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文章
近期迴響
- 壽字兩邊的菊花含義 在 2013/09/29 澎湖壽字窗
- accentor 在 2013/09/29 澎湖壽字窗
- accentor 在 2013/09/29 澎湖壽字窗
- 吳家倫 在 2013/09/29 澎湖壽字窗
- 20210102 再探 Sigma DP3M | Accentor 的攝影日誌 在 2013/10/07 最大亂度與最小動能
分類
- 201309 (4)
- 2014 攝影日誌 (25)
- 201403 攝影日誌 (5)
- 201405 攝影日誌 (1)
- 201406 攝影日誌 (2)
- 201407 攝影日誌 (3)
- 201408 攝影日誌 (5)
- 201409攝影日誌 (1)
- 201410 攝影日誌 (4)
- 201412 攝影日誌 (4)
- 2015 攝影日誌 (28)
- 201501 攝影日誌 (4)
- 201502 攝影日誌 (6)
- 201503 攝影日誌 (2)
- 201504 攝影日誌 (2)
- 201505 攝影日誌 (2)
- 201506 攝影日誌 (1)
- 201508攝影日誌 (4)
- 201509 攝影日誌 (2)
- 201510 攝影日誌 (3)
- 201512 攝影日誌 (2)
- 201601 攝影日誌 (8)
- 201602 攝影日誌 (3)
- 201603 (4)
- 201604 攝影日誌 (5)
- 202406 法羅冰島露營車之旅 (8)
- Uncategoried (24)
- 島嶼寫作 (22)
- 攝影日誌 (134)
- 攝影講堂 (61)
- 數位典藏 (1)
- 未分類 (21)
- 極地之旅 (2)
- 水中攝影的理論與實踐 (10)
- 生態相關 (146)
- 第一次 365 計畫 (360)
- 第三次 365 計畫 (105)
- 第二次 365 計畫 (146)
- 201308攝影日誌 (40)
- 201309攝影日誌 (29)
- 201310攝影日誌 (30)
- 201311攝影日誌 (30)
- 201312 攝影日誌 (15)
- 201401 攝影日誌 (2)
- 第四次365 (234)
- 胡思亂想 (37)
- 自動幻燈片展示區 (2)
- 豆類製品烹飪教室 (2)
- 飲食實驗室 (14)
- 鳥類週報 (15)
其它
計數器
分類彙整:未分類
20240113 偷得浮生半日閒
其實並沒有,忙都忙爆了,哪來的半日可以偷啊?! 只是利用開車北上時,彎過去走西濱回去,這樣就可以順道去布袋和鰲鼓走走了。 在布袋做生態調查已經有六年以上了,主要是布袋港的環境監測。 只是這幾年標案價格很差,所以顧問公司就不願意再標了。 要不然以前大概就是兩間公司在搶,大部分時候就是標到做一年,延約再一年。 兩年結束後就會換另一家標到,他做兩年後再換回來。就是一個這樣來來回回的案子。 所以布袋真的算是熟了,哪邊會有什麼?那堆魚塭間的小路哪一條可以走? 重要的是早上要去看哪邊、下午要看哪邊,這樣才不會碰到逆光。 不過有時鳥要在哪出現也是沒辦法預計的,只能說大部分的區域是可以挑時間過去看的。 一到布袋就看到這隻落單的黑面琵鷺,一般黑面琵鷺的羽毛算是服貼, 這隻真的很漂亮,整個羽毛超蓬鬆的,蓬鬆到像是剛做好的絨毛娃娃。 搭配著半逆光,真的很夢幻,只可惜這樣就拍不出紅色的眼睛了。 *Olympus E-M1x +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 MC-14* 加了1.4倍鏡後,影像真的差滿多的, 反正現在點插軟體做的真的也不錯了,是不是該讓 1.4X 退休了呢? 不過想想,也可能是因為黑皮夠大,裁切格放都還算可以用。 如果是拍小一點的東西,或許得到大一點的影像比較重要。 起碼可以拿來後製的畫素比較多。 既然逆光這麼考驗鏡頭的素質,所以還是乖乖的找順光的環境來拍照。 *Olympus E-M1x +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 繼續閱讀
