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年代及未來的方向

剛看了一篇有關重慶南路書店街沒落的文章,看了真的是感慨啊!

有時想想自己的幸運的,

讀書時曾在重慶南路流連忘返,也曾在中華商場的唱片店、電子材料行亂逛。

下課後也常在萬年大樓的四樓留著口水看模型。

那個年代還是類比的世界,底片、黑膠、錄音帶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產品,

當然也是會嫌類比不夠精準、不夠清晰,但是即使是到了現在,我還是無法全心全意的擁抱數位。

也許那個類比的年代讓我真正的沉浸在類比溫暖的世界,所以到現在還是無法適應數位硬梆梆的調性。

 

20120903  

*Canon EOS 1nHS + EF 28-105mm F:3.5-5.6*Kodak Doubl X (5222)*Plustek 7500i*

張就是柯達電影底片 DoubleX 5222 拍的,D96 沖洗,21 度沖了 7.5 分鐘。

要上電腦還是得經過掃描數位化,但是底片獨有的特性真的是無法取代的。

 

篇探討書店沒落的原因中有一段話,

++++++++++  我是引言線 ++++++++++++

他們做了一輩子書的生意,卻不知道書最大的、最獨特的價值,

在其人文性,在其所創造出的讀者與作者關係。

++++++++++ 我是引言結束線 +++++++++++

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 missing link 啊!

幸好我碰過這些全盛時期的商店盛況,這些過往的經驗,讓我更明白鶵鳥要的是什麼!

看著數位年代的興起,底片、黑膠宛如垃圾般的被丟棄,

傳統書店、DIY 電子材料行也慢慢的步向墳墓。模型?天啊!愈來愈難買了……….

但是………但是書店真的不重要嗎?類比真的是過去式了嗎?

起碼我還是很堅信做模型可以訓練小朋友耐性與手腦協調度。

 

不不,我們不是要復古,我們要追尋的是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商品間的連結。

堅持原創、堅持天然、堅持就是要用好材料,雖然導致我們成本很高,

但是我們始終相信這種人與外界的連結是現代青年所必須要複習的,

甚至是現代小朋友必須要有的訓練。

我們還知道什麼是好東西所以值得我們追尋、值得我們擁有,但是現代的小朋友呢?

從小就是人工甘味、人工食品,鮮少碰到泥巴、鮮少運動到流汗。

他們怎麼會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他們值得追尋的?

鶵鳥的方向,就是建立人與各種事物間的重新連結,讓大家對生活不再是無感!

我們會藉由一系列的課程、講座開始連結,大家一起來努力吧!

 

本篇發表於 胡思亂想。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過去的年代及未來的方向 有 2 則回應

  1. applepeel 說道:

    寫的真棒。
    以前都有收集的楽趣,現在….
    版主回覆:(09/05/2012 11:34:51 PM)
    類比不死啊!加油!
    畢竟我們就是活在類比的世界中啊!

  2. meiko 說道:

    啊~台北孩子跟我們南投鄉下村姑的童年果然不一樣啊,
    我們沒有萬年大樓、沒玩過唱片也高中畢業才第一次逛重慶南路,
    我都在牛背上過的還要插秧(騙你的啦,哈哈)
    不過,你說的很讚同,人與各種事物的連結,不能全依靠網路或科技
    我還是只能接受書頁在我指尖輕拂的感動,而數位化CD的聲音,也永遠比不上黑膠的溫潤動聽,人與人平時在電腦上交流,偶爾仍要見面交換一下魚和麵包…..^^
    版主回覆:(09/05/2012 11:34:05 PM)
    其實這也是我想辦鶵鳥藝文空間的原因。
    我一直希望作者可以與觀眾直接面對面的解說。
    不論是創作概念還是作品意涵。
    現代人的 missing link 實在太多了,多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斷光了,
    只剩下不信任而已………..
    以前鄉下有的是真實的體驗,而都市中則是心靈上的冒險。
    可惜的是現代人只剩下數位的虛假與疏離。
    以前好喜歡一句歌詞,我們還有音樂和啤酒。
    現在要改成,我們還有麵包和鮮魚,哈哈哈!
    以前寫的,其實寫了兩篇,我比較喜歡這一篇。
    http://accentor.pixnet.net/blog/post/24781228

applepeel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day month 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