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鳥類週報第十週鷗科(鷗亞科)

鳥類週報第十週 鷗科(鷗亞科)

這週終於來到了大魔王之一的鷗亞科了。

鷗科的分類在上週的燕鷗亞科中已經提過了,粗分為鷗、燕鷗、剪嘴鷗、玄燕鷗四種。

這週要說的鷗就是最後一個大類。

鷗科中比較混亂的就是大鷗了,偏偏只要是想到海邊、港口,

尤其是國外的港口,大家腦海中一定浮現滿滿的海鷗在天空中飛翔、地面上行走。

或是卡通裡面一起喊著『買買買』的海鷗。

海鷗與我們生活如此接近,

沒有把他搞清楚好像很不舒服,但是要搞清楚就得花一些精神來談談分類。

但是上週說過了,好像有點偏離當初寫鳥類週報的初衷了,

本週還是會提到分類上的變動,沒辦法,這是要搞清楚鷗亞科的宿命。

我們就先來看看大鷗吧!

所謂的大鷗就是大型的鷗,若是以體長 50cm 以上來分界的話,

常見的大致上就是灰背鷗、織女銀鷗(銀鷗)、蒙古銀鷗、小黑背鷗,

漁鷗、海鷗等在台灣就不是常見的了。

海鷗在前面被我當成統稱,但還是要說清楚,海鷗可是 Larus canus 種的正式中文名喔!

*(歐亞)海鷗*Runde、挪威*這就是海鷗,不過這個海鷗是專指 Larus canus

在 eBird 上比較好,稱為歐亞海鷗,這樣要搜尋資料時比較不會跑出一推莫名其妙的網站。

為什麼說目前呢?

因為鷗的觀察環境大多不良,鷗常出現的地方不是在風很大的海邊就是在天上噴來噴去的。

但是因為長得都很像,不停下來讓你好好的看,有時還真的不是很好區分。

比方說數十年前鳥會的紀錄就只有灰背鷗(舊名大黑脊鷗)和銀鷗(舊名為黑脊鷗),

以目前來看,這個記錄就不太可靠了,當然不是以前的人看鳥不認真。

一來是分類系統或是分類資訊不夠發達,別忘了,當年可是沒有網路可以問人、查資料的。

但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影像處理技術的進步,也就是數位相機發展上的神速。

自從有了數位相機之後,子彈(底片)變得不用錢了,照片就開始大量產出了。

當畫素愈來愈高,現在 0.5億畫素的相機滿天飛,

(好啦!就是 5000 萬畫素啦!但是我總覺得講 0.5億看起來比較威。)

看不清楚是吧?100% 全格放夠清楚了吧?

所以鳥類的細節愈看愈多,以前分不出來的種,對現在來說簡單了一些。

分不出來的丟上網路,自有一堆神人幫忙解答,

雖然有些神人也不知道是真神還是假神就是了,

但是有說錯自會有其他人出來指正,所以也不太需要擔心。

因為上述的原因,使得辨識鳥種愈來愈難也愈來愈簡單…….,不過我個人是傾向前者。

有時看到一些鳥種辨識的描述,看到後來都覺得自己不會看鳥了。

這些大鷗多出現在海邊、港口,

澎湖馬公港的冬天就會有這些大鷗,台灣本島的大溪漁港、宜蘭的蘭陽溪口、

桃園的許厝港溼地、台中大肚溪口、彰化的漢寶溼地、嘉義的鰲鼓、布袋溼地、

台南的七股濕地等,都是著名的賞鷗地點。

我們先談談灰背鷗(Larus schistisagus),灰背鷗就是大黑脊鷗,

這些中文鳥名的變動對我這種老人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我有一大段時間是自己在看鳥,就是看爽的,一本 Birds of Japen 打天下。