20230407 清明節的鬼故事
20230407 清明節的鬼故事 常可以聽到說中國人或是說華人的美德之一就是慎終追遠 bilibala 的講一堆。 說的自己有多敬愛自己的祖先,說的自己有多麼孝順, 人死後要守喪幾年又幾年的,搞的好像無時無刻想要和祖先在一起。 從小到大對這件事也沒有懷疑過,直到我去了法羅群島和挪威之後,一切都改觀了。 其他國家的狀況我不知道,畢竟沒去過,上次去冰島也沒有特別注意別人家的墓園。 但是法羅和挪威的墓園真的是深得我心,我還在墓園裡面坐了一陣子, 在別人家的墓園緬懷我家的祖先,如果他們願意交阿斗仔朋友,也可以過來這邊看看。 我們先來看看台灣的墓園、火葬場等,通常,喔!不,絕對是嫌惡設施第一名。 只要想要蓋墓園、建設殯葬園區,居民絕對和你對幹到底了啦! 搞得墳墓、靈骨塔一個比一個遠,掃墓愈來愈辛苦,於是一年只去一次就很了不起了。 疑?剛剛不是說自己最孝順了嗎?不是說自己最有慎終追遠的美德了嗎? 怎麼一點都不喜歡祖先就住在你身邊呢? 看看法羅群島的墓園, *Kvivik 教堂旁的墓園*Streymoy、法羅群島*還有一個紀念碑* 法羅群島和挪威大致上每個小村落都會有自己的教堂,教堂旁邊就是墓園了。 所以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墓園,裡面就住著自己的先人。 有句話說的好,你所畏懼的每一個鬼魂,都是別人朝思暮想的人。 *Gjógv Kirkja*Eysturoy、法羅群島*遠眺教堂以及旁邊的墓園* 這個墓園更威了,旁邊就是露營區……..就讓遊客和我們的先人一起睡野外吧?! 也就是說不是不怕自己的祖先而已,別人家的祖先也無所謂。 *Høre Stave 教堂*Ryfoss、挪威*這是非常有歷史的,建於 12 世紀的木造教堂* 我很喜歡這座木造的教堂,除了墓園外,還備有各式園藝工具讓你使用。 可以來除除草、種種花的,當天在那邊停留時,就看到不少人來來去去。 有來種花的,有來默禱的,旁邊還有洗手的設備讓你可以乾乾淨淨的離開。 *Old Hjelmer 教堂*Hellesøy、挪威*在 Bergen … 繼續閱讀
20221214 鳥類週報第 11 週 – 鷗科最終回
鷗科最終回 前兩週聊了燕鷗亞科和鷗亞科的分類,大家一定看的很辛苦。 這週來聊一下個人看鷗科的經驗,有開心也有非常辛苦的, 讓大家放鬆一下,也希望大家可以跟著我進入看鳥的喜悅之中。 以下文字有些已經發表過在鶵鳥報了,我重新整理、改寫一下,使之適合單獨及網路閱讀。 +++++++++++++++++++++++++ 說到看燕鷗的經驗,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澎湖的貓嶼了,沒有第二了。 貓嶼為玄燕鷗繁殖、聚集的重要棲地,距離馬公有 18 海浬, 搭乘一般漁船單趟大約需要 2-3 小時,因地勢陡峭,想要上岸、甚至要爬到山頂甚為困難。 由於是去拍攝紀錄片,因此我們不只要登島,且頂端還要有一塊可供攝影、夜宿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平台上不可以有鳥築巢,避免誤踩或是過分干擾鳥類棲息。 記得那天船長還特別繞行貓嶼,看看要怎麼才能登島,整個攝影團隊找了又找, 終於找到一處可以勉強登陸,又有一條路徑可以爬到有小平台的頂端。 其實上島後才是考驗的開始,整個貓嶼是完全沒有遮蔭處的,且平台非常地小。 