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又是小課程的時間了,
這次小課程要上的是相機的動態範圍(DR)。
如果你不了解你相機的動態範圍,以及每檔之間的差異,
你要如何操作 Zone System?
有興趣者,請自備數位相機即可。
晚上 7 點,新富路集合。
11/16 又是小課程的時間了,
這次小課程要上的是相機的動態範圍(DR)。
如果你不了解你相機的動態範圍,以及每檔之間的差異,
你要如何操作 Zone System?
有興趣者,請自備數位相機即可。
晚上 7 點,新富路集合。
台南縣沿海地區以產鹽為盛名,其中以北門、七股鹽場最廣為人知。
由於北門有上萬隻的黑腹燕鷗於黃昏時會群聚盤旋,攝影時自然而然會以這種特殊景觀為優先,
因此………鹽田的照片就只能等黑腹燕鷗降落後才有時間拍囉!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看完黑腹燕鷗降落後,連黃昏也都結束了,天空就只剩下映霞了,
映霞美美的反射在鹽田的滷水中,可惜的是這種光源下,已經無法表現白白的海鹽了。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呵呵!自從迷上蔡頭的發色後,就很少拍廣角的了。這是近期少數的廣角照片了。
可能是太久沒拍廣角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天地寬的感覺。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來到鹽田怎麼可能只看黑腹燕鷗呢?這是在看黑腹燕鷗之前拍的,
運氣不錯,看到五隻大杓鷸(Numenius arquata),尤其是站在一堆稺鷸旁邊,更顯得牠的大啊!
這次的北門、七股行,真的又是三種願望一次達成!
一是看了黑腹燕鷗的群飛、二是看了阿穆爾隼、三是看了黑面琵鷺。
其中黑面琵鷺只有看到飛行版,所以沒有照片囉!
若可以常常這樣看鳥,不知有多好……………
前幾天寫了一篇難以接近的岩生秋海棠,真的是拍的很辛苦,蚊子又大隊來襲,
也因為光度不足,ISO 拉的比高的,所以拍的非常不理想。
但是此次調查還有一個指標植物 – 台灣魔竽,一直沒有找到,只好往另一個方向去找找。
誰知道,台灣魔竽還是沒有找到,但是卻又發現一大片岩生秋海棠,
一大片也就算了,吃到光我也就不計較了,但居然還不用爬山壁就可以直接拍到了,真是太過分了。
突然間覺得那天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啊…………..拍的這麼辛苦。
唯一不變的是蚊子一樣多,右手背上又是九星連珠,蚊子都趁我在拍照時盡情的吸啊!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次有比較清楚了吧!比較好站真的有差,用光圈 4.0 拍都還拿得住。
雖然有吃到光,但是 ISO 還是拉到 400 比較好拍一些。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還是長在山壁沒錯,但是親切許多了,非常容易接近,容易接近的好處就是很好找到標準型的花朵。
不像上次就只能拍正前方那朵,除此一朵別無分號了。這次就找了一朵超標準的花。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叢就是我所說得標準型花朵,上面直立的是雄花,垂下的是雌花,三角形的是果實。
一叢植株所有的花型就全包了,有夠標準了吧!
雖說看到這一片岩生秋海棠時有些懊惱、感嘆,真的是為甚麼不是先看到這一片呢?!
但若不是前一天先在那麼困難的地方拍過,我想今天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感觸吧!
也讓我更珍惜眼前的這一片岩生秋海棠,對於可以好好站著、好好蹲著拍照,真的是種幸福。
可說是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台南北門有一群黑腹燕鷗(Sterna hybrida),每到傍晚就會回到鹽田附近的蚵架上棲息,
這個族群有多大呢?估計至少有上萬隻!各位可以想像數以萬計的黑腹燕鷗在上空盤旋是何等壯觀啊!
黑腹燕鷗的黃昏之舞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1、集合期:四處覓食的黑腹燕鷗在大約 4 點左右開始回到北門的棲地盤旋、集結。
2、盤旋期:慢慢的四處覓食的黑腹燕鷗愈來愈多,開始有龍捲風等形狀出現,黑腹燕鷗們盡情的飛舞。
*Olympus E-500 + ZD 70-300 F:4-5.6*
3、降落期:天色漸暗,飛舞中的黑腹燕鷗已經飛累了,開始紛紛降落在堤防外的蚵架上。
這個時期很好玩,好像沒有人要靠近岸邊,就像上課一樣,早到的一定坐最後面…………
先降落的就停在離岸最遠處,貪玩的、貪吃的,就停到前面。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3*
等到所有的黑腹燕鷗都降落了,這場絢爛的黃昏之舞就此落幕。
真的是數大便是美啊!幾隻黑腹燕鷗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幾萬隻一起飛行可真的是震撼人心啊!
