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1 新春出遊之東北角

近都改拍底片了,突然發現拍底片有個很大的缺點……….網誌會拖很久能寫。

就像這篇一樣,本來還會拖更久的,想想還是不要再等好了。

今天底片才送洗,後天可以領,再經過掃描,呵呵!新年第一篇至少要拖到下週了。

就挑了一些數位拍的,影像當然會有差異,但是都是紀錄一種出遊的心情啊……..

 

2011010103.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到這種岩石就應該想得到在哪裡了吧!呵呵,就在南雅附近拍的。

顏色豐富、質的細緻,我很喜歡去那裡拍石頭,想把砂岩那種顆粒感拍的美美的,但是還沒成功過。

哈哈哈!100 年的第一張當然還是失敗的………,拍不出來我心裡想的。有些事光靠發正念是沒有用的。

 

20110101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著就到了鼻頭角地質公園走走,就在鼻頭國小看到一隻白腹鶇,也不錯啊!開年的第一隻鳥耶!

一開始拍的滿沮喪的說,牠都離好遠,而且天氣不佳,快門速度根本拉不起來。

後來靠我的正念將牠規勸到離我比較近的地方,然後剛好將相機撐在圍牆邊,

就這樣成功拍下今年的第一隻鳥!

 

2011010101.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以為可以有漂亮的大片芒草可以拍,誰知道,芒草其實還不少,但是都像片中的這樣。

季節已經過了,沒有盛開時那麼蓬鬆了,整體感覺更為蕭瑟。

所以只能拍這樣的特寫,大面積的拍起來無法顯示出那種白茫茫感覺了。

 

不到拍底片的副作用是寫網誌的不即時,有些可以慢慢寫的,有些卻又是不等人的。

加上我的 E-P1 現在大多交給我家小鬼在拍了,不過他時常拍出令我驚喜之作,有打算幫他弄個網誌,

不同的身高,看到的世界真的是不一樣的!

當天晚上還趕到宜蘭玩耍兼吃吃喝喝了一番,結果沒想到晚上 11 點多二高從閘道一直塞到礁溪。

於是跑北宜回台北,呵呵!好久沒跑山路了,跑的真是心曠神怡啊!

出了北宜,還到新店吃一碗小羊肉,結束這活動滿滿的開年第一天。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31 民國 99 年最後一個落日

然年紀大了,沒有那種熱血跑去看民國 100 年的第一個日出,

這麼低的溫度,血還真的要夠熱………,要不然會冷死的啊!(好啦!現在更冷了,我知道)

那麼可不可以留住民國 99 年最後一個日落呢?

哈哈哈!就在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終於被我抓到了最後的落日。

 

20101231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等,不是說好今天是要看最後一個落日嗎?怎麼變成警示燈,還有避雷針呢?

嗯!是好不容易趕在日落前衝到一個制高點,但是落日還沒開始,突然看到警示燈被落日光照的透明了,

就覺得這種透光感令人舒服啊!加上一個很規矩的構圖,感覺上是一張令人可以不用思考的照片。

就是這麼規矩、但也這麼自然、輕鬆,看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的照片。

 

2010123102.jpg 

*Olympus E500 + M.ZD 70-300mm F:3.5-5.6*

了,說著說著就開始落日了,盼了好久的夕陽終於出現了,底部也沒有雲層遮住,

可惜天空沒有雲朵,要不然今天鐵定火燒雲滿天的大景啊!

用大鏡頭拍夕陽的魅力就在這兒,可以壓縮前、後景,將一些透天厝的屋頂和夕陽『黏』在一起了。

這時就覺得 4/3 放大兩倍的焦距還真好用,動不動就是等效 600mm 在拍照。

對付夕陽這種景真的很管用,長焦距是拍需要極度壓縮畫面不可或缺的工具啊!

 

20101231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見了!2010 年最後一次的太陽……….,

希望今年的種種不愉快就隨著西沉的太陽消失,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年了。

 

得的夕陽,卻沒有雲彩相搭配。可惜歸可惜,但還是很珍惜讓我見到、拍到今年最後的落日。

明年再努力囉!一定要更努力。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2 則迴響

2010/12/30 歲末年終的應景照片

年又過了,日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逝,有時想想還好有寫這個部落格。

說真的,一天一篇真的很辛苦,寫了這個攝影部落格才發現自己拍的這片這麼少……..