那次拍攝器材計有兩架 HDCAM、一架側錄用的 DVCAM, 等到三支重型腳架、監視器、電纜等裝好後,連站的地方都快沒有了,根本不可能紮營。 *貓嶼上的小平台*澎湖、貓嶼*可以看到平台就這麼小一片而已* 澎湖的夏天可不是開玩笑的,一行人被太陽晒的頭昏腦脹, 攝影工作也因為陽光太強烈導致反差過大而暫停,也就是攝影裡面常說的光線很硬。 就這樣熬到了接近黃昏的時候才得以開始拍攝。 原以為晚上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誰知道晚上才是如夢靨般的難熬。 因為畫面的需求,晚上還有拍攝月亮與海面夜景的需求。 白天時天光明亮,地上的電纜、視訊線,甚至較遠一點的玄燕鷗、鶵鳥等通通看得到。 但晚上擔心開燈會干擾燕鷗的作息,都只使用亮度極低的小燈光。 這時才發現根本是寸步難行!崎嶇的平台上充滿了訊號線、各式錄影設備、個人裝備等, 想不到還有趁著夜色慢慢接近我們的燕鷗大軍。 移動位置時怕沒踩穩跌倒、怕踢到訊號線、怕撞到腳架,更怕踩到燕鷗的鶵鳥, 形容整個攝影團隊困坐愁城一點也不誇張。 好不容易夜間畫面拍攝完畢,一行人才發現無法躺下睡覺。 因為用看的是覺得還算平坦的地面,躺下去才知道真的非常崎嶇, 到處都是凸起甚至是尖銳的小石塊,根本找不到一塊可以平整躺平的地方。 眾人就用各種離奇的姿勢躺著,因為又想要躺平、又要閃開突出的玄武岩。 但因為真的很累,所以一下下就睡著了。 若是以為這樣就到天亮了,那怎麼會是更難熬的夜晚呢? 只要睡著沒有在動作,鳥蝨就開始跳到你身上了。 雖然不會被咬, 但是這些鳥蝨在脖子、手臂、腳上等處走來走去真的很癢,癢到你無法睡覺! 於是打個盹就被癢醒全身拍一拍,好不容易喬好姿勢剛入眠就又被弄醒了, 更可怕的是出現了不少的蜈蚣。 … 繼續閱讀
20221031 鳥類週報第六週-鸕鶿科
鳥類週報第六週 – 鸕鶿科 大家一定很好奇,第五週跑去哪裡了啊? 哈哈!第五週是信天翁科,我一張信天翁的照片都沒有,怎麼生的出網誌版呢? 所以第五週就只有插畫版,想看的朋友請到臉書鶵鳥藝文空間的粉絲頁面喔! 不知各位還記不記得前幾週說過的鰹鳥目? 鰹鳥目的成員就是從鵜形目被分出來的那幾科,鸕鶿就是其中一個科。 應該都還記得鰹鳥就是一門都是笨蛋。那鸕鶿呢? 呵呵!鸕鶿就是一身黑,而且黑的讓人印象深刻。 *歐洲綠鸕鶿*Illugastadir,冰島*即使叫做綠鸕鶿,還是整隻黑黑的* 鸕鶿科的科名是:Phalacrocoracidae, 這個字是從拉丁化古希臘文的 Bald Raven 轉換過來的。 Raven 就是渡鴉,渡鴉可是最大的烏鴉之一,翼展有 150 公分。 *渡鴉*Pond Inlet、加拿大*在海冰上飛行的渡鴉* 而英文為 Cormorants,是從拉丁文轉換的,意思是 Sea Crow, Crow 還是一樣是烏鴉的意思。 會讓分類學者有這樣的『誤會』,應該就是他全身黑色羽毛的關係吧? 鸕鶿的特徵大致上就是黑色的羽毛、細長且前端彎鉤狀的嘴喙, *鸕鶿,台灣七美*可以見到嘴喙前端為鉤狀* 還有喉部因為要可以伸縮(gular pouch),所以是沒有長羽毛的裸區。 鸕鶿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尾脂腺沒有什麼作用,因此他的羽毛無法防水。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站在岸邊翅膀開大大的在曬太陽。 *鸕鶿,台灣嘉義*鸕鶿正在張開翅膀曬太陽* 所有的鸕鶿都是吃魚的,有時會混雜捕捉一些無脊椎生物。 因此他們均是潛水捕魚的高手。為了要可以快速下潛,他們也付出不少的代價。 先說說快速下潛的機制好了,前面不是說過他的羽毛不防水? 就是因為羽毛不防水,水可以快速滲入然後將空氣擠出,所以他有著較小的浮力。 再來就是他的腳長得比較後面,四趾全蹼,並且有較小的翅膀, 這樣『手腳並用』之下可以有著更好的推進力,在水中可以潛的更深。 曾有在水下 80m 處記錄到他的蹤跡。 最後就是流線形的身體,讓他在水中的阻力變小。 以上這些種種的因素,讓他成為潛水捕魚的高手。 那代價是什麼?羽毛不防水在飛行、體溫保持上會有著不良的影響。 為了在水中可推進的較小翅膀,在飛行時就比較辛苦了。 *鸕鶿,台灣嘉義*鸕鶿從水面起飛、降落均需要有『跑道』* … 繼續閱讀
