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5 過去的美好年代

近看了馬世芳的昨日書,深深迷上那個我來不及參與的搖滾年代。

從以前就很喜歡聽 John Baez 的歌,所以也好好下了些功夫去了解一下這位傳奇的女歌手。

那時就也喜歡聽那個年代搖滾歌手的歌,只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導聽、導讀,

就是順著 John Baez 的腳步,聽著與他有關的歌手的其他歌曲,當然也少不了 Bob Dylon。

後來因為一部黑白電影而接觸到 Neil Young 的吉他,真是驚為天人啊!

直到看了昨日書之後,才開始想要好好了解那個我來不及的年代。

 

2011011501.jpg 

*Zeiss Werra Tessar 50mm F:2.8*Agfa PAN100*Plustek 7500i*

許是對那個認真的美好年代心有所嚮吧!所以喜歡著所有的老傢伙……..

喜歡聽 LP(黑膠唱片)、喜歡拍底片、喜歡在暗房慢慢洗照片、喜歡聽真空管的感覺,

還是騎老掉牙的鋼管車,喜歡現代相機的電子性能,但卻又對老古董相機愛不釋手。

慢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有時間思考、有時間放鬆,或許現實生活中做不到如此悠閒的生活,

但是如果連休閒、娛樂都還要拼速度、拼夠本的時候,會不會太累呢?

出門一趟拍了 1000 張數位保證和拍了一卷 36 張底片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

 

人不禁又想到 John Baez 唱的 Diamonds and Rust(改天再來介紹),

你所堅持的或是你自己本身,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後,是成為鑽石還是灰燼?

每當我疑惑或是疲憊時,就會聽聽這首歌,而且還是西班牙鬥牛場現場錄音的版本!

就會鼓勵自己說我會是鑽石,呵呵!

而那些經過時間長河洗禮、粹煉還留著的老東西,我想不是鑽石至少也是煤炭了,

呵呵!總比灰燼好多了………

 

現在開始想要有系統的聽舊時的搖滾了,就突然想到我學生和我說的話,

『為甚麼我來不及參與你那個美好的年代。』

我現在可以很大聲的告訴你,『沒關係!我也來不參與我爸媽的那個美好年代。』

但是別怕!我們有一樣的音樂、有一樣的熱情,這樣就夠了。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1/01/14 小琉球杉福漁港

琉球的杉福漁港是我個人很推薦的地方。

面對大海,左邊有消波塊裝置藝術,忘了請按我。右邊有寧靜的港口和生態還不錯的潮間帶。

這次是剛好在太陽快下山,天空還沒轉紅,但是色溫已經開始下降了,而餘光還照得進漁港時拍的。

 

2011011402.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靜的感覺,真好!當天風還不小,如果沒有風的話,港內無波,哇!那就會更完美了。

但是世上本就無完美的事,呵呵!想想就好。

我常想像一張心目中完美照片的模樣,想著想著,有天突然碰到了才不會不知所措啊!美景都是瞬間而已。

 

2011011403.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上的阿伯正在修補漁具,打聲照呼後,阿伯堅持不可以拍特寫,

他說若只是畫面中一小部份可以拍他沒關係,但是不能以他為主角………..。

好吧!雖然他看不到後來的照片,但是答應就是答應了,所以他就只能當個配角囉。

不過我希望他可以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啦!讓畫面多點人味。

 

2011011401.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tek 7500i*

個是小琉球港口的大型漁船,那天天氣真的不錯,水面的反光都照到漁船上了。

反正都是藍的,藍的天、藍的海,那麼陰影處偏點藍(高色溫)、底片也偏藍(Agfa CT100),

好像都是那麼的剛剛好而已,不會讓畫面覺得藍的那麼過份。

 

次提到小琉球就是愛恨交集啊!小琉球真的很不錯,風景好、生態基本環境好。

但是胡亂炒作、沒有規劃的觀光、自以為是的在地生態『專家』、別有用心的老師,

聯手把整個小琉球做爛了。

我們可以有幾個這種有機會變成國際級休閒島嶼的地方可以搞爛?

真的想不通了………….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1/13 朔風野大

次看到旌旗飄揚就會想到袁枚的祭妹文,紙灰飛揚、朔風野大………好淒涼的畫面。

這是在善化鎮牛庄百年建醮時拍的,這個百年可不是現在那些亂七八糟、動不動就加個百年的活動!

這個百年可是道道地地的百年一次的建醮活動喔!