照片看似很多張,但是一個主題也就貼這麼一天而已,即使荷花拍了 500 張也沒用,

呵呵!還是只能拿來寫一天………..,想想還滿慘的說。

所以最近又開始街拍、拍風景、拍心裡看到的東西,也讓我的攝影又往前了一步。

要過年了,不免俗的來應應景吧!

 

2010123001.jpg 

*Canon T90 + FD 28mm F:2.8*Kodak EPR 64 *Plustek 7500i*

說聖誕節過了,但是新年就快來了,貼一張捷克聖維特教堂的照片,這是當年去捷克玩時拍的。

那個時候拍照可辛苦了,沒有防手震、沒有高 ISO 可用,在教堂中拍的非常辛苦,手震的一大堆。

奇怪了,那次去奧地利加捷克十天,怎麼照片拍這麼少………….

看到教堂就想到聖誕節咩,呵呵!這輩子第一次聽到管風琴也是在這裡,真的很令人感動呢!

 

2010123002.jpg 

*Canon T90 + FD 70-210mm F:4L*Kodak EPR 64 *Plustek 7500i*

次過年聽說會暴冷,所以貼一張雪地的落日。

那次去歐洲也是冷到爆了,一直下雪,其實雪地是去過不少次,只是都是短時間的,

該次是第一次去雪地待這麼長的時間,印象真的很深刻。

外面冷死了,一進到室內衣服猛脫,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暖氣,就這樣穿穿脫脫的,真的很累人。

在台灣就不會了,哈哈哈!因為即使雪地的室內也沒有暖氣,所以不用脫的這麼多件。

 

年又快過了,新的一年祝大家心想事成!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9 敗家的導火線

多人當兵當得苦死了,而我運氣還真的不錯,連抽籤都不用抽了,因為我是最後一支籤。

就只剩空軍咩!我也沒有辦法啊!

一開始一直想調到空照單位當個暗房兵,好不容易空照單位缺人了,

無奈分座不放人,那時大專兵還不多,分座說他才不會放走大專兵呢!

只好乖乖回去當個修護士,修修 C-130H,其實後來才知道修護單位真好啊!

我們並不是戰鬥單位,所以一切訓練都免了,連基本教練、早上的跑步都省下來了。

就是把飛機修好就好了,那時剛好 12 架 C-130H,一個月維修一架,真是輕鬆愜意的日子。

每天都不用擔心再來要幹什麼,反正部隊都幫你安排的好好的,事情再多,下午四點左右就是開始打羽球。

我常說當兵兩年是腦袋用的最少的時候,腦袋用的愈少,日子就愈好過。

 

2010122902.jpg *Canon T90 + FD 28mm F:2.8*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我聽到有人問說為甚麼可以在部隊可以拍照?嗯!這是有原因的。

我剛剛說過,從一進部隊我就申請轉調暗房,但是分隊長不放人。

有天行政官就問我說喜歡拍照?我說當然囉!他說那這樣好了,他幫我申請攝影證看看。

天啊!那時我才知道有攝影證這種好東西,二話不說,立即申辦。

結果足足申請了1年半,在退伍前 3 個月才申請下來。還是因為剛好有 814 空軍節攝影比賽才申請下來的。

不過有個好處,那時已經是老鳥了,整個屏東基地混得滿熟了,到處趴趴走比較沒問題。

 

2010122901.jpg 

*Canon T90 + Tamron 70-210mm F:4*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使有攝影證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拍的喔!

1 、需由行政官帶著拍,拍的內容他要知道才可以。(這有什麼問題,行政官和我是麻吉的)

2、拍照時要與該區哨所通報。呵呵!有行政官罩著,哪個哨所會有問題?

