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 去年的攝影小回顧

去年的攝影小回顧

攝影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今年會特別寫一個攝影的小回顧呢?

因為就在去年我的攝影器材有兩個大的改變,連帶的對攝影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變動。

因為生態攝影的需求較為不一樣,主要在耐候性要好、景深要長、絕對要輕便的原則下,

43 系統用了非常多年,一直用到 M43 系統還是使用這個小一號的片幅。

小一號的片幅在高感度一定是重傷,這是無可比避免的,也不需要逞強爭論的。

但是以等效焦長來說,長鏡頭買起來,全套組起來真的是便宜又輕便。

於是進進出出這個系統好幾次了,每次出去沒多有又繞回來了。

第一件事就是去年是搞笑的一年,為了換系統,把手上所有的 M43 和 43 全部出清了。

可是出清到連水下系統都一併出清了。然後看了看,嗯!還是又回來 M43。

不僅回來 M43,還換了最重的 M43 機身和應該是目前 M43 第二重的鏡頭。

但是這樣合起來,不過是我當初想換的系統的一支鏡頭的重量。

所以說,M43 在等效焦長的世界裡,真的有重量上的優勢。

雖然野生動物可以用高畫素加上沒那麼長的砲去拍,然後事後再裁切即可。

但是拍的時候看的清楚和看不清楚,真的在使用者心情上的差異可是差很大的。

所以才會繞了一大圈之後又回到 M43 這個看似快要收攤的系統上。

第二件事是終於換了 Leica 了。

從高中時期就在攝影器材行裡面混,一開始學攝影,老覺得 Leica 就是吃名聲而已。

賣那麼貴,影像真的有好那麼多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後來在照相館打工了,每天在看沖印機洗出來的正片,還要看正片上夾。

*為年輕人解釋:正片就是幻燈片,需要用幻燈機投影出來看,

而幻燈片洗好後和一般底片一樣是一整卷的,因此要用特別的機器上片夾,

這樣才會變成各位看到的幻燈片的樣子。*

每天都要上數十卷的幻燈片,有業餘拍爽的、有很專業的業餘拍爽的、有專業的作品。

看了一兩年下來,真心感覺到鏡頭素質的差異。

有時看到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幻燈片,看著底片編號找回去,看是誰拿來洗的。

小相館嘛!幾乎所有的客人都像是朋友一樣,用什麼器材也大概都知道。

會讓人覺得畫質很好的,不外乎就是用 Canon L 鏡或是用 Leica 拍的。

那時才真心覺得 Leica 真的很有一套。也讓我日後一直在 Canon 系統裡,而且只用 L 鏡。

去年真的在很特殊的因緣下,收了一台超便宜的 Leica TL2,還不太算正統的 Leica,

但是起碼已經是 Leica 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不是貼牌機了。

那時就驗證了當年對 Leica 鏡頭素質的看法了,真的是好,而且超輕巧。

然後又收了一台近乎報廢的 Leica M9,想說憑著自己有的修護管道,應該有辦法修復。

近乎報廢當然是近乎報廢的價格,不過送修時還是很緊張的。

萬一修不好,丟出去的錢可是連撲通一聲都沒有……….

結果機器一拆發現,報廢的機會很高,

因為上一手可能是送中國維修,中國那邊並不是用正統的可拆除式的專用黏膠去黏,

而是用硬式 AB 膠糊起來,非常難拆下。拆卸過程一不小心就會把 CCD 搞壞。

但是不修也不行,只好硬著頭皮修,等待的時候真的明白到什麼是 no news is good news。

隔了大概兩個月吧?終於接到好消息,你的相機已經修復完畢了。

但是真的太難拆了,所以維修費比我報給你的要多兩千。

哈哈哈!多四千都沒關係,修的好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就有一台可以用的 M9 了。

用了 M9 後才發現自己的攝影都荒廢很久了。

M9 就像一台裝了 CCD 的底片機,什麼輔助功能都沒有。

沒有防手震、沒有高 ISO、沒有高速連拍,機背的 LCD 爛到一個境界。

測光則是敏感到一個機車的境界,反正就像是回到拍底片一樣的心情。

要很小心謹慎的處理每一個畫面,幸好以前也是用 Sigma 系列的相機,

對於這種超爛電子性能、超高畫質的機器已經很習慣了,心態上就稍微調整一下就好了。

對這種 RF 相機是真心的感到喜歡,拍攝起來完全沒有時間上的壓力。

沒有對焦的 BB 聲催促著你趕快按下快門,黃斑對焦算是很好對,就算不對焦也可以估焦。

相機長得就像是傻瓜相機,站在街頭拍照或是拍攝特定對象時,就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相較於單眼相機,不管是單反或是無反,RF 相機攻擊性真的是降低很多。

鏡頭就真的貴,但是只要不是買大光圈或是特殊被追捧的鏡頭,也還不到買不下手的地步。

大致上比一些 135 片幅同等級的鏡頭貴一些,如果用 ZEISS 的,甚至還比較便宜。

不過不建議追老鏡,因為鏡頭設計的緣故,Leica 或是 ZEISS 的老鏡很多是底片專用的,

比方說舊式的 Biogon 設計,對數位來說就非常不友善,鏡尾幾乎貼在 CCD 上面了。

這樣導致邊緣光線太斜射了,連 Kodak 特殊設計的 CCD 都很難有好的畫質。

新世代的鏡頭是針對數位特性重新設計的,效果真的好很多,而且不會比有名的老鏡貴。

這樣輕便的組合習慣了,導致了中片幅的數位機背很少帶出門了。

Leica 一機三鏡合起來,可能比數位機背一機一鏡的重量還輕吧?

年紀有了,總是希望器材愈輕愈好,這樣才會帶的出門,相機沒帶出門就等於沒買。

這就是去年在攝影器材以及心態上的小回顧,

對於還在觀望 Leica 的朋友,其實他真的不是那麼貴,真心建議試試看。

如果你是用 Caono R5 甚至 R3,或者是用 Nikon Z9 ,

沒有在裝砲打鳥、裝微距鏡在拍昆蟲的話,也不是商業拍攝的案子,

主要都是在拍風景、人文或是街拍的話,Leica 真的很合適。

相機輕巧又高畫質,甚至可以高畫素(M10R ),試用過就回不去了。

最後免不了老話一句,沒有完美的相機,只有最適合目前拍攝狀況的相機。

祝大家都可以找到最合適的相機做最開心的拍攝。

本篇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day month 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