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 留不住

不住的事物,說什麼留不住…………,再怎麼用力留住也只是更難看罷了…..

 

20101124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底想留住什麼?即使這裡用了重兵包圍也是突然。

 

20101124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有的方式門戶洞開的…………,顧此失彼,應該就是最好的寫照了。

 

20101124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密的網子也留不住過往的時光,突然想起日本當代攝影大師杉本博司說的:

攝影只能留住影像,人腦才能留住記憶。

 

抱歉!最近思緒比較混亂一些,寫的東西也都亂七八糟的…………

本來不想寫下去了,怕文章太亂了、怕會被誤會假文青、怕東怕西的,但是突然又想起上面說的那句話。

如果不用文字記錄下來現在的心情,那日後就只有空泛的照片了,即使現在的文字看起來像假文青,

但是就真的是現在的心情寫照…………

 

一陣子在幫照片上關鍵字,上到昏天暗地的,看了許多過往美好回憶的照片,心中感觸萬千。

過一會兒吧!或許就恢復正常了………..

想想,幸好我還有拍照和記憶!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3 網中央

蛛結網是為了捕捉昆蟲來吃,當然牠的網可是不會黏住牠自己的,要不然就不用玩囉!

蜘蛛絲中負責強度的縱絲是沒有黏性的,有黏性的是橫絲,

只要蜘蛛在縱絲中移動就不會有被沾粘的危險。

但是還是有個萬一怎麼辦?自己不小心踩到橫絲!呵呵……聽過腳底抹油這句話吧……..

蜘蛛也是類似這樣,因此可以確保不會讓自己纏在自己的網中央。

 

20101122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隻蜘蛛可能以為抓到大獵物了吧!興沖沖的趕過來,想要大快朵頤一番,結果發現是片樹葉而已……

看牠還是很努力的咬著,是不甘願還是不知道?

不甘願辛辛苦苦結的網就這樣被一個闖入者給搞壞了,雖然不是很理想的菜色,但是不吃它一下很不甘願。

或是不知道那根本不是牠的菜,只是剛好振動頻率相似,於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為就此展開。

不管是因為怎樣的起因,結果卻是早就註定好了的…………….

 

2010112202.jpg 

*Olympus E-P1 + Canon FD 100-300mm F:5.6L

點呢?這張照片是不是焦點跑了?

嗯…………看清楚我要說的不就夠了嗎?焦點在哪真的這麼重要嗎?照片不就是給人一個整體的感覺?

整體感覺有準就好,又何必一定要看清楚、弄明白呢?

好啦!其實這張照片是有焦的,在被蜘蛛網纏住的樹葉上(下面那片),因為我覺得那是這張照片的主角。

只要主角是清楚的,不管陪襯的有多大、多模糊,理論上都不會影響到觀看者對清晰與否的感覺。

即使如這張,我不說焦點在哪,觀看者頂多覺得好像是模糊的,畢竟蜘蛛網這麼大一張落在景深之外,,

但是要說不清晰又說不出來………..

 

生路一直會有很多來亂入的人、亂入的事,而且很不負責的亂入完就閃,這是常態,總不會每個都是貴人。

難就難在要分的出來誰是亂入的?誰又是我可以相信一輩子的人?最好是還有可以相信一輩子的事…………

網內、網外,食物、廢物,縱絲、橫絲。

這些蜘蛛可是要分的清清楚楚,輕則吃錯東西、表錯情,做做白功罷了,重則自己可是會被自己的網給纏死。

人生走闖至此,當然看過亂入的人,也已經習以為常了。或許自己也當過亂入別人的人…….

只是當時都會把亂入的人當成貴人……..,要不然怎會讓他亂入呢?

現在想的只是

我相信了一輩子的事可以再給我一些動力,讓我撐個 5 年 10 年的,這樣我就海闊天空了………….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2 湖光山色

象中最美的湖光山色是在日月潭做工程時看到的,那時在日月潭從事水下錄影工作,

為了搶時間,往往需要清晨即開工,一直做到太陽下山,整座日月潭只有我們的工作平台船燈火通明。

就這樣看了非常多次的日出日落,而且有時還是在漂浮在水面上看的,

在月光下的日月潭潛水、減壓,我想有這種經驗的人應該也不多了吧!