3、若主官說不能拍就不能拍。唉!這就沒辦法了,主官比行政官大。在拍 S-2T 時就被阻止了。

上面的是 S-2E 並非 S-2T。那時 S-2T 才剛來,還算是比較敏感的機型。

4、有效期限 24 小時…………。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

5、所有底片沖出後需審查。

就這樣,除了 24 小時很討厭外,其他其實都還好,畢竟部隊本是不能攝影的地方,

現在開放了,囉唆一點也沒關係啊!只要肯讓我拍,我就很感動了。

 

2010122904.jpg 

*Canon T90 + FD 28mm F:2.8*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是 F-104 的拆件機,也就是殺肉機。缺什麼零件就來這裡拔吧!

當年 F-104 其實已經算老的了,但即使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它是最美的噴射機之一。

沒想到義大利空軍 F-104 飛的比我們還要久呢!

 

2010122903.jpg 

*Canon T90 + Tamron 70-210mm F:4*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昏時 C-119 剛好要離場了,好像電影中的場景,一種離別的感覺……….

我一直很喜歡這一張,一種往天涯盡頭單飛的感覺。

 

就是這一次的攝影活動讓我痛下決心買一支好一點的鏡頭。

這次攝影我連 120 都帶進部隊了,但是 135 只有一支廣角和一隻騰龍的鳥鳥變焦鏡。

唉!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而且是在軍事設施中合法的拍照,

尤其那時軍中可是非常保守的,這種機會多難得啊!

結果只能用一支鳥鳥的爛鏡頭拍,畫面還滿鬆散的………。

三個月後退伍,人生中第一次標會,買了 Canon FD 80-200mm F:4L,還記得買 22,000。

那時下士一個月才 6000 元,真的是大投資呢!但是我敢說,是永不後悔的投資。

也是開啟我寧可不要買鏡頭,要買就買好鏡頭的開端。

即使到現在,我對鏡頭的在乎程度仍遠高過機身,只是數位年代中,這種觀念就比較不適合了。

管他的,我慢慢拍底片就是了。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0/12/28 家徒二壁第二發

實和上一篇家徒二壁拍攝時間只差一週而已,只是前幾天心血來潮才把沖出來了。

一開始還很不滿意底掃的結果,總覺得反差不對、粒子又粗,只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呵呵!昨天掃描時無聊亂改一下底片參數……..哇!由地獄到了天堂耶!

先說說 Silverfast 這套軟體好了,這套軟體在掃描器的應用上算是天王級的了,

最重要的是該軟體內建大量底片資訊,因為負片會有各種顏色的片基,但是負片又沒有標準色可參考,

所以修色時非常倚重內建的各種底片片基的資訊,這樣在修正時效果會好很多。

但是 Ilford Pan100 居然沒有內建……….,只有 Pan50,所以我就用 Pan50 的資訊來修正,

唉!慘不忍賭………,昨天無聊改成 Ilford Delta 100,哇!簡直判若兩人!

 

2010122802.jpg *Canon EOS 1nHS + EF 28-105mm F:3.5-4.5*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甚麼會去重拍?我真的好喜歡這片牆的感覺。

一種即使環境如此惡劣,只要我有我想要的,我就滿足了!

有音樂、有啤酒、有大片無障礙景觀,呵呵!你還要什麼呢?

再來看看下一張

 

2010122804.jpg 

*Canon EOS 1nHS + EF 28-105mm F:3.5-4.5*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張就是用 PAN50 設定去掃的,所有的階調都是平的,我已經拉過反差了還這樣……….

沒有說照片一定要高反差,呵呵!我也早過了那個階段了,但是該有的樣子還是要出來,

畢竟是自己拍的、自己沖的,該有什麼樣的階調,自己心裡有數。

 

2010122803.jpg 

*Canon EOS 1nHS + EF 28-105mm F:3.5-4.5*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骨子裡爛出來…………,真的好喜歡這張。不論是色階、濃度,就真的如我在拍照時的想像。

想把那種從裡爛到外,這種由內的墮落表現出來。其實生活中的陰影不也是這樣侵蝕我們嗎?

