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accentor

2010/12/23 測光的確定感

岡山出差時看到一間破敗的廠房,一查原來是嘉新水泥廠的岡山廠。 整個廠區幾乎都壞光光了,但是由於廠區是不開放的,所以只能在外面看而已, 無法進到裡面一窺究竟,所以拍照的角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這大門已經夠破舊了,而且警衛室一看就是沒人在顧了,但是半開的鐵門上寫著清清楚楚, 禁止進入廠區、違者究辦………….,看了就冷半截了,還是乖乖的在外面拍拍好了。 不過說真的,這個大門真的好吸引我的目光。一種綿延不絕但是卻又如此荒涼的一種反差感。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工廠外牆上的照明窗全破光了,像不像被五零機槍掃射過?就這樣破了一整排………..。 前面的搭一個芒草,有點秋天的味道,呵呵!秋天荒涼的味道。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2 多字門聯

昨天說今天要貼一些四個燈、五個燈的門聯,嗯!不不不,是四個字、五個字的門聯。 *註:如果看不懂我在耍什麼冷的話,沒關係!表示你還年輕!* 一般在澎湖看的都是兩個字的門聯,但是這次居然讓我看到兩間屋子的門聯是多字的。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間房子都已經要傾倒了,前方還利用木條撐著,好像在和屋頂說,你就要撐著點啊……….. 遠遠看好像沒什麼,但是一靠近看…………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呵呵!就是四個字的門聯耶!只可惜年久失修,看不懂在寫什麼,只依稀可以看出 左:X 遠流長。右:X 高 X 團(不確定)。如果有上漆就會好多了! 若四個字你就以為很多了,呵呵!那我這篇不就打完收工了?那可是不行的……. 至少也得像上面那張照片,多撐著點啊!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鏘鏘鏘鏘…………,厲害的來了,看到沒有!五個字的,而且是看得懂得五個字,真是難得啊! 春氣聚林亭、成名垂竹帛。其實還不只這兩句而已。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Plustek 7500i 掃描器使用心得

緣起: 因為前一陣子突然被勸敗高階數位單眼,說真的,也被說的心癢難耐的,呵呵! 因此開始尋找適合的高階單眼相機,無奈啊,看得上眼的至少都要 5 萬以上啊, 若是五萬就可以打死,那倒也是不貴,但是所有的鏡頭群都要重建,這就辛苦一點了。 Canon:EOS 我只剩一管 kit 鏡,28-90mm 那支,其他的是公司的不是我的。公司有一支 50 macro, 還有一支 28-105mm USM。打鳥至少得買 400/5.6 那管。機身至少要買 7D 以上吧! Olympus:我有 M4/3 的 E-P1 加 14-42mm kit 鏡,還有 4/3 的 E500 加 70-300mm 打鳥用的。 若要留在 O 家,就只能上 E5 了,不是說它不好,一旦進了 E5,我想就會被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10 則迴響

2010/12/21 曾經美好

老厝拍久了,有時候可以感受出老厝的過去,是輝煌的一段還是一直就這麼破舊著。 可供判斷的事物可多著呢!如門上方的雕刻、通氣窗的花紋繁複程度、面寬、牆面的裝潢等等。 澎湖後寮就有著一棟挺嚇人的老厝,在澎湖的豪華老厝生死鬥中,我想應該也排得上名了。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題外話:久沒拍廣角鏡了,唉!真的還控制的很差說………….. 這間源春號想當年一定是響叮噹的一間大宅。其實一開始是因為門上面雕刻的門聯吸引我的。 這一帶的門聯都很有意思,多少都會和堂號、左右對聯對的上,而且喜歡用頭文字法。 這間源春號門右邊是:源泉滾滾恩波渥,左邊:春日遲遲利路綿,橫批:源春本家。 只可惜門上刻得門聯已經看不清了,不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左、右門第一個字就是源和春。 門楣還刻花刻得很厲害呢!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又是題外話:這兩張可以很明顯感受出 Kodak FFT CCD 和 Panasonic LiveMos 間的差異了。 一個如此清淡平面,而 FFT-CCD 卻是濃郁立體。 這是左廂房耶!一般在澎湖看到即使有左右廂房的老厝,也很少有這種與中央不同的獨立式裝潢。 看一下最左邊吃到光那裡,還有放一隻獅子?老虎?還是古代祥獸?連屋角都是有設計的呢!     *Olympus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0 李花、梅花分不清

