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彩色中的純色

篇感覺上好像是在偷渡澎湖古門的文章,呵呵!因為照片都是用澎湖一些古早的門。

其實這次來澎湖出差本該沒有時間去找門來拍照,但是剛好出差的地點就有好幾扇門了,

所以又拍了不少間古厝的門,這次有拍到幾扇真的很漂亮的門喔!

但是本篇的主題是在純的色彩,所以漂亮的古門就有空再慢慢寫。

 

20101202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福臨門,字刻得也算漂亮了,但是真的年久失修,所有的顏色都已經褪掉了,只剩下古樸的木頭原色。

上面比較曬不到太陽的地方還有一些些藍色,但也因曬不到太陽,吃不到光所以照片上緣會呈現暗色條,

呵呵!還真有點 lomo 風呢!

 

20101202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個字就遜多了,仁義刻得真的還不怎樣…………….,而且另一邊門根本就已經不見了。

整扇門除了木頭原色外就是保護漆的黑色了,也還算單純的配色。

 

20101202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張有點色彩,其實剛開始有拍剛好只有石頭部份的照片,也不知為甚麼,真的不能看…….

所以只好裝一些些紅色的磚牆進來囉!

這張照片主要是在它的刻得字,真的很有意思呢!

非親有義須當敬、是友無情切莫交,橫批是淡薄以明志。

不知為甚麼,看著破舊、傾倒的房舍,搭上這幾句門聯,突然給我一種抑鬱以終的感覺…………..

 

間不等人,看著舊房舍一間間的傾倒、古早的門一扇扇的消失,

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好好記錄呢?真的很急啊…………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1 無色彩 Part II

剛說完無色彩的彩色攝影,今天又讓我遇見一次,而且這次更像了。

這次影像就幾乎是黑白的了,像到我都好想拿起黑白底片來拍照了,

嗯!也是該再去拍些黑白了。

 

2010120104.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是早上的陽光照在海邊的礁岩上面,這真的是彩色 CCD 拍出來的,呵呵!

純粹的黑白而已,更能看出影像中的結構與紋理。

 

20101201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張則是在潮池中拍攝的,還有一些反射著強烈的陽光。

有著亮到爆的水面反光,也有著黑到底的礁岩,我就是喜歡這樣簡單俐落的影像。

 

20101201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然這張帶有一些些顏色,但仍是挺像黑白的照片,有點像黑白底片用彩色相紙洗出來的樣子。

瓊麻高高的挺立於一群雜草之上,上面有著直射入鏡的太陽,

給我一種向上崢嶸的感覺,一種就是要出人頭地的氣魄啊!

 

20101201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斜的瓊麻、落日前的雲隙光,和上一張向上崢嶸是剛好相反地,一種日薄西山狀……………

上下兩層的雲隙光照著不同的方向,一種有著遠近層次的秩序感,

即使日薄西山了、即使瓊麻已經傾倒了,該堅持的、該榮耀的還是要繼續………..,這就是態度啊!

 

實無色彩 Part II 本來要寫的不是這幾張真的無色彩,

而是因為少許的顏色與大面積單色,反而給人一種純淨無色彩的感覺。

但是因為拍攝時已經很晚了,結果……….全手震了。明天再重拍囉!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30 東方混浴大澡堂

哈哈!為了慶祝半年慶,所以特別提供養眼影片以回饋眾人的支持。

如果你們真的這樣想,那還真的是想太多了…………

每年這季的澎湖調查是最辛苦的了,東北季風幾乎沒有停過,只有強一點和弱一點的區別而已。

今天下水後粗口飆不停啊………海水真的很冷,但陸上陽光又很大,將身體曬的熱熱的,

跳入水的那瞬間真的有種要冷死的感覺。

不過今天的陽光可是很夠意思的露臉,在烏崁的海邊就錄到這一段洗澡的畫面。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4*

要看大畫面,請至 FACEBOOK 原始檔案 觀看。

主角是東方環頸鴴,在海水池中快樂的洗澡著,配角有穉鷸、濱鷸,大家一起大混浴。

可惜風大了點,即使是 GITZO 還是會晃的,所以剪掉了一些畫面。

看到這麼大的風就覺得很不安………..明天還有一天要下水,而且還是要潛超長距離的。

只希望鋒面走慢一點、弱一點,神啊!我不貪心,再讓我搶到半天好天氣就好了!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9 指鰭䲗

是在澎湖西嶼拍攝到的指鰭䲗,牠的型態和一般的魚類有些差異。

大多數的魚類鰭是用來游泳的,而指鰭䲗的鰭可是用來撐住、行走用的喔!