若是不自己振作、自己重新開始,任憑外牆粉刷再多次也沒用的。

 

2010122801.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棄在路旁的滑水道或是溜滑梯,剛好吃到光,不過運氣真好,光就吃這麼幾秒鐘而已,

拍完這張居然光就被雲遮住了,旁邊還有一組沙發來不及拍就沒光了。

很多時候、很多東西,不也是像這樣靈光乍現,然後又消逝了。

 

幾張黑白掃描的很開心,終於可以繼續用便宜底片了(窮啊),

要不然還在想要不樣換 AGFA APX、ILFORD DELTA 100、Kodak T-MAX 等等,每支都比貴的。

幸好、幸好!又可以多拍照了!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7 整體性色調

聽很多人說,尤其是本身並無擁有 Leica 數位相機的人說,

哪有什麼顏色調不出來?何必花大錢買 Leica?買 Leica 的都是傻瓜等等。嗯!我也沒買………

我想說的是,不是所有顏色都調得出來的,每台機器都有他自己的特性,

即使用同一片 CCD ,不同廠商間也很難經由後製的手法將顏色調性調整道一模一樣,

若再加上鏡頭特性,呵呵!調得出一樣就真的是神了…………。

 

20101227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Kodak FFT-CCD 很多人都覺得發色濃郁、立體感超好,號稱最有底片 Fu 的一塊 CCD。

想要用 FFT CCD?嗯…………除了找老到要淘汰的 Olympus E1、E300、E500,要不就請服用 Leica 吧!

Leica M8、M9 也是用 FFT CCD,當然片幅大多了,前面還加上微鏡片修正,等級是不同的。

但是和正港底片一比…………..

 

2010122702.jpg 

*Canon EOS 5 + EF 28-105mm F:3.5-4.5 USM*Fujifilm RDP III*Plustek 7500i*

說這兩張顏色就差那麼多要怎麼比,我已經調到快抓狂了,兩張基本調性就不同,

光要把亮度、反差調到一樣就很難了,別忘了,底片也是經過掃描數位化了。

某地方調到同色了,別的地方又差很大了,反差這裡對了,呵呵!別處又跑掉了,

所以我才說根本是全面性的不同。

至於所謂的立體感、顏色的演繹,我想就你們自己看囉!

 

2010122703.jpg

*Canon EOS 5 + EF 28-105mm F:3.5-4.5 USM*Fujifilm RDP III*Plustek 7500i*

 

2010122704.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得不說 Kodak FFT CCD 真的有一套,整體的感覺、立體感真的十分優秀!

但若純比較窗戶的存在感,呵呵!即使底片經過數位化後,那種真實感還是略勝一些。

數位還是用蔡頭拍的,底片只是用一般比 KIT 鏡再好一些些的中階鏡頭拍的。

 

為拍的是正片,所以掃描時的色偏已經儘量克服了,有原片可以看嘛!掃描器也經過 IT8 校色。

當然這不是評比,請大家不要誤會,畢竟鏡頭也不同,鏡頭造成的透視感也不太相同,

即使我已經刻意使用相同焦段,但是一個是等效焦長,一個是實體焦長,透視一定是不同的。

所以再強調一次!這不是評比,只是讓各位自己去觀察、去體會而已。

我只是想說:

發色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別說可以調到一模一樣,連反差、亮度都沒辦法了,更何況是顏色。

或許你會覺得還是 Kodak FFT CCD 比較猛,那也無所謂。

就看直接看正片的感覺(無經掃描),立體感、色彩濃度,還真的是比 CCD 強很多。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0/12/26 花蓮的鯨豚

當年,真的是想當年了……..,那年剛考上研究所都還沒報到,

就用研究所的名額去參加了一個國際鯨豚研討會,會後一行人就到花蓮去賞鯨,

那時台灣還沒有興起賞鯨行程,我們那次算是做調查、評估賞鯨的可能性,搭的是水試所的研究船。

共有兩梯次,一次是花蓮港向北、另一次向南。都是沿著等深線 200 公尺前進。

那次調查真的是令人心曠神怡,看到滿滿的海豚,有群聚的也有單隻的。

共計看到:熱帶斑海豚、飛旋、瓶鼻、瑞式、弗氏,忘了有沒有真海豚。

 

2010122601.jpg *Canon T90 + FD 80-200 F:4L*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次想和大家說說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為甚麼特別提到弗氏海豚呢?