20220131 去年的攝影小回顧
去年的攝影小回顧 攝影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今年會特別寫一個攝影的小回顧呢? 因為就在去年我的攝影器材有兩個大的改變,連帶的對攝影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變動。 因為生態攝影的需求較為不一樣,主要在耐候性要好、景深要長、絕對要輕便的原則下, 43 系統用了非常多年,一直用到 M43 系統還是使用這個小一號的片幅。 小一號的片幅在高感度一定是重傷,這是無可比避免的,也不需要逞強爭論的。 但是以等效焦長來說,長鏡頭買起來,全套組起來真的是便宜又輕便。 於是進進出出這個系統好幾次了,每次出去沒多有又繞回來了。 第一件事就是去年是搞笑的一年,為了換系統,把手上所有的 M43 和 43 全部出清了。 可是出清到連水下系統都一併出清了。然後看了看,嗯!還是又回來 M43。 不僅回來 M43,還換了最重的 M43 機身和應該是目前 M43 第二重的鏡頭。 但是這樣合起來,不過是我當初想換的系統的一支鏡頭的重量。 所以說,M43 在等效焦長的世界裡,真的有重量上的優勢。 雖然野生動物可以用高畫素加上沒那麼長的砲去拍,然後事後再裁切即可。 但是拍的時候看的清楚和看不清楚,真的在使用者心情上的差異可是差很大的。 所以才會繞了一大圈之後又回到 M43 這個看似快要收攤的系統上。 第二件事是終於換了 Leica 了。 從高中時期就在攝影器材行裡面混,一開始學攝影,老覺得 Leica 就是吃名聲而已。 賣那麼貴,影像真的有好那麼多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後來在照相館打工了,每天在看沖印機洗出來的正片,還要看正片上夾。 … 繼續閱讀
20200308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v)
Olympus E-M1 MkII 與他的好朋友(iv) E-M1 MkII 在防潮箱裡有一位體型壯碩的大鄰居,也和他一樣是 MarkII 喔! 那就是人稱大兔的 Canon EOS 1 DS MarkII。 大兔所使用的數位處理是用 DIGIC II 的,差了現在的處理引擎有六代之多! 這是 Canon 最後一代深沈、厚重色彩的數位處理引擎,發色帶有濃厚的幻燈片感, *Canon EOS 1 Ds MarkII +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不論是暗部過渡的色階、亮部的飽和度、整體都給人一種厚重、溫暖的氛圍, 這也是 DIGIC II 給人的印象。 … 繼續閱讀
20200218 攝影與後製 – II