其中還有大型普渡,這個就是普渡的用的旌旗。隨風擺動著,就讓我想起朔風野大四個字。

 

2011011301.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rek 7500i*

天其實非常的冷,風很大很大,但是卻也是個適合拍這種的照片的天氣。

藍藍的天、很大的風,剛好讓旌旗張開,配上超藍的藍天,還有偏藍的 Agfa CT100。

呵呵!還真的滿搭調的說。

 

20110113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張就動感十足了,竹尾都彎成那樣了。

突然覺得 Olympus 直出的 jpeg 碰到正片(Agfa CT100 是正片)好像也沒輒了……….

如果是用 Fuji RVP 來拍的話,那不就真的藍到嚇死人了。

 

2011011303.jpg 

*Canon EOS 1nHS + Zeiss 35mm F:2*Agfa CT100*Plusrek 7500i*

色天空的漸層等深線是因為縮圖的關係,原片可是非常漂亮的漸層。

這就是類比的魅力啊!顏色色階無中斷,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惜丟到電腦上分享時,還是得數位化。

做海洋的職業病嗎?等深線,一般人好像都說是等高線…………..

 

是剛剛才拿回來的幻燈片掃描出來的,感覺真的是很好啊!

至少讓我對照像又重新有了期待與興奮的感覺。

在電梯裡忍不住拿出幻燈片在看,就像小孩子偷吃糖般的興奮。

我想我還是喜歡那種期待感吧!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1/12 大內楊家古厝

天在等待夜調時,先吃點點心充充饑,冬天真的是餓的比較快………….

大內裡面有攤有名的蚵嗲,想說去吃吃好了。

天啊!居然只剩下兩個而已,生意可以好到這樣,才下午四點半而已。

就在買蚵嗲的時候發現對面有棟很漂亮的古宅,就很隨意的走進去看看。

不看還好,一看嚇一跳!以我拍老厝、古宅的經驗告訴我,這一定不是簡單的普通人家。

出來問了賣蚵嗲的老伯,才知道原來是進士的家,有當官的喔!

 

2011011204.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說現在一副殘破狀,但是可以想見當年的氣派,重要的是那燕尾的屋角,這可是當官的才能有的喔!

當時這棟屋子可是號稱『三落百二門』,就是各位看到的這個門面有三重,共有 120 道門。

當然沒有 120 間房間,但是可以想像當年氣勢鼎盛的樣子。

 

20110112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是大廳,看到這張椅子,就讓我想起恆春龍巒潭附近的古厝,忘了請按我

依舊可以看到屋樑上有刻花、裝飾等,可以想見當時的豪華與氣派。

這張照片故事很多,請容後再述……………

 

2011011201.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個是旗竿架,就是當年官宦人家需要插旗子,這就是插旗子的地方。

可惜只剩左邊了,右邊的旗竿架已經不知去向了。

 

20110112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是當年的牆壁與現在重新砌的牆相接處。

可以看到當年用的磚頭有多大一顆啊!現在的磚牆看起來就整個小家子氣起來了。

 

就是我對整座楊家古厝的看法,舊時代的美好通通沒好好的保存,新時代不精緻的東西卻拼命加上去。

這面牆是這樣、旗竿架是這樣、三落也只剩剛剛照片那一落、側廂還有裝不鏽鋼鐵門、外面還搭違建………..

看了令人心疼啊!尤其是聽到該家人十分富有,更是令人心痛。

既然有錢,為何不將祖先的豐功偉業好好留住呢?

尤其是看到大廳的雕花窗破損、門板已被卸除……….卻瞥見神主牌還在呢!

一時口無遮攔的說了些子孫的壞話,經由同事提醒才驚覺,在人家的家裏頭說他家子孫的壞話沒有禮貌…..

也是啦!家務事也輪不到外人插嘴,還是個觀光客呢!但話都已經說出口了,也追不回來了……….

今天中午要拍照時,相機顯示記憶卡防寫,要退出記憶卡時發現記憶卡卡住了,只好用了一些些力拔出。

結果記憶卡的防寫開關居然會斷在記憶卡插槽中……….,用盡各種辦法也無法將卡住的那片小塑膠拿出來。

經過電話詢問總代理,只能換整片主機板,無法幫我修理。

記憶卡掛了、E-P1 主機板也掛了,算一算大約要 9000 現大洋才擺得平,到底要不要修…………

 

來是不想寫這篇的,畢竟心虛嘛!總覺得對先人不禮貌,即使是無心的,也是不太好。

所以不要再將照片貼出來了,就把這件事放在心裡就好了。

但是今天記憶卡故障時我就想寫了,因為我想寫的是會不會是被懲罰了??????