因為根據廖鴻基先生鯨生鯨世一書指出,弗氏海豚在 1997 年以前的目擊記錄才百餘次。

天啊!那我這不就是百餘次中的一次………呵呵呵!我這是在 1996 年夏天拍的。

難怪當年為了牠到底是誰,在實驗室中還爭論了一陣子呢!

 

2010122602.jpg 

*Canon T90 + FD 80-200 F:4L*Kodak EPR 64*Plustek 7500i*

張應該就可以驗明正身了吧!

可惜那是第一次拍鯨豚,拍的並不好,主要是因為一來水試所的船相當的大且高,當然轉向就遲緩。

所以很難接近鯨豚群,不過挺符合現代賞鯨的要求,不過份追逐鯨豚,

呵呵!但是船舷高就很難拍照啊……….

再來是動態抓不準,因為相機時滯(time lag)的關係,使得很多張都是只有背鰭而已。

海豚的速度比我想像的還要快上許多,我已經有留時滯了,但是還是不夠。

 

次賞鯨之後居然就再也沒機會出海看鯨豚了!雖然常常出海,但已經不是在做鯨豚了,

在墾丁、澎湖都還有碰過,但都是驚鴻一瞥,來不及拍照。

真想再去好好看看牠們,而且現在數位相機方便多了,

呵呵!打就對了。沒有在怕的啦!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5 漂浮

來飄去、就這麼飄來飄去、飄來飄去………………

這是羅大佑在 1983 年寫的『未來的主人翁』中的一段歌詞,

想不到,真的沒有想到,27 年過去了,我從我是未來的主人翁,到了我有個未來的主人翁,

但我卻還在飄來飄去…………..。

 

2010122501.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浮著也好、飄浮著也罷,管你在水裡還是在空中,都是一種無力且無助的感覺,

我常說人浮於事………..似乎也是一樣的感覺啊!

 

2010122502.jpg 

*Canon EOS 5 + EF 28-105mm F:3.5-5.6 USM*Fujifilm ROP III*Plustek 7500i*

實我很討厭就這樣飄著,一種沒有歸屬感的飄著,這和旅行的漂泊不同。

旅行的漂泊在於我本就不屬於這裡,我也有能力脫離這裡,或者說要留多久我有自主權。

而我所說的飄著是一種無能為力感,就只能這樣飄著,想離開?想停下來?呵呵,看你有多大的本領囉!

 

2010122503.jpg 

*Canon EOS 5 + EF 28-105mm F:3.5-5.6 USM*Fujifilm ROP III*Plustek 7500i*

子算是空中飄下來的雨滴最好的歸宿了吧!葉子將雨水收集後引導下地,地下的根再將之吸收入體內。

可以用的就用,無法用到的就蒸發回大氣中…………..合則聚、不合則散,毫不囉唆、決不眷戀!

 

聖誕夜時,不知為何心浮氣躁……….,只能寫出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一點聖誕節的味道都沒有。

我真的想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真的好累了………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0/12/24 黑白澳門

是黑道、白道的澳門喔!是說我用黑白底片拍的澳門………嗯嗯!已經拍好 4 個月了。

呵呵!前幾天終於有空把片子沖出來了,結果有點小失望…………

奇怪,為甚麼會有一層霧翳(fog)呢?說真的我也搞不清楚…..,莫非是我的 Zeiss Werra 走光?

因為用 EOS 1nHS、EOS 5 拍的同一種底片都沒有發現有 Fog 現象,唯獨就 Werra 拍的有。

而且還是同一筒一起沖片的,所以也可以去除顯影的因素。如果是漏光就麻煩了。

 

2010122402.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張是在斜坡上拍的,一名女子匆匆的走過。其實澳門的生活步調不算快,不像香港、台北這般快速。

所以這樣匆匆走路的場景並不多見。

這是在大三八下方的斜坡,遊客可常常滿檔的,很難得的這種空檔可以拍照。

 

2010122401.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門想當年也是漁港的,所以拜媽祖也是拜的很虔誠,這就是在媽祖廟裡面的香環,相當的巨大,

不只巨大,數量還非常的多,所以底下還會用鐵盤接香灰,避免香灰大量掉落。

陽光剛好從前面的透光窗照在香環上,其實滿有一種神光的感覺,呵呵!我自己想像的啦。

 

2010122403.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中午的公園中看到一名流浪漢在公園的椅上打盹,一如澳門給我的感覺。

有悠閒的一面、有急促的一面、有著自然的景色、有著更多人造建物,一切都是那麼的兩極。

兩邊不斷的拉扯下,會不會令人想找個午後的公園,好好睡一覺呢?不想再想那麼多了!