今天的照片與日月潭完全無關,只是拍了一些湖光山色的景,讓我回想到日月潭罷了。

 

20101123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就是我心裡想像的湖光山色啊!一定要有點薄霧、天空不可以是藍的,

整體感覺一定要灰濛濛的,如果可以有點雨會更好………怎麼感覺在拍今年湖畔會很冷的樣子。

說到今年湖畔會很冷就透露出我的年紀了,這可是 1983 年王祖賢的第一部電影呢!

有興趣的網友請自行搜尋更詳盡的資料。

 

20101123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個人工湖在這種陰陰的天氣下,總算可以給人一種恬靜的感覺。遠山、大樹,都靜靜的投影在湖水中。

適當的陰霾,恰如其分般的提供了些許的模糊,也降低了一些些的反差,使整個畫面平順了許多。

 

20101123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張就有一些北國初秋的氣息了,呵呵!這裡卻是國境之南的初冬,還是一片綠呢!只是有些落葉而已。

 

以前拍照好喜歡藍天白雲、強烈的色彩與大大的反差,現在卻愈來愈喜歡平順的色階、淡淡的顏色。

使我想起以前暗房老師說的,他說剛開始玩 MultiGrade 時,都是喜歡用到 5 號,甚到 5 號加 4 號的惡搞。

但是洗到後來,2 號或 3 號反而是最常用的了。

不是說高反差不好,而是愈來愈喜歡平實的風格,這不就最像肉眼看到的嗎?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1 地震囉

剛花蓮發生 6.1 級的地震,遠在高雄的我也感同身受………..因為我在 14 樓啊!

地震有照片嗎?還是想拿出一堆幌動的照片,然後說這是地震時拍的?呵呵!都不是啦!

是今天黃昏的天空十分的美麗,剛好從墾丁潛水結束在回高雄的路上,

看到這種美麗的景象怎麼可以不停下來拍一下呢?

20101121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空有大量的小捲雲,底下有一些平行雲………..這……….難道我拍到了傳說中的地震雲?

噓!小聲點……….要不然被氣象局盯上我就慘了。

其實我拍的時候哪知道什麼是地震雲,

是地震後看到一些討論串在說今天黃昏時有出現地震雲我才知道的。

弦外之音:請氣象局去關切那些討論串吧!我只純粹分享夕陽照片而已……….

 

20101121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呵!我承認這張的夕陽是移花接木的…………,我不是有意欺騙喔!要不然我是打死不會承認的。

話說夕陽已經快下海了,但是一直苦無前景出現,直到遠方出現一台小膠筏,以緩慢的速度駛過來。

經過我本人精密的人腦計算後,發現剛好夕陽快看不見時船會剛好路過我的鏡頭。

這怎麼可以!?我等半天就為了這一刻……..,於是先拍了一張夕陽還沒下海的樣子。

接著果真如我預期,夕陽只剩下 1/5 時,船隻剛好入鏡………..,當然還是拍囉!

於是移花接木的結果就是各位看到的這張了。兩張差沒兩分鐘,居然會差這麼多…………

 

尖的人或許注意到了,我今天去潛水………那有沒有海底的照片呢?

唉!就別提了,相機有帶、防水殼有帶,但是帶到不同型號的…………,所以就沒辦法拍照了。

好久沒有純潛水了,每次下水都會帶攝影機或照相機,

有時純潛水的感覺也真不錯,至少不用急急忙忙的取景、拍攝,還要擔心潛伴們的安全。

只是看到別人在拍時,還是會很想搶來拍一下…………..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0 選前之夜之前一夜

像繞口令喔!來來來!有興趣的網友再和我唸一次:選前之夜之前一夜,呵呵!