這可不是到處都見得到的,這是堪稱世界級的生物奇觀了,而且時間可以長達半年左右。
不過可別以為牠們在北門很穩定地棲息著,牠們可是有過失蹤的紀錄喔!
2008 年就搞過失蹤記,集體搬家到嘉義去了。所以想去看的朋友還是要維持安靜、不要過度地騷擾。
當天在北門看黃昏之舞時,就有一群旅遊團的遊客們對著黑腹燕鷗吶喊快下來快下來。
幸好海風甚大,我想黑腹燕鷗應該沒被吵到才是!
再呼籲一次,請維持安靜,不要再將三萬隻的黑腹燕鷗嚇到一隻都不剩了…………..
阿穆爾隼(Falco amurensis)原生長於黑龍江,秋冬之際會經由印度飛往非洲度冬。
呵呵!還飛的真遠………..,不過這隻迷路也迷的夠遠了………..
而最近七股卻來的這一隻遠方嬌客,也讓我又看到一次台灣拍鳥界的惡劣行徑。
先來看看照片好了,反正故事不會跑掉。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就是阿穆爾隼的樣子,一副就是標準的隼樣(隼除了隼樣外,還會有什麼樣?)。
不過少了隼科頭部的兩撇小黑鬍,看起來還頗不習慣呢!
說了半天,還是來看看牠的定裝照比較實在。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3*
這就是牠的定裝照,其實長得還滿漂亮的,這張可是我的小禮物喔!呵呵!
這話怎說?
其實這個砲陣地有 50 多挺快砲,有些是一秒可以 7 張以上的,大多是一秒 10 張以上的。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別說快砲了,隨便一支腳架就已經超過我手上攝影器材的總值了。
由於黑木耳(我覺得叫黑木耳有種親切感啦!)停棲的位置是位於唯一的進出通道正上方,
這麼多挺快砲在,我們這些鏡頭較短者(按!都已經 900mm 了)都不好意思走到黑木耳下方拍照。
唯獨…….當你要離開時,呵呵呵!非得經過黑木耳的下方,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停一下,拍個幾張再走。
就像參加宴會結束後,離開者主人會發送小禮物一樣,所以我稱為去領小禮物,呵呵!
那麼多挺快砲在背後的感覺,說真的,並不好受,走起來壓力頗大,深怕黑木耳被自己嚇跑。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哇!好漂亮的捕食畫面,E-500 有這麼厲害可以抓得住嗎?嗯………少兩個零或許有辦法(E5)。
那是怎麼拍到的呢?別提了,七股那裡根本就是動物園了,居然還有人專職在餵養,
定時在前方的草地上撒麵包蟲、蚱蜢,吸引黑木耳下來捕捉,然後你就會聽到所有的快砲一起射擊的聲音。
唉!怎麼回事啊?從陽明山到植物園,從左營到七股,每個地方拍鳥的人為何都在餵食或放錄音帶呢?
真的不能耐心等候,順便接近大自然嗎?都忘了當年鳥會的口號了嗎?
賞鳥只是手段,目的在接近大自然!
看著他們撒蟲子撒的不亦樂乎,路邊聊天、抽煙的像在開同學會,不禁令人想掉頭就走………..
雖然看到了心有所嚮的黑木耳了,但是心中總有一絲絲遺憾,不是照片拍的不多、拍的不好,
更不是我的砲管只比別人腳架粗一點點(笑),
而是這群絕對是台灣最多金的、最有閒的賞鳥人,他們的行為竟是如此的低劣,
我現在看到一些論壇上美美的鳥照,可能會開始存疑了………………
心想,還是去北門看上萬隻的黑腹燕鷗集體回巢(並沒有巢,只是形容一種動作)好了。
至於看到上萬隻黑腹燕鷗的故事就留到明天再說囉!
離開時經過黑木耳的正下方,看著黑木耳的肚子,距離真的很近很近,但是我一點都不想拿起相機和望遠鏡,
我貪婪的一直看、一直看,連腹部羽毛都看得一清二楚,快要黃昏的斜光將腹部羽毛照的好立體,
整隻黑木耳就浸浴在金黃色的陽光中,我要深深地記住牠現在的樣子,真的好美好美。
這是任何攝影器材也無法表達的美,但那些餵鳥的人永遠不會懂得……….
這是什麼的名字啊?什麼是拉氏吃拉都?