反正看爽的嘛!也就沒有跟上鳥類改名的風潮。

為了照顧和我類似狀況的孤鳥,所以我都還是會寫出舊的鳥名,

讓一些孤鳥可以知道說的這位到底是誰。

Larus可是很大的一屬,這是北半球鳥類中物種多樣性最高的。

在 2005-2007 年間,有不少種被分出去了獨立成一個屬,總共分出去了四個屬。

Larus這個屬名是從拉丁文轉換的,就是指海邊的大型海鳥或是鷗,

種小名schistisagus是石板灰(schistus)和披風(sagus)的複合字,

顧名思義,可以想像出灰背鷗就是一種背部是石板灰的大型海鳥,

所以中文名會改成灰背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灰背鷗最大的特點除了石板灰的背部以外,就是接近翅膀末端的位置有一道白色,

翅膀收合時就像一個 V 字型的白帶。

*灰背鷗*紋別港、北海道、日本*

除了這點以外,灰背鷗是常見大鷗中背部顏色最深的(個人覺得他的背部顏色真的不深),

*灰背鷗*禮文島、北海道、日本*好啦!我承認他還真的是比較深色*

成熟個體下嘴喙先端會有一個紅斑。

*灰背鷗*禮文島、北海道、日本*這是禮文島海邊灰背鷗的營巢區*

說到這裡就是大鷗最麻煩的地方了,先不說體色,那更複雜,只看嘴喙的話,

灰背鷗第一年嘴喙是黑色的,第二年只有上下嘴喙的先端是黑色的,

第三年大致上褪至灰黑色和一點點橘紅色混合,第四年才是黃嘴下嘴喙先端紅。

一般大鷗大致上第四年已經接近或是已經成體了。幸好,腳粉紅色的四年都沒變。

這些大鷗分類很困難的原因是鷗屬有所謂的 Ring Species(環形雜交種),

就是因為地理隔離等因素而產生了基因連續性變異。

相鄰棲地的兩個種可以雜交,不相鄰棲地的不行雜交,

但是首尾相鄰群體卻因為基因變異過大而不能雜交了。

分布於北極圈外環的鷗屬可說是環形雜交種教科書等級的範例了。

從英國開始往北美、東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北歐,

這樣剛好形成一個環狀,共有七種(含亞種)。

其中一和二可以雜交但是一和三不行,以此類推,但是最後的一和七也不行雜交。

北歐和英國明明很近,但是北歐和英國的種卻因為基因遞變後差異太大而不能雜交了。

也就是銀鷗本身的微小差異已經更多了,

但是有些還會和一些同域的不同種鷗雜交,使得分類上又更困難了。

不過另外一個研究顯示環北極圈鷗屬不是由一到七這樣演化的,

是另兩種演化路徑的合體,只是剛好形成一個環狀。

銀鷗(Larus argentatus)目前是認為五個亞種,

台灣有的銀鷗是織女銀鷗(L. a. vegae)、蒙古銀鷗(L. a. mongolicus)。

種小名 argentatus 就是拉丁文的銀色。

也是形容背部的顏色,所以他的顏色用想的就知道比第一種灰背鷗的石板灰來的淺。

vegae 是來自一艘瑞典的極地探險船的名字,蒙古就很明顯是來自地名了。

蒙古銀鷗以前是在裡海銀鷗底下的亞種,現在則是歸類到銀鷗底下。

銀鷗有五個亞種好像很複雜,如果分成三群(group)來看就比較簡單了。

一是銀鷗群(argentatus group)或稱歐洲銀鷗群,

*銀鷗*Vestland、Sætreviki、挪威*在歐洲拍的,當然是歐洲群囉*

有兩個亞種,L. a. argentatus L. a. argenteus 這兩個亞種名是要搞死誰啊?

長得像就算了,連名字都要這麼像!