我很喜歡去拍那種大場面的畫面,尤其是別人都幫你搭好一個這麼大的景,此時不拍更待何時?

什麼時候會有大景?理論上,選前最後一個週休一定會大量的拼場。

正所謂輸人不輸面,所以各造勢晚會都是比大的,那工作人員就只能漏夜的搭建囉。

 

20101120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上八點多的衛武營公園,工作人員已經將所有的椅子標齊對正了,整整齊齊的,為了迎接明天的造勢大會。

這麼大的場面,裡面又空無一人,不是這個時候拍要等到甚時候?相機 ISO 設定到 3200,

我就是想要有粗粒子的感覺,雖然那絕對不是底片 FU,但是偶而看看也還可以接受。

 

20101120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張就是上面那張的彩色版,我個人兩張都還算喜歡。

 

2010112001.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麼想到什麼?我想了 W. Eugene Smith (尤金、史密斯)1946 年拍的 

The Walk to Paradise Garden。請自行點閱看大師拍的原作。

我知道差很多啦!但是意思可是相同的。

當年美國即使是戰勝國,戰爭總是使物資缺乏、百業蕭條,

尤金、史密斯拍下他這對兒女走出樹林的照片,就象徵著美國也即將要走出戰爭的陰影。

尤金、史密斯拍這張的故事可是很精彩的,有空再和各位聊聊囉!

今年五都選舉氣氛詭譎多變,所以各政黨都希望藉由此一選舉拿下過半票數以炒熱總統大選選情。

所以也就從樹的縫隙中拍出去,我知道我的照片離尤金、史密斯很遠,但是他拍的照片早已常駐我心了。

不知不覺就會想起………..

 

在大家拼命追求高 ISO 的純淨度。但是高 ISO 純淨真的重要嗎?甚至應該嗎?

不可否認高 ISO 乾就絕對有它的用途,但是與其追求高 ISO,我倒寧願要低 ISO 時的畫面綿密性。
畢竟高 ISO 可不是天天用,而低感光度可是天天都得使用啊。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19 Olympus的綠色

Olympus 一向以藍色為著稱,因此有 O 記藍的稱號:而 Pentax 又以綠色為名,也有 P 家綠的稱呼。

但是這次 Olympus 的綠色讓我十分的驚艷,是一種非常綿密的綠色,給人很實在的感覺。

 

20101119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張是在台南北門鹽田附近拍的,其實那天去拍黑木耳之前已經先去一趟北門鹽田探路了,

要不然拍完黑木耳再趕到北門時間一定所剩不多,所以要先探勘好路線,屆時找不到黑腹燕鷗就糗了。

就在探勘完路線後發現路邊有一叢花開的很漂亮,隨興的拍了一下,想不到……..綠色的表現如此的好。

那時可是下午一點四十分呢!陽光硬梆梆的,但是那綠色看起來卻不會有斷層的感覺。

 

20101119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張也是一樣,雖然仙人掌的綠本就不討喜,但是描寫的仍是相當細膩,非常有質感的樣子。

 

20101119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到這張就應該知道陽光有多強烈了,真的是硬梆梆的照片。

但是綠色的藤蔓、雜草仍是綠的那麼漂亮。

 

是拍底片機出身的,長久的經驗就是鏡頭、底片對發色關係最大,機身?呵呵!完全沒關係!

但是現在進入數位世界後,發現可不是只有 CCD 取代底片而已,

連帶的韌體、數位處理引擎等等都會影響最終成像,所以機身的調性變得重要起來了。

某廠牌偏清淡、它的死對頭偏硬調、O 記藍色多美、P 家綠色多棒等,應該不是傳說,而是有些根據的。

畢竟這也是該相機公司的傳統,或是說對色彩的堅持,

其實搞不好只是他們開發部的機器有偏色也不一定(大誤)。

但是不是別的廠牌就拍不出來,而是別的廠牌要做到那樣要做更多的調整才行。

如果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照片,那就選用你覺得色彩管理最適合你的相機吧!

選你所愛,愛你所用!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18 偷吃?偷窺?