主角的拉氏就是指拉氏清溪蟹(Candidiopotamon rathbuni),
那配角拉都呢?拉都是指拉都希氏赤蛙(Rana latouchii)。
這次牠們兩合演一場生死大戲,地點就在大內鄉的某排水溝中。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是大內調查的第一天夜調看到的,因為範圍太大了,所以實施兩次夜調。
這張就是我剛看到的樣子,倒楣的配角就是拉都了,出盡鋒頭的主角則是拉氏。
拉氏在台灣溪流裡可算是狠角色了,而拉都卻是常常裝死不動,只會發正念的想說沒看到、沒看到,
所以被夾起來當飯吃,好像也是剛剛好而已。
(突然讓我想起蘇花改的環評,發正念是無法讓易碎岩質變成堅硬岩質的)
*Fujifilm HS-10*
哈哈!這就是有翻轉螢幕的好處了,可以相機去涉險就好了,人不必跟著去冒險,
由於拉氏想將拉都拉到洞穴中,還好洞穴太小,還留了一大半在外面。
但是剛剛那張就無法看得更進去,而排水溝又很窄,也不可能下去,即使下去,我想拉氏也會嚇跑吧!
於是和同事借 HS10 來拍,輕輕鬆鬆就可以拍到更深入的角度了。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後來還是想用 E500 來記錄,所以就從另一邊下手,想說斜拍進去應該可以。
於是一隻腳踏進水溝中,斜斜的拍攝,呵呵!果真也是不錯的角度。
其實根據其他張的照片顯示,
這隻拉都的大腿、小腿已經有被啃食的現象了,只是我們打擾到牠進餐罷了。
既然洞不深,原本想用樹枝將拉氏趕出來,這樣就可以拍到全貌了。
但是想想,人家吃晚餐吃的好好的,已經被我們打擾了,我們還要把再騷擾牠?萬一棄晚餐而逃怎麼辦?
我以前拍過棄小雨蛙而逃的黃灰澤蟹啊!忘了的人請按我
所以想想還是算了好了,就讓牠好好吃一頓飯吧。免得將拉都給丟了,既白忙一場,拉都也白死了一次。
不過還是會有其他生物來吃拉都的啦!
拉都可不是得罪編劇被賜死的角色,牠可是貨真價實的死亡……….這就是自然啊!
一時的疏忽,就可能是用生命當代價來彌補,有時想想,人類挺幸運的,大多數的疏忽都不會致命。
大自然每天都上演這種活生生的生存劇場,只是很少數的機會被我們所看見。
但這就是大自然運作的法則,沒有對錯、沒有道理,就只是為了 – 生存!
岩生秋海棠(Begonia ravenii)可是台灣特有種喔!而且是中研院在 1998 年才發表的。
一般來說是分佈在西部低海拔處,看過兩種資料,一種是 350-1500 公尺,另一種說法是 90-1500 公尺。
但是我們這次是在海拔約 40 公尺的岩壁上發現,可是低於目前所有的記載喔!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很漂亮的花朵,有點閃閃發光的感覺,類似非洲槿的花,它們也是這樣閃亮閃亮的。
只是說是秋海棠,葉子怎麼看都不像中國地圖啊?!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個花瓣就更亮了吧!真的很優雅的感覺。雌雄同株,但雄花是站起來的,而雌花是垂下去的。
好了,說了一些基本生物學,那它是哪裡難以接近呢?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看到沒有?鄉親啊!這就是它生長的地方啊………..近乎垂直的岩壁上。
陽光照不太到的山壁上長滿了青苔,而岩生秋海棠就匍匐著在岩壁上生長,所以十分難以接近。
唉!不只難以接近,還充滿著蚊子呢……….,為了拍這些岩生秋海棠,不只鏡頭沾到泥巴,
手還被蚊子叮到可以比擬九星連珠的天文奇觀,而且還是噴了防蚊液喔!
不過看到這片盛開的台灣特有種,而且等級還是接近威脅級,一切都是值得的!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果實就沒那麼清晰了,中間有三角形樣子的就是果實了,不過還沒有成熟,所以還是綠綠的。
由於生長環境的關係,所以拍攝亮度非常不足,即使在大太陽時拍攝,ISO 還需要拉到 800 才不會手震。
還好還有蔡頭可以用,光圈 2.0 的優勢就出現了,縮到 2.8 還是可以用比較低的 ISO 來拍。
真的很不好拍,岩壁又溼又滑、光度不足、蚊子又多,
但可以親自接近一些平常比較不會接近、看到的東西,這就是出野外的樂趣啊!
後記:於幾天後有補一篇岩生秋海棠,有興趣者可按我!