第二是織女銀鷗群(vegae group)或稱西伯利亞鷗群,就是台灣看得到的兩種了。

*銀鷗(織女)*嘉義布袋*銀鷗的織女亞種*

*銀鷗*嘉義布袋*應該是第二年冬羽*

第三是北美銀鷗群(smithsonianus group),就是北美銀鷗L. a. smithsonianus)。

這樣分類就簡單多了,就是北美群、歐洲群、西伯利亞群,

其中北美群和歐洲群一直有要分家獨立成屬的看法。

好了,一定很多人很好奇(有嗎?),蒙古銀鷗和織女銀鷗要怎麼分?

大多數的蒙古銀鷗嘴先紅端前有一條小黑線,好了,結束了。

其他的特徵真的不是很明確,圖鑑上有寫蒙古頭型較圓,

但是你看同一本圖鑑上的照片,根本是織女比蒙古還要圓啊?

停棲時初級飛羽末端白點稍大,另一種是停棲時初級飛羽末端白點較大,

嗯嗯!到底是稍大比較大還是較大比較大?

算了吧!如果你看 eBirds 上的手繪圖,五個亞種我看起來都長得一樣…….

或許是我沒天份吧!因此這邊就不細說這兩個亞種的差異了。

不過如果運氣好碰到黃腳的,那就是蒙古銀鷗不會錯了。

*銀鷗(蒙古)*嘉義布袋*剛好是黃腳,嘴喙紅色前有黑斑,銀鷗的蒙古亞種*

小黑背鷗(Larus fuscus)種小名 fuscus 就告訴你是黑色的了。

*小黑背鷗*Leynar, 法羅群島*前面是成鳥,後方可能是第三年夏(還是成非繁)*

他和銀鷗其實非常類似,以前的分類還有過視為同種。

*小黑背鷗*Norðdepil、法羅群島*除了腳的顏色,其他和銀鷗真的很像*

這個種一樣有五個亞種,台灣出現的是 Larus fuscus heuglini

也就是小黑背鷗又名灰林銀鷗的由來。主要的特徵是腳黃色,但是仍有些許是粉紅色個體。

大鷗真的很難分,幸好台灣有超好心人士整理了不同齡這些大鷗羽色上的變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至他的網頁觀看。

很好搜尋,只要打上『銀鷗 辨識』,就會看到台灣銀鷗及小黑背鷗辨識的網頁。

如果真的不想去細分,在eBird 的登錄上就選比較大的類別,比方說銀鷗、大鷗類即可。

再來就是體長小於 50cm 的小型的鷗,常見的紅嘴鷗(黑頭鷗)、黑嘴鷗、黑尾鷗。

紅嘴鷗(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的英文名是黑頭鷗,

因為台灣看到的大多為非繁殖羽,最大的特徵就是紅色的嘴。

*紅嘴鷗*嘉義布袋*紅嘴鷗的冬羽*

但是繁殖羽時整個頭部會變成黑色的,這也是這個屬名的由來,就是有顏色的頭部。

而且紅色的嘴也會變成暗紅色,此時紅嘴的特徵反而不明顯了。

*紅嘴鷗*Seltjarnarnes、冰島*繁殖羽狀態的紅嘴鷗*

嘉義沿海溼地是紅嘴鷗在台灣最大的棲息場域了。

和紅嘴鷗最像的是棕頭鷗,甚至有些分類學者認為是同一種。

但是台灣棕頭鷗屬於迷鳥,可以用虹膜顏色以及翼尖白斑有無區分。我們就先不討論了。

還有一種和紅嘴鷗長得很像就是黑嘴鷗了。

eBird 上黑嘴鷗的學名是Saundersilarus saundersi,奇怪,紅嘴鷗屬於頭部有顏色的屬,

那黑嘴鷗整個頭都是黑色的,怎麼不是在 Chroicocephalus 屬裡面?