哈哈!其實不是各位想像的那樣啦!你說我怎知道你在想什麼,呵呵!用腳毛想都知道……

我這裡說得是好像小朋友的好奇心般的偷看、偷吃,不是蘋果日報式的偷看、偷吃。

這次照片很少,就兩張而已,而且還是同一個景。都說是偷看了,還想要幾張?

 

20101118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是這串香蕉,當下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小孩子偷偷撕開糖果的包裝一樣,

一種想偷吃但又不敢,於是用看的也可以稍微得到一些滿足。

唉!當年就是笨………撕開偷看一樣會被扁的,當然囉!這是很多年後才有的體認。

 

20101118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實這才是原來的樣子,外包裝都已經開始過曝了,但是裡面的香蕉還是黑黑的,一點也沒吸引人偷看的魅力。

這樣的畫面好像說故事的能力有些不足,於是就用閃光燈補光,嘿嘿嘿!一補就正常囉!

香蕉的嫩綠色一覽無遺,有種偷窺到的感覺……………

 

實我在教攝影時常常會碰到學生問說:攝影技巧重要嗎?不是靈性、悟性比較重要嗎?

我都說技術不夠只會讓你眼高手低!能夠把眼睛看的、心裡想的表達出來就是攝影技巧。

攝影技巧不是拿來賣弄的,不是搖搖黑卡就是擁有攝影技巧………(好像會得罪很多人),

攝影技巧精隨在幫你拍出你心裡想的或是你眼睛看到的,

換句話說,就是讓你腦中想像的光影變成現實的影像!

有時靠器材、有時靠技巧,不否認,更多時候靠得是靈性與悟性。

我不是器材控(給我錢,我也想當器材控………),但是我從不否認器材有多重要。

技術多上課、多練習就會,靈性與悟性就要靠自己多看書了,這是我教不來的……..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17 凋零

一陣子版面好熱鬧,一下子是黑木耳,一下子是上萬隻的黑腹燕鷗,黃鸝、小啄木、五色鳥、花雀,

亂七八糟的鳥真的是全來了,版面上全是熱鬧的鳥照片。

但熱鬧後終歸是要回復平靜的,就像四季一樣,春夏秋冬一個都不能少,

沒有天天看稀有鳥的,也沒有天天宴客的,回復平淡才是真實的人生啊!

 

20101117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秋末的時候,荷花葉用僅存的綠色宣告著荷花季已經過去了,不捨也好、不願意也罷,

結束就是結束了…………但是需要懷憂喪志嗎?呵呵!不需要的,明年時間到了,又是一尾活龍囉!

 

20101117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這支便宜貨鏡頭………..雖然說是還不錯用,尤其在打鳥時,有自動對焦真的很重要。

但是散景的處理真的是………….,看了真是雜亂感叢生啊!

不過,這張照片不就是這樣的心情?

即使我枯萎了、即使我凋落了,別擔心!我已經種子撒出去,只等待來年春天,我一定會再振作的………….

過去的我幸福洋溢、現在的我憔悴心痛、未來的我應該會意氣風發的重生,

此時此刻錯亂似乎是正常的了,這個亂亂的散景只是剛好而已。

 

20101117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有了荷葉,最慘的應該是夜鷺了,牠算是被帶衰的了,荷葉都沒了,完全沒有遮掩,

傻楞楞地杵在那裡好一陣子了,影子這麼大,魚又不是白痴,誰會靠近牠啊!

就令我想到綠簑鷺,綠簑鷺會把翅膀張開將自己整個包住,這樣就不會有反射了,

魚在水中看到會以為是一顆石頭,然後就中計了…………

 

零不是不好,只要你撐得過,明年的春天才有重生的機會。

不要怕凋零,怕得是你準備好明年要重生的內涵了嗎?

加油吧!每個人………….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0/11/16 超配合的小啄木

天出了一個烏龍差,差出到一半才發現根本還沒議價、簽約,就這樣緊急召回……….