哈哈哈!為甚麼還沒開始寫就笑成這樣呢? 因為一開始錯把李花當梅花了,還好有著分類的習慣,就查一查想搞清楚怎麼分辨, 簡單一點,就是花朵叢生的就是李花,花朵單生的就是梅花,這樣夠容易了吧! 但是櫻花、桃花還在努力中,櫻花品系太多了……….,所以上一篇若是有錯請告訴我。    *Canon EOS 300 + EF 100mm F:2.8*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像不像一個門簾?幸好底下沒有西門慶……….. 你們現在感受到的涼意是因為這張在高海拔拍的,和我的笑話無關………..,又更冷了一些。 說真的,一直拍花、都是花,一朵、兩朵、三朵的,有時拍這種景色會很單調, 所以我通常會把花當前景,找個背景搭一下,這樣畫面會比較活潑一些。     *Canon EOS 300 + EF 100mm F:2.8*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遠方的山頭還有點積雪,都已經四月底了,可見拍紀錄片那年的雪下的有多大。 用一個 S 形較動感的構圖來安排花是比較大膽一點,但是感覺卻還不錯,為單調的氣息增添一些活潑的因子。       *Canon EOS 300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0/12/19 櫻花

又想上山了!我以前很喜歡也很常上山,心情好也想上去、心情不好也想上去, 拍紀錄片要上去、做調查也要上去、帶學生去拍照也是找山上的點, 總之,就是一天到晚都想往山裡跑。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光阿里山大概就 30-40 趟了吧。 現在卻是一山難求啊………..我不喜歡假日上山,不是人比花嬌,而是人比花多、人比鳥多的冏況。 說到山上,除了前幾天貼的結冰、雪地外,還有就是櫻花、梅花和一些高海拔的鳥類了。    *Canon EOS 300 + EF 100mm F:2.8 Macro *Kodak EPR 64 *Plustek 7500i* 這是櫻花的特寫,那年的冬天比較冷吧!合歡山上面還在下雪,想不到半山腰的清境已經開滿櫻花了。 那一次上山之旅是我從事 SOHO 多年第一次出門沒帶筆電,全家一起出去玩,完全的放鬆。 SOHO 時除了拍拍片、接接水中工程以外,大多的時間都在翻譯教科書, 所以不管去到哪裡,只要一有空就是打開電腦,看著分子生物學……………… 突然有一天覺得好累好累,就和編輯說不要找我,我一定會準時交稿,然後就帶著一家人類似私奔的上山了。 嗯………..私奔有點不像,以當年被編輯追殺的狀況比較像林沖夜奔………. 呵呵,我沒殺編輯喔!只是怕編輯氣到腦充血…………     *Canon EOS 300 + 忘了 *Kodak EPR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3 則迴響

2010/12/18 超動感

超動感?這可不是蠟筆小新的動感超人喔!而是照片的一種動態美。 拍照屬於將時光凍結的一種行為,等於將過去的影像留住。 因此有人說照片中的景象都是過去式,而我偏好說照片中的影像一直都是現在式, 因為這段過去時間被拍攝者永遠的固定在照片中,也固定在拍攝者的心中。 但是有些照片明明就是靜態照,卻給看的人一種現在進行式的感覺。    *Canon EOS 300 + EF 100mm F:2.8 Macro*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這張就是現在進行式! 姑婆竽的葉子可是奈米化表面喔,可以將水滴迅速排離,也就是一種留不住水滴的表面。 水滴在葉片上極易形成水珠而流動,而慢速曝光細雨中的葉面,呵呵!幸好葉片抖動並不嚴重, 寧靜的葉片、不動的水珠,加上後方的細雨紛飛,視線的焦點又是有點螺旋狀的葉脈。 一整個就是動感,一種我所說的現在進行式!   今天就這麼一張而已……….我也沒有別張這種類型的動感照片了。 如果只是追蹤攝影、慢速快門,那種動感照片當然有啊! 但是這種類似靜態照,靜態到連葉面的水滴都是清楚的,可是卻有著豐富動感的照片, 嗯………….,現在還想不出來哪裡還拍到過。 就這樣吧!總不能拿根濫竽頭來充數…………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17 有意思的黑白照片