或許是湊巧、或許是報應,不管如何卻讓我心裡的石頭放下了…………。

凡事都要付出代價的,這是我上課常和學生說的。

今天說錯話了,即使不相信這些事情,心裡還是會有疙瘩的。

我覺得先人都希望子孫賢孝,我很內疚的是我想我真的傷了祂們的心了………….

現在有個類似對價的損失,看似對我的懲罰,這樣也好,讓我心裡較好過一些。

謹言慎行,我會牢記在心的!

明天出差結束,我要將我的 E-P1 大分解,看看有否辦法拆到記憶卡插槽。

只要拿出那片卡住的塑膠就沒事了……….我是這麼樂觀的相信。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6 則迴響

2011/01/11 炮仗花瀑布

幾天都在台南的大內出野外,天氣冷啊!淒風苦雨的,還要被嫌說出門太多天。

唉!可以當皇帝誰要當乞丐啊…………..,可以在辦公室寫寫東西,誰要出門收資料……..

就在天文台上面看鳥,突然發現二溪村中怎麼有一片炮仗花的瀑布,真的是很美的畫面。

就在制高點看了一下位置,呵呵!就在我們調查路線的轉彎處而已,於是抽了空過去拍照。

 

2011011101.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漂亮吧!整片的炮仗花就像瀑布般的從屋頂垂瀉下來。

不知為甚麼,當時明明是雨天,不但沒有偏藍,還感覺有點暖暖的感覺,是因為炮仗花太橘了嗎?

整個二溪村中非常多棟古厝,這棟就是屬於沒有人住的。

但是因為還是有放個矮矮的柵欄關起來,不方便就這樣私闖民宅,所以取景角度實在有限啊!

若是沒有門圍起來還可以裝蒜,假裝不知道進入私有地,但是都圍起來了,還是算了吧!

 

2011011104.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得滿滿的,連廁所上面也都是,在炮仗花海中上廁所,我想應該也算是很有情調了。

 

2011011102.jpg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想也是因為房子都沒人在住了才會有這樣美麗的花瀑。

若是有人在住、有人在整理,或許會讓花爬滿屋頂,但是才不會讓花都擋到門口了。

但就覺得這樣遮住門口,好有那種門簾的感覺,一種很優雅的氣氛。

 

在不得其門而入只好撤退時,突然看到旁邊居然有個灶。

2011011103.jpg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引我的並不是灶的本身,而是後面被燻黑的牆面及木門。

換了一些角度、畫面的大小,發現還是把灶和燻黑的牆面、木門一起裝進來才對味。

所以雖然對後面的牆壁少了一點細部的描寫,但是整體感覺個人認為挺協調的。

 

灣南部其實還有許多這種老舊的社區,

今天飄著細雨,天空陰陰的,走在這個老舊社區的階梯路上,突然有種到了九份的感覺……….

那是我在近 30 年前去九份的感受啊!現在的九份……..不提也罷…………

望著幾乎空無一人的社區,許多無人居住的老厝,心想這樣的景象還能維持多久?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1/01/10 古氏棘蛛

氏棘蛛(Gasteracantha kuhli C.L. Koch, 1837),顧名思義,就是有長棘的蜘蛛囉!

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這種蜘蛛的背面,今天很偶然的看到了它的背面,

呵呵!果真長了很多棘喔………….

 

2011011001.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張其實拍的並不大,但是我還是想把它放在第一張,因為它那時還沒被嚇到,

還是乖乖的待在網子的正中間,所以儘管拍的並不大,看在牠在中間的份上,還是放在第一張好了。

 

20110110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經開始落跑囉!可以看到牠的腳伸出來了,其實還滿漂亮的,一點點的逆光,更顯得晶瑩。

 

20110110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實這是另外一隻,沒有逆光真的差很多,一點都沒有邊緣光、透光的晶瑩感。

 

外調查就是這點讓人樂此不疲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從未注意過的東西。

雖然經常會被機車說為甚麼那麼多人出差?為甚麼要去那麼多天?