 

2010112901.jpg *Canon PowerShot A710 IS + Housing*

實你可能會說看不出來牠是怎麼一回事,我來說明一下就清楚囉。

牠現在幾乎是站姿的,也就是用腹鰭向下撐住身體,看起來就像是站著一樣。

也因為湧浪的關係,所以第一背鰭向前傾,這樣是不是很容易看懂牠現在的姿勢了。

 

2010112902.jpg 

*Canon PowerShot A710 IS + Housing*

是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牠利用胸鰭分離出的第一鰭條在撐住海底,第一背鰭仍是隨著湧浪在飄動著。

我覺得牠正好介於東方豹彷彿(飛角魚,那兩個彷彿字是錯的,打不出來)和躄魚之間。

東方豹彷彿幾乎是用變形的胸鰭在海底飛行,而躄魚則是利用腹鰭行走。

指鰭䲗則是利用大面積的腹鰭半飛行、半走路的樣子在前進。

 

2010112904.jpg 

*Fujifilm FinePix F700 + Housing*

是在墾丁砂島拍到的躄魚,很可愛吧!牠就像是用站得一樣站在海底。

至於東方豹彷彿就很抱歉了,我唯一看過的那一次是在墾丁的萬里桐,

那次是帶 OpenWater I 學員第一次下水,所以我也不敢帶著相機,深怕沒把學員照顧好。

結果一下水就看到一尾東方豹彷彿在水中悠遊的飛來飛去………….就沒有照片囉!

 

同魚種雖然有著大同小異的外觀,但是因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卻演化出完全不同的用法。

而研究生物分類的人,最希望可以親眼見到該種生物生活的樣貌,以釐清分類上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終於可以目睹一些生物神奇的生活方式。

這或許就是身為現代人的一種幸福吧!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8 無色彩的世界

子說:「正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

不論是什麼東西,過份的多會使人迷失了本性。

顏色強烈到一個地步也會使所有的顏色都消失,瞬間變成黑白的世界。

 

20101128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張很是有意思的照片,本來彩色的畫面,再收了一些光圈後,就變成黑白的了。其實變成黑白不稀奇,

上方的雲居然像適中途曝光後的 Mackie Lines,呵呵!我承認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收光圈時根本無法想像出會產生這種效果。

 

20101128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張上方入射的光令我難以忽視啊!角度和上一張差一些些,但是整體感覺都不一樣了。

 

線太強,強到顏色都不見了,這樣的影像已經遠超過肉眼的視覺經驗了。

有時光線不適合拍攝彩色時,倒是可以試試這樣的拍攝方法。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本站新推出萬人踩踩樂遊戲!

哈哈哈!快要多嘴半年了耶!想不到居然可以寫到這個時候。

為了慶祝本站半年慶(12月1日),

*謎之音:因為怕撐不到一年,所以先辦半年慶?*

本站決定贈送一張半開以內的照片,也就是大小由踩踩樂得主自行決定,只要在半開以內均可達成願望。

至於哪一張照片?只要在網站上的任一張均可挑選,呵呵!放心好了,不會加上簽名破壞畫面的。

因第 9000 位沒有來認領,因此改至第一萬位囉!再沒有人認領,唉!就不玩了………

遊戲辦法:

本站預估半年慶時即將到達 9000 人次瀏覽,大獎的得主就是第 9000 人,

想想好辛酸喔!才 9000 人就要送禮………..很多網站都幾十萬人氣了說,呵呵!萬丈高樓平地起。

只要將第 9000 的畫面用數位相機拍下或用螢幕擷取程式擷取,將照片寄至我的信箱即可。

我會再和您聯絡,討論贈送照片、聯絡各大電視台、報章媒體報導、各大網站聯播等細節,呵呵!

祝各位好運!


發表於 胡思亂想 | 發表迴響

2010/11/27 乾淨俐落的光

很喜歡乾淨俐落的光線,這樣的光線會使照片變得很純粹,不會有其他雜光的影響。

但是乾淨俐落的光也不是拍什麼東西都適合的,我在拍一些需要細節紋理的東西就不喜歡用直射光了。

今天在北部出現了難得的光線,很乾淨的空氣加上完全沒有雲,乾乾淨淨的感覺!

 

20101127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像這張照片般…………,很有意思的光線。

除了芒草以外幾乎都沒有物體吃到直射光,在都市中還有這樣一片荒地也真是奇蹟了。

不過我想住在附近的居民應該是還滿喜歡這片荒地的吧!