 

2010122404.jpg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Ilford PAN100*Plustek 7500i*

物也是一樣,有著一棟棟比大的豪華賭場,但有著更多的舊時代的建築。

很有味道的建築物,恆發銀號,好像是當年的銀行吧!

這是黑白的,但是可以想像,黃色的牆面、綠色的窗戶,說有多美就有多美。

 

幾次用 WERRA  拍的黑白都是這樣的狀況,頗令人擔心的。用彩色拍好像也沒這個問題啊?

我想在改用彩色的拍拍看好了,霧翳的問題一定得解決啊………….真是傷腦筋。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23 測光的確定感

山出差時看到一間破敗的廠房,一查原來是嘉新水泥廠的岡山廠。

整個廠區幾乎都壞光光了,但是由於廠區是不開放的,所以只能在外面看而已,

無法進到裡面一窺究竟,所以拍照的角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2010122302.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大門已經夠破舊了,而且警衛室一看就是沒人在顧了,但是半開的鐵門上寫著清清楚楚,

禁止進入廠區、違者究辦………….,看了就冷半截了,還是乖乖的在外面拍拍好了。

不過說真的,這個大門真的好吸引我的目光。一種綿延不絕但是卻又如此荒涼的一種反差感。

 

2010122303.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廠外牆上的照明窗全破光了,像不像被五零機槍掃射過?就這樣破了一整排………..。

前面的搭一個芒草,有點秋天的味道,呵呵!秋天荒涼的味道。

 

2010122304.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個廠房就像剛剛說的被五零機槍掃過、又像被炸彈炸過一樣,鐵皮都掀起來了。

 

2010122305.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是從另外一個門看進去,顯然真的荒廢很久了,樹都長這麼高了,裡面還有一個大洞呢!

 

是 EOS 1nHS 試拍的第一支正片,也是我第一次使用 Agfa CT100 拍照。

說真的,呵呵,還滿得意的呢!我先把尾巴收起來一下,哈哈哈!

這次測試有幾個重點,一個當然是這台相機的性能正不正常,畢竟是買大拍賣的特價機,

不試試有沒有露光、測光準不準,真的不是很安心。

第二就是 Kodak EPR64 已經停產了,前一陣子博客來在特價,就一次買了十支 AGFA CT100,

新正片的特性、發色總是要適應一下,還是要拍一拍才會知道啊!

 

果:

1、相機一切正常,只是很可惜的無法用用 HS,一秒六張耶!一支片子只要 6 秒就打完了。

沒有本錢可以試試。其他倒是一切正常,點測光也很準確。

2、CT100 看起來是還不錯的,粒子性、藥膜平整性、反差、動態都還算滿意,但是偏藍………

當然那天是陰天,所以本就偏藍一些些,但是整體偏藍的感覺似乎比以前用的 EPR 更嚴重一些。

或許是偏冷調的底片吧!

3、哈哈哈!我自己對測光的敏感度還是挺不錯的,片子中亮部該亮到什麼地步、暗部會暗到什麼地步,

一切都在我的預想之中。好久沒有這種拍照的確定感了。

自從用了數位相機之後,每拍一張或是拍幾張後一定要回看,不回看就很不放心,

而且回看還常常發現是測光錯誤的………..真奇怪,為甚麼用數位拍就常常曝光會出問題呢?

 

想還是先多拍拍底片,把測光的感覺找回來再說吧!

畢竟測光還是一張好照片重要的決定因子啊!而且拍照的確定感是攝影時很重要的安定力,

當不用理會測光的問題時,就可以心無旁鶩的只管構圖、意象的問題了。

先把測光的確定感找回來吧!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