其實是有些分類學者認為他是Chroicocephalus saundersi

當然囉!更早以前全部都是 Larus 這一屬的。

黑嘴鷗因為繁殖地受到開發壓力,因此族群銳減,在鳥類紅皮書中屬於易危(VU)物種。

在野外觀察的話,黑嘴鷗比紅嘴鷗小一號,嘴喙是黑色的,並不會太難區分。

*黑嘴鷗*嘉義布袋*黑嘴鷗明顯比紅嘴鷗小一號,後面的禮海燕鷗是最大型的燕鷗*

黑尾鷗(Larus crassirostris)特徵還算明顯,學名就告訴我們這是嘴巴很粗壯的。

除了嘴很粗壯外,成鳥的嘴喙先端有一大型黑斑,黑斑的前後帶點紅色,

可別小看這個特徵,這種顏色的排列可是只有黑尾鷗有喔!

*黑尾鷗*天売島、北海道、日本*嘴先顏色的排列是其特徵之一*

尾羽有一道黑色的寬帶,翼尖沒有白斑,這些都是主要的特徵。

*黑尾鷗*禮文島、北海道、日本*這是在前往禮文的渡輪上拍的,黑色尾羽相當明顯*

至於不同齡的亞成鳥,嘴端大致上就是黑色的,尾羽的寬帶與體色較為接近,約為深褐色。

*黑尾鷗*天売島、北海道、日本*天売島公路邊的集體營巢區*

好囉!台灣常見的鷗科鳥類大致上分為兩週把他說了一遍,有的很好認,有的很難認。

但是個人覺得就不要強求了,看鳥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一切都是看賞鳥的目的了。

如果是做調查,當然可以多準確就要多準確。

但是如果只是欣賞大自然,接近大自然,那就開心就好。

最重要的是要可以沉浸在每一次看鳥的快樂中。

++++++++ 同場加映 ++++++++++

我們也來看看一些台灣較少出現或是不會出現的鷗亞科鳥類。

三趾鷗(Rissa tridactyla)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學名就告訴我們他是黑色腳的三趾鷗。

*三趾鷗*Dalvik、冰島*黃嘴黑腳為其特徵*

*三趾鷗*Dalvik、冰島*個人覺得看不到腳時很像小了一號的歐亞海鷗*

或許有人很好奇,不是說鷗亞科是大魔王嗎?那我怎麼敢確認這些照片的分類是對的?

當然,如果有錯,真的拜託一定要指正,其實我寫的也很心虛啦!

不過因為地理分布的關係,所有很多時候是用偷吃步的。

比方說銀鷗,銀鷗個人覺得和灰背鷗真的很像…….

有些銀鷗背也很深色,有些灰背鷗的背十分的淺。

但是在日本北海道銀鷗是冬候鳥,僅有灰背鷗會在北海道繁殖。

北海道以及周邊四個小島我都是六月去的,因此北海道拍到在繁殖的一定是灰背鷗。

而我在布袋拍到的蒙古銀鷗剛好是黃腳的,所以也可以和織女銀鷗分開。

大黑背鷗(Larus marinus)則是最大的鷗,僅分布在美東到歐洲西邊海岸之間。

*大黑背鷗*Neðri Arnardalur, 冰島*應該是第二齡夏*

而灰背鷗小了一號,分布在東北亞到阿拉斯加邊緣。兩個物種分布沒有重疊。

雖然背都很黑,但是不同地區拍到的就不用擔心會認錯。

要不然雖然小了一號,但是在沒有可以比較之下,有時還真的是會令人疑惑。

*大黑背鷗、銀鷗*Ólafsvík、冰島*大黑背鷗和銀鷗的混群*

在加拿大的極圈內看最多的就是北極鷗(Larus hyperboreus)了,

一直覺得北極鷗長得好有喜感。

*北極鷗*Pond Inlet、加拿大*很有喜感的鳥,即使站在絨鴨的屍體旁邊*

好的,終於把鷗科說清楚了,下一週就比較輕鬆了,

雖然還是聊聊鷗科,但是聊的是一些看鷗科的美好回憶。

畢竟鳥類週報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要分享看鳥的喜悅以及心得。

末了當然不可以忘記看看小佩店長畫的可愛插圖。

本篇發表於 生態相關, 鳥類週報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day month 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