幾張很有意思的黑白照片,都是在小琉球出差時用 Zeiss Werra 老相機拍的。 果真老鏡就是老鏡了,即使是蔡頭 Tessar 還是不敵陽光的直射啊! 不知道哪裡的問題,粒子相當的粗,在掃描時就發現了,改天洗成照片再看看。 顯影應該不會出問題才是啊…………,呵呵,我當然不會承認顯影有問題囉。 這支底片已經拍好幾次了,第一次感到粒子很粗。總之,洗完照片再下評論好了。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洗出來就樣子就和我當初想像的一樣,當初想要的就是一種很複雜的構圖感, 有遠、中、近並由左至右,甚至由大至小的三個點,這三個點所連成的線,理論上應該是很穩定的三角構圖, 但是由於第一點正要站起且第二點正在移動,因此又讓整個畫面在穩定中有了動感起來。 離開或靠近、穩定或動態,甚至大或小不都是相對的比較嗎? 沒有絕對、沒有肯定,一切的一切都是想對的。 只是在 snap 時,真的來不及想更多了,只注意到地面的位置,沒注意到海天交界的位置。 海天的分界就這麼把畫面從中間切開,有那種想往遠方推出去卻感覺推不動的樣子……… 如果各位沒有這種感覺,那也沒關係,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感覺。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這張在『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那篇出現過,只是那張是彩色的,這張是黑白的。 唉!就別再苛責沒有鍍膜的老鏡了,又因為拍黑白有裝上黃色濾鏡, 因此前面那片貴森森多層膜保護鏡被我拆下來,要不然以前都是靠那片濾掉一些雜光的。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4 則迴響

2010/12/16 拍照時的記憶與感動

昨天提到慢慢拍這件事,就預告說今天會用幾張鳥照片來說故事,說說當年拍照的心情。 呵呵!是不是年紀大了?最近發現我好愛說故事………… 那為什麼用鳥照片呢?難道其他照片沒有故事嗎? 也不是啦!只是拍鳥在我攝影歷程中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讓我開始了生態攝影。 當年進入屏東農專時,開學就碰到中秋節, 正在想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個人要去哪裡晃晃拍照呢?剛好看到鳥社的宣傳海報, 大大的寫著:免費吃烤肉!心想,不錯喔!既可以出去玩拍拍照,又有免費的烤肉可以吃。就去吧! 後來才知道這是鳥社期初騙新生的一貫做法,已經行之有年了。 當然囉!隔年我當社長時也用這招騙了不少人進來,這招真的履試不爽。 到了台大潛水社時,還和當時社長提議說來個免費體驗潛水騙新生吧!效果也是相當的好。    *Canon T90 + Sigma 600mm F:8 反射式*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這張田鷸(Gallinago gallinago)真的是拍的千辛萬苦………..。 以前打鳥哪來的 1.6X,600mm 就是 600mm 而已,不會變成 960mm,就只能慢慢的偷偷接近。 這張在龍巒潭附近的田裡拍的,角度這麼平視角,想當然爾,我已經趴在地上了。 當時我是用匍匐前進的方式接近牠,看到田鷸旁邊的水沒有?那可是爛泥巴地啊…….. 更麻煩的是子彈有限,又沒有援軍。 一卷底片才 36 張,改裝片更只有 34-35。連子彈還可以打幾張都無法確定。 所以邊爬邊拍,還要精算底片張數,就好像狙擊手一樣,一發一定要一個倒地,畢竟子彈有限啊! 又不能拿起都是泥巴的手換底片,讓我想起羅伯.卡帕。 ******** 我是說故事的分隔線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15 黑白初體驗

哈哈哈!不要懷疑,真的是我的黑白初體驗。只是我沒說是現在的……….. 是我 27 年前的黑白初體驗………1984 年我剛開始學黑白暗房,為了要學沖片、洗照片, 所以跑去淡水紅毛城拍了一卷底片,那個年代還是用 Kodak Plus-X、Pan-X 的年代。 今天剛完成當年第一卷黑白片的底掃,所以挑了幾張分享一下。    *Canon AE-1P + FD 50mm F:1.4*Kodak Plus-X 125*Plustek 7500i* 這是我洗出來的第一張黑白照片,原片現在還留著喔!掃描出來總是沒有暗房洗的漂亮。 畢竟這麼高的動態範圍,還是要靠暗房遮掩效果會比較好一點。 在電腦上硬修的結果就是牆壁變成一點點灰色了………….,應該是純白的牆,上面有些淡淡的磚塊紋路。 至於左上角那條奇怪的弧狀線,呵呵!那是在上捲軸時太用力了,有點折到,在底片上留下的痕跡。 我也是用這張底片學遮掩,才能洗出天空夠黑、牆壁白的但有紋裡的照片。     *Canon AE-1P + FD 50mm F:1.4*Kodak Plus-X 125*Plustek 7500i* 這張很有南國風情吧!拍的亮亮的,剛好符合南國的感覺。 奇怪!那時紅毛城為甚麼都沒人啊?莫非我是蹺課去的???? 不過那時讀北市中正高中,基於地利,班上同學蹺課幾乎都往淡水跑,跑去看海、看漁船、看夕陽的。 呵呵!到了念屏東農專時,蹺課已經是南到墾丁浮潛、北到南橫看鳥了。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