相傳青鳥是會帶來幸福的,每個人心中都會住著一隻青鳥,只是你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那我有沒有找到我心中的青鳥呢?呵呵!當然有囉!而且還是具體的,不是自己幻想的。
那就是黑枕藍鶲(Hypothymis azurea),貨真價實的青鳥。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就是黑枕藍鶲了。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明明是最沒有創意的了,
藍可以想像,都說牠是青鳥了,當然是藍色的。但………..黑枕在哪裡?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看到沒有,枕骨附近有黑黑的羽毛,所以稱為黑枕囉!
早就和你們說過生物學家是沒有創意的,尤其是分類的生物學家是最沒有創意的一群!
所以名字一定聯想的到外貌的。
黑枕藍鶲會定點捕食,只要不要嚇到牠,即使牠飛去吃飯也會回到原點慢慢吃的。
今天這兩張其實都也點手震,
唉!沒有防手震的舊機身配上等效 600mm 的鏡頭還真的很吃力。
沒關係,我還會留在這裡四天…………,總會把牠拍的清清楚楚的,
開玩笑,我的幸福青鳥怎麼可以是模糊的呢?
等著吧!我相信我的幸福總有一天會清晰呈現的!
貓咪大多是很慵懶的,當然也有懵碴碴(廣東話發音)型的,牠們可是很怡然自得的在自己的世界中。
但是優雅的貓咪在我印象中可是很少見的,不論是座姿、走路的樣子、叫聲,通通都優雅的更少了。
今天雖然下雨,還是跑去植物園試試新的鏡頭,該怎麼形容今天的感受呢?
自動對焦對 4/3 這種小觀景窗來說,只能說真的是上天的恩賜啊!
拍白腹秧雞拍到一半時,突然聽到一聲聲很安靜叫法的貓叫聲,聞聲找貓………….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就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樣子!下著雨的植物園,有了牠,登時一切都緩慢了許多。
好漂亮的貓咪,有一點點的胖,但不到癡肥,注意看牠的尾巴,還捲在前面呢!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有沒有很萌的樣子?牠發現我轉到牠的正面,但是也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
看到牠的尾巴捲在那裡,就覺得是隻很有教養的貓咪呢!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張是全正面的定裝照,可愛到不知要說什麼了!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接著就跑到水池邊了,不是要喝水喔!是跑去吃草!!!就是照片中的那些禾本科的草。
是吃得太好消化不良在找解藥?還是生病了在找藥吃?
不知道,但是可以告訴各位,連吃草的樣子都很可愛呢!
這次用自動對焦拍攝貓咪,讓我更加領悟到科技的進步………….
或許是 4/3 系統的小觀景窗本就不適合使用手動對焦,還是年紀大了眼睛不靈光…….
但是也讓我知道,自動對焦在複雜景物下還是不如手動對焦的好,
或許有搖桿可以控制對焦點、或許有對焦點可以選擇、甚至可以眼球對焦,但是都不如手動來的自由。
自動對焦有自動對焦的精準,手動對焦有手動對焦的隨性,都是好用的工具,端看攝影的場合與目的。
雙方在實用上並無任何一方有壓倒性的勝利!
黑冠麻鷺(Gorsachius melanolophus)是個比較意思的鷺科鳥類。
一般鷺科鳥類,如小白鷺、夜鷺、黃小鷺等等,都是以魚類為主食,喜歡生活在水邊環境,
唯獨黑冠麻鷺和大家不一樣,黑冠麻鷺喜歡在森林、竹林、林地中生活,以蚯蚓為主食。
以前黑冠麻鷺可是少之又少,見到一次就興奮個半天,
現在卻不一樣了。幾乎每間學校中都可以看到,還可以看到繁殖、育雛呢!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3*
這隻黑冠麻鷺移動速度相當慢,其實應該說每隻黑冠麻鷺移動都很慢,慢慢的動,深怕嚇到獵物吧!
或許是因為牠的獵物是在地底下,對振動比較敏感吧!
黑冠麻鷺真是慢活的代表,真的就是慢慢來,
牠的代謝率比我們還要高許多、心跳也比我們高,但是壽命卻不到我們 1/10,
這個高的代謝、這麼短的壽命,牠卻可以用好整以暇的功夫慢慢來,不急、不急、真的不急。
想想,你真的有耐心看完這 1 分 30 秒嗎?牠可是一直都這麼慢喔!
我們的生命長過黑冠麻鷺這麼多,黑冠麻鷺可是不吃真的會死耶!牠都可以不急著吃了,
那…………..你我究竟是在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