但是不管多不爽,只要看到一些新東西,就真的令人心曠神怡了。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5 則迴響

2011/01/09 韭菜的故事

著寒流間的空檔跑了一趟大溪,想說去看看大溪老街順便吃吃喝喝,但大溪老街著實令人失望。

老街裡根本沒有老街的樣子,只有排面的牆面是老街的樣子,其他根本就不是………。

相較之下,我反而比較喜歡新南老街,還沒有整修完的,比較保有老街的樣子。

回程時順道去大溪鶯歌交接處看看,我都稱那裡是秘密花園,裡面有一些還不錯看的私人景點。

大溪可是韭菜專業園區呢喔!這次去剛好在收韭菜,可惜晚了一步了,只剩下收完韭菜的痕跡而已了。

 

20110109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是說拍韭菜採收後的遺跡嗎?這不就是水溝水?呵呵!沒錯,就是和這水溝水有很大的關係。

水溝水平常可以拿來灌溉,它可是韭菜專業區中重要的灌溉渠道,但是採收後,就變成洗滌用水啦!

上面殘存的韭菜就是證據啊!

 

2011010904.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菜採收後就直接在灌溉溝渠中清洗、挑選,這些卡在渠道中的就都是不要的了。

換個角度看會更清楚。

 

2011010901.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樣就很清楚了吧!韭菜就佈滿了整個渠道的河面,別問我這些要怎麼處理,呵呵!我也不知道。

 

2011010905.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菜到了市面上通常都會曬乾、吹乾後再料理。比方說要做韭菜盒子、韭菜水餃等等,都需要將韭菜弄乾。

因此在眷村或是以北方麵食為主的地方,還是很容易見到風乾韭菜的景象。

但是這幾年來政府拆掉眷村、都市更新、市地重劃的速度實在快到難以想像,不知這樣的景像還可否見到。

這張照片是在 2009/11 拍的,那個眷村當時已經被都更掉了,整座眷村都要拆掉,

只剩一些死撐著的老人,不知是捨不得走還是沒地方去的老人……….

 

20110109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就是韭菜花,長得真的很漂亮,有種小家碧玉的感覺。也有人在吃韭菜花,所以是不同的採收期。

 

菜專業園區其實離我家並不算遠,大約 10 公里左右而已,常常和我家小鬼騎單車來晃晃,

每次來都可以見到不同階段的生長狀況和種植工作。

我想有空應該多來拍拍,看看可否拍出一套韭菜生長的故事。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1 則迴響

2011/01/08 遺棄的角落

棄的角落?是被遺棄?還是去遺棄?我想這個角落兩者兼具吧!

這是在宜蘭酒廠最後方的一小塊角落,那邊堆滿了遺棄物品,居然還堆了一台年代久遠的裝瓶機。

 

2011010801.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天天氣其實不好,一定很多人認為不適合拍照。但我卻喜歡這種陰雨天,拍起照來順手多了。

因為下著毛毛雨的陰暗天氣,雖然光線平淡但異常柔和,不會造成被攝體強烈的陰影。

這種反差很小的時候,物體拍起來階調格外的柔順,很適合拍拍這種老骨頭。

各位可以想像這一張如果在大晴天下拍攝,強烈的金屬反光、厚重的陰影,唉!就一點都沒有 Fu 了。

 

2011010802.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棄裝瓶機旁邊就是廢棄金屬暫置區,也是因為天雨,才有辦法得到這麼豐富的調性呢!

太陽萬一出來了,光那些廢棄物的陰影就夠難搞定了,

更何況現在還有因為下雨天造成地面的反光、鏽蝕的積水在豐富整個畫面呢!

但是景深………..請看後面的敘述。

 

2011010803.jpg 

*Olympus E-P1 + M.ZD 14-42mm F:3.5-5.6*

是酒廠內的交通號誌牌,剛好和反射鏡成為倒影,感覺還滿有意思的。

 

是一樣,拍了一些正片後就不太想拍數位了。只是想到今天要寫寫網誌,所以搶了兒子的 E-P1 來拍。

咦!不對啊……….我只是借他,應該說向他拿回 E-P1 來拍,今天拍的,正片也都有拍到。

只是………….唉!我不是迷淺景深的人,反而因為拍生態,常常怨歎景深不足。

但是今天在拍廢棄腳踏車時,我在 EOS-1nHS 上看到的明明是很美的分離,

門上的鐵網與後面的腳踏車因景深而被分離出來。

但是一換 E-P1 ………..,管你背景、前景的,全糊成一團,害我差點喊出梭哈…………. 

沒辦法,這就是 4/3 的宿命啊……..