攝影與後製 – II 上一篇說的數位攝影是以獲取最大資訊量為考量, 這篇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可以給大家看看。 這是在馬公港邊的冷凍廠,有著長長的通道,兩邊有著一間間的冷凍櫃。 拍攝時要注意什麼?一個是左下角的保麗龍箱不可以曝光過度,避免大面積的死白畫面。 另一個重點是天花板,因為是長廊,所以希望做出昏昏暗暗的感覺。 但是天花板的細節一定要有,這樣才能有一層一層,把迴廊該有的深度感做出來。 記得我說過的喔!暗部曝光,先決定好重要的暗部在哪邊、要有怎樣的細節, 既然是重要的暗部,放在第四區是很正常的,不建議放在第三區。 第四區就是測光天花板的位置然後縮一檔,也可以說減一個 EV, 這樣天花板的曝光就是第四區了。 無奈,測光後發現快門已經到接近一秒了,沒有防手震怎麼可能拿得住?! 只好退而求其次,還是乖乖地放到第三區,就是對天花板測光後縮兩檔(-2EV)。 用 1/3 秒手持和它拼了,拍了兩張,終於有一張成功。 也拜縮檔所賜,本來地板的反光應該會過曝的,現在只剩下中間的燈泡過曝而已。 靠近外側的地板都是落在第五區的位置。 後製時,將暗部調暗即可,這樣亮部的保麗龍細節才會還在。 如果是把反差拉大,保麗龍箱的細節都會不見,變成死白一片。 將 Shadow 調至 -59,天花板變暗,但是前面地板仍是可以維持在第五區。 有沒有?天花板上的橫樑一根根仍是可見,但長廊的感覺就跑出來了。 這些都是 RAW 檔的好用之處,只要資訊在,什麼都可以調整的。 希望連著兩篇的曝光解說,讓大家更了解數位相機的曝光應用。 數位年代,要有好的觀念以及曝光要比底片準確很多才能得到品質好的照片。 光影大師李屏賓就曾說,如果預算一樣但是想要有很高品質的影像,那就只能拍底片了! 數位的光影想要拍的好,器材、技術、後製等,每樣都要比底片更細心、花更多的時間。 但是數位真的太方便了,方便到大家都可以放棄對光影的堅持。 所以只好更用心的測光、用心的調整,讓數位影像可以更接近一點底片的細節。 後記: … 繼續閱讀
20190921 景深與距離
景深與距離 在講景深時最常提到幾個影響景深的因子。 鏡頭焦長、光圈是最常被提到的, 還有一個比較會被忽略,就是對焦點與相機間的距離。 距離愈近景深愈淺,距離愈遠景深愈長。 今天做調查時正巧發現是一條剛好吃到光的綠色隧道。 於是用了幾個不同的對焦點來說明景深的關係。 第一張是距離比較遠的對焦點,就是對焦在比較遠的葉子上, 可以看到馬路上的光影可以清楚的分出明暗的線條。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EX DG HSM* 第二張就是折衷的囉!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EX DG HSM* 第三張就找一個近一點的樹葉對焦了,馬路上的光影幾乎都分不清楚了。 *Sigma SdqH + Sigma MACRO 180mm F3.5 … 繼續閱讀
20190904 對到焦
對到焦 Sigma 機身的電子性能慘到爆就不要再說了。 SDQH 的對焦性能,比十多年前的 Canon 1Ds2 還糟糕。 但是網路上仍是瘋傳 Sigma 一定是得到外星科技了,對焦系統大進步。 所以可以想像的出來以前的對焦是有多爛了。 目前使用 180 macro 時,幾乎都無法上焦,大多還是使用手動對焦,尤其是在拍微距時。 但是 Sigma 就是吃他的那一片 X3 CMOS,一旦有準焦,那個細節看了真是令人感動啊! 所有的不方便當拋在腦後了,直到下一次對焦…………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這是很一般的侏儒蜻蜓,但是當近乎百分百格放後,真的是嚇死人了。 *Sigma SdqH + Sigma 180mm f:3.5 Macro* 這樣的解析度與立體感,叫人怎麼拋得下 … 繼續閱讀
20171211 D244 霾上仙州
霾上仙州 這是今天馬公回程高雄時拍的。 遠看高雄的壽山就像是海上仙州,旁邊的 85 大樓更像是漂浮於雲上。 一切的一切看起來真的好美! 可惜,都是假的, 這些都是霧霾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