這次雖然是烏龍差,但是卻有一個十分棒的收穫,就是小啄木。

小啄木(Dendrocopos canicapillus),可是台灣特有亞種。以前可是很少見的,

不知為甚麼,現在好像都處都有呢!不過這也是好事,起碼族群數量變大也算是正面的事了。

 

20101116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甚麼我說這是大收穫呢?前面明明說是普遍多了啊!

呵呵!因為小啄木很會亂跑,加上又都在樹林中跳來跳去,吃不到光就已經夠慘了,還亂跳?快門又要拉高!

最後只好拉 ISO 了!聽說 K-5、E-5 的可用 ISO 都可以到 3200-6400 上下,真是好啊!

但兩台現役機身我認為 400 就已經是極限了………….所以拍起來失敗率是很高的。

 

2010111602.jpg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4*

隻小啄很乖的。居然乖乖的站在樹枝上整理羽毛,而且還跑去吃光的地方!

你看牠全身羽毛蓬蓬的,有沒有很可愛呢?

 

2010111601.jpg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4*

毛整理好了,還跑到吃光更厲害的地方去吃飯,將整片樹皮都啄下來了呢!

我還有錄影,晚一些將影片檔傳上來與各位分享。

 

天拍到這些小啄木的照片,都開玩笑說可以把以前拍的都刪掉了,呵呵!當然是玩笑話!

不過今天的小啄木真是配合到了極點,可惜有一段是兩隻小啄木在樹幹上追逐,來不及拍攝………..

沒關係,反正這個烏龍差還是得再出一次…………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16 小課程的結果

前言:

了解自身用的相機是件好事,知道有多大的動態範圍,才能將 Zone System 理論搬到數位相機上。
有些相機網路上有測試過,但是測試方法均為電腦分析,很少是以實戰方式評估。

因此想實際測試一下,就一般攝影條件、一般電腦條件下,到底相機可以得到多大的寬容度。

 

材料:

今天共測試了 4 台相機,分別為:

Olympus E-P1、E-500、Fujifilm HS10、Panasonic LX3。

 

方法:

以黃熾燈泡(光譜最優)照明毛毯中央部位,相機以腳架固定,白平衡自動。

相機測光後,以 EV 修正盤修正曝光,若 EV 修正盤不足,改為手動模式。

將照片輸入 Spyder 校色後的電腦中觀看,觀察影像中央部位是否出現紋理、質感等細節。

 

結果:

Olympus E-P1:上下三檔,共七檔的動態範圍,比起測試報告的 10.2 檔 少非常多……..

Olympus E-500:與 E-P1  一模一樣,共七檔的動態範圍,網路上找不到動態範圍的測試報告。

Fujifilm HS10:上下兩檔,共五檔的動態範圍…………慘啊!

Panasonic LX3:因測試時忘了將 ISO 固定,所以並不準確,帶下次再試。

 

討論:

Olympus 的產品好像很統一,動態範圍都是七檔。但是兩台機身差了好幾年耶!

而且網路上國外的專業測拍說的 10.2 檔我怎麼都測不出來?

若加上非整數檔位,動態範圍最多到 8 檔,無如和是測不到 10.2 的。

說真的,上下三檔有時真的不夠用,但是也只好強迫自己去適應囉!

 

Fujifilm 的 HS10 可能是因為小 CMOS 的關係,動態範圍十分的窄,居然只有 5 檔。

斷層速度很快,上下兩檔時,細節都還不錯,但是到第三檔,就全黑全白了。

或許照片可以給人比較銳利(硬)的錯覺,但是對於複雜光源下的拍攝卻是致命傷。

在複雜光源的拍攝上需要小心。

 

Panasonic LX3 是我在惡搞………..,我想說怎麼這麼猛,都已經 9 擋了,居然還有紋理…………

進 Bridge 一看,呵呵!ISO 全自動拉上去了……..,不過初看還是很猛,七檔以上應該沒有問題。

 

若下次還有網友、學員想測試,請提早和我說,我可以另行安排。謝謝!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1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