜訊外,連亂七八糟的色塊都跑出來了,東一塊、西一塊的。

和 RAW 檔調整的結果完全不是在同一個水準的。

 

兩張放在一起, 一下就比較出來了。

上圖就是 RAW 檔轉的,下圖是 JPG 轉的。

現在貯存媒體這麼便宜了,千萬不要省記憶體、硬碟空間的。

還是乖乖的拍 RAW 檔,這樣回來想救、想修正才有得救啊!

本篇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day month 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