可惜的是,這片荒地是封閉無法進入的,但起碼賞心悅目室沒問題的。

 

20101127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到下午,光線愈顯得乾淨,照在學校的牆面上,

不禁令人想到大學裡,陽光經過樹葉間的縫隙投射到古老校舍上的畫面。

 

20101127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市中難得一見的綠意也大方的顯示出來,陽光直射到綠葉上,

後方大樓完全是在陰影下,陰影下的高色溫使得背景有一點點的偏藍,

而近黃昏的陽光卻又帶著一點點的低色溫,將綠葉染成黃綠色,

這樣一來一往,卻也讓畫面更立體了許多。

 

同的光線適合拍不同的物體,硬梆梆的光線中,測光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吃到光與沒吃到光部份的細節,想要保留誰的細節?要想有多少的細節?

就像學校牆面那張照片,幾乎從最高光位到最低光位全用上了,

畫面中沒有死白,很盡力的使暗部只有少許位置死黑,動態範圍若可以再高一點就更好了。

數位年代中,有時相機的等級還真的會決定照片的優劣………..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6 不確定性與必然性

難想像吧!不確定性與必然性居然是同一件事的一體兩面。我說的就是底片這件事…………

底片攝影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法即時看到剛剛曝光的成果,不管你現在拍攝的東西有多重要,

呵呵!看不到就是看不到,但是好像我們這種古代的攝影人也習慣了這件事,

不像現代數位攝影人對曝光要求這麼精準(1/3EV 為調整單位)。

以前哪來的 1/3 EV 可以調整?那是進入電子相機的年代後,還要頂級機皇才有的東西。

在進入數位年代後,影像都已經立即可見了,卻有更多人整天迷失在測光、構圖中,真的令人不解!

 

 2010112604.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個綠意、光線的表現以及後方的散景,開玩笑!沖出來之前怎麼可能知道,最多只能想像出個大概。

整個拍照過程就是這樣充滿不確定性,可以想像,但是很難完全想像出來,尤其不同底片的特性又不一樣了。

因此以前我就只拍一種底片,Kodak 的 EPR(5017)是我的最愛,顏色忠實,感光度 64 度,粒子性又好。

一用就是超過 25 年,只是已經停產了…………

底片用久了就熟悉,比較能掌握到沖洗出來的樣子。

尤其是正片,只要沖洗得當,呵呵!所有的問題一定都是拍攝者造成的。

 

2010112601.jpg

2010112602.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就是底片的確定性啊!只要曝光算好,反正 ZoneSystem 就這麼幾區,點測光一下就好了。

要表情就可以有表情,要剪影就可以有剪影,這是絕對跑不掉的。

這也是我一直搞不懂數位攝影者為甚麼一直說測光很難的地方,都立刻看得到影像,為甚麼不好好學一下呢?

然後一股腦的將相機設定為一次調整 1/3 EV ,呵呵!比拍正片還囉唆了……….

這樣講或許真機車,但是卻是真實的,本質學能還是最重要的,

要不然拍一堆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得到的照片,這樣是不會記得、不會珍惜你得到的影像啊!

 

2010112603.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還是一直很喜歡底片的感覺,只是為了傳播上的方便,還是得將之數位化。

數位化的過程中又多了一個變數,使得底片的不確定又增加了一些。

或許拍攝底片的路就像風檔前的景色一樣那麼模糊不明,但是不往下走,又怎麼知道還有什麼在後頭呢?

 

人會說那 LOMO 呢?我嚮往 LOMO 的拍攝精神,但是我不會使用 LOMO 相機拍照。

底片的不確定性已經夠高了,我不會再拿第二顆石頭砸自己的腳……….

畢竟創作還是要先有主觀意識,然後再去用攝影實踐,影像表現出來後才是創作的結束。

這個過程能掌握的愈多,對自己作品的風格就能掌握愈多,這是我所相信的!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Canon EOS1、1n、1v、3 的電池盒大解密

近為了尋找 EOS 1n 的電池盒可是找死我了,各種型號不一而足,根本如入五里之霧,

什麼?我聽到有個遙遠的聲音問我為甚麼要找 EOS 1n 的電池盒…….,

嗯!這是高度機密,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就是我,另一個是當事人,

還有一位是我安排在當事人身邊很久的密探…………(我承認很冷………)。

 

池分為 N 種,這就是 EOS 1n 中 N 的由來吧!(大誤)

電力來源可以分很多種,一種是相機把手上的電池,是使用 2CR5 為電力。

各位也不用在臺灣找了,最後一個公司貨被我買走了,哈哈哈!

第二種就是外加電池盒了,很類似現代數位相機加裝電池盒的樣子,電池盒有兩種,

一種為純粹電源供應器,另一種為電源供應加上高速過片、提供對焦性能。

BM-E1 各位也不用在臺灣找了,不要說台灣,全世界都快找不到了。

以下就是四種電池盒類型的簡介:

 

1、BP-1:EOS1、EOS1n 用的。純粹電源供應器而已,不能提供更快的過片以及垂直快門。

它使用電池盒為 BM-1。

鎳鉻電池組編號為 NP-1。而且還是 2CR5 和 AA 電池通用。使用 4 顆 AA 電池。

 

2、BP-2;專供 EOS1v 以及 EOS 3 用的電源供應器。電池盒編號為 BM-2。

鎳鉻電池組編號為 NP-2。而且還是 2CR5 和 AA 電池通用。使用 4 顆 AA 電池。

 

3、DB-1 or PDB-1 or E1:指的是同一個零件,就是過片馬達。

可以將 EOS 1n 過片從一秒三張變一秒六張!不僅過片變快,還可以提高對焦性能!

也就是 EOS 1n 變成 EOS 1nHS。電池盒代號:BM-E1,鎳鉻電池代號:NP-E1。使用 8 顆 AA 電池。

還分兩期,早期沒有點測光功能的,不能裝充電電池,晚期的才可以裝,但是型號相同。

4、DB-2 or PDB-2 or E2:指的是同一個零件,就是過片馬達。

可以將 EOS 1v 過片從一秒三張變一秒 7-10 張!也就是 EOS 1v 變成 EOS 1vHS。EOS 3 也可以用。

電池盒代號:BM-E2,鎳鉻電池代號:NP-E2。使用 8 顆 AA 電池。

BM-E1 和 BM-E2 電池盒是不可以通用的!

 

呵!這樣瞭了沒………….,真是複雜的東西,但是搞清楚就簡單多了。

也就是若你是用 EOS1、EOS1n 你就乖乖用 -1 型的,當然可以用 -2 型,

但是就浪費了那些 EOS1v 才能用的功能,而且 -2 型很貴的。

 

實是因為國外找都是英文的關係吧!很多人也是搞不清楚的。

過片馬達叫做 Power Drive Booster,電源供應器叫做 Battery Pack,電池盒稱為 Battery Magazine。

這樣比較容易在國外找資料囉!

照片?照片就免了吧!我又沒買那麼多東西,哪裡來的照片啊……..

就用我上面給的關鍵字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囉!

 

*修改於 2011/01/16*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10/11/25 一分為二的世界

常說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這種好事,太多事情都是灰色的,有時真的好想要有這種單純世界。

喜歡就喜歡、不爽就不爽、對就對、錯就錯,乾淨俐落外也落個爽快分明!

但是………但是…………,世界上就是沒這麼好的事………..

 

20101125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Poladriod 軟體處理)

海堤這樣直伸入海,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就將海分隔成兩邊,多好啊!

但是真實的世界就像 Poladriod 照相一樣,模糊、沒有明顯的界線、不可靠且不可複製的。

Poladriod 的影像是即時的,最能代表當下的影像,但是卻又一點點的模糊、顏色一點點的失真,

好像訴說著這個世界的善變與不確定…………..

 

20101125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生有時好像就在固定的軌道上前進著,軌道轉彎就轉彎,軌道直走就直走,好像井然有序般的前進著,

有著如這張照片般的次序,但卻也著有如這張照片般的凌亂………,

或許生活中的井然有序是因為不同方向的拉扯、平衡、牽制下的不得不啊!

 

2010112502.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不能把頭抬起來看一下藍天?在次序之外的藍天,即使隔著次序看,依舊是藍的如此亮麗。

生活有時或許要的只是這種小小的幸福吧!

雖然沒勇氣出軌擺脫秩序的生活(嗯!我可以說不願意嗎?這樣顯得我是有勇氣只是不想做而已),

但是只要你願意,還是可以享受到軌道外的風光,

拍照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一件事,讓我可以用另一種眼光看我存在的世界。

 

天這些照片可不是為了要說這些話才硬是附加這些意思的,這是拍照時就想到的了,而且是同一天拍的。

也就是有計畫、有預謀的拍這些照片,只是現在才把心情好好整理一下罷了。

有時拍照會想很多,只是一時無法整理出頭緒,需要多一點時間好好想想;

有時拍照卻又什麼都不想,單純享受拍照的樂趣,那種很單純的想將心中感動留下來的快樂。

你拍照時又在想什麼呢?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