沒關係!既然沒有景深可以分離,我們就給它豐富的階調。山不轉路轉。

每台機器都有它的缺陷,不可以強求機器萬能,順著機器的特性走,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了。

景深嫌歸嫌, Olympus 的顏色還真的沒叫我失望過。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水中攝影的理論與實踐(II)水下相機系統概論

水下攝影的理論與實踐 1.1 版(請參見 卷頭語,謝謝)

作者:朱雲瑋*


第一集中提到了一些專有名詞的認識,現在來看看水下相機系統與陸地系統的差異。

 

水下相機系統

可以分為兩種來討論,一為本身即為防水相機(U/W),如Nikonos、Nikon RS等;

另一為一般相機加上防水殼(housing)而達到防水的目的。

此兩種系統由輕便型的至專業用的相機皆一應俱全。應先瞭解自己的需求再去尋找購買適合自己的相機。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水中攝影的理論與實踐 | 2 則迴響

2011/01/07 由青蛙來看底片的差異

到底是什麼爛標題啊!來人啊!把編輯拖出去砍了………….

編輯:報告總編,這是業配!

總編:這標題下的真是太棒了,完全的切題,很好、很好。記得字級要再大一點。

對不起各位,在這裡讓我反一下政治性置入性行銷,反對政府以金錢控制媒體。

各位有興趣了解更多黑幕,請按我連結

啦!不鬧了,這真的是什麼爛標題啊!是要說說專業片的差異的,以拍青蛙為例。

前幾篇提到底片這件事,無奈太多小朋友從來沒碰過底片,或是大朋友是從數位才開始接觸攝影。

所以對底片還是停留在他傻瓜、你聰明的階段。

我寫了一篇介紹底片的文之後,呵呵!雖然解決了一些人的疑問,

但是好像製造了更多的疑問………..什麼是專業片?反差和底片有什麼關係?等等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照片

 

2011010701.jpg 

*Canon T90 + FD 80-200 F:4L*Fujifilm RVP 50*Plustek 7500i*

切盡在不言中了吧!我前面一直說 RVP 顏色多飽和、反差有些大、顏色濃到很難控制,

現在大家全相信了吧!

這是一隻移動中的莫氏樹蛙,用閃燈凝結住那一瞬間。你看綠的有多綠,後肢內側紅的有多紅!

顏色真的濃到都要滿出來的感覺,這就是 RVP,沒有誆各位吧!

 

 2011010703.jpg 

*Canon T90 + FD 80-200 F:4L*Kodak EB-2*Plustek 7500i*

到沒有?底片少一個 P 字差這麼多!這是柯達的一般片非專業使用。

唉!雖說中國樹蟾本就和莫氏樹蛙長得不同,但是綠色也差太多了吧!如果用 RVP 拍的話,

我想起碼四肢內側的黃色會更飽和,中國樹蟾的綠色也會更漂亮。

而且為甚麼要用青蛙?因為青蛙夜行性,所以晚上拍都要打閃燈,閃燈一閃下去,保證色溫正常!

所以可以屏除色溫的因素,專心的看顏色表現上的差異即可。

 

們來談談專業片。就是那個 P 字!

底片要出廠時,感光乳劑通常要催熟,必須調整到感光度、色彩表現到準確的程度,

但是還得考慮如販賣場所的溫、溼度,使用者已拍照但未送洗(潛影)的時間長短,等等。

專業片就完全不考慮這些了,總之,底片出廠時,所有的乳劑狀況、色彩平衡等都是最佳狀態,

所以只好放在冰箱中保存,避免乳劑繼續化學變化而產生色偏、感光度不準的現象。

而且專業攝影師拍攝量大,拍攝後立即沖洗,因此也不考慮時間對潛影的影響。

反之一般片,可能使用者一拍拍了幾個月,隨手丟在車上、客廳等處,溫溼度對底片都是嚴苛的考驗。

如果一般片的乳劑如同專業片般的敏感,呵呵!早就搞死業餘的了。

2011010704.jpg 

*鄧佩貞繪圖、版權所有請勿盜用*

這是感光乳劑巔峰示意圖,紅色的是專業片,黑色的是一般片。

也就是專業片若過了最佳使用範圍,乳劑狀況是會比一般片更糟糕的,

所以要不要用專業片,請想清楚。不是業餘的攝影師用了專業片就可以飛上天了,一切以使用時機來決定。

而富士的專業片就比較奇特了,不需要冷藏!所以有時出門在外不方便冷藏的時候,就使用 RDP 多一些。

 

來說說我們以前的作法。

1、我有一個 TENBA 的相機包,裡面有個夾層裝門放 TENBA 的小冰袋,沒錯!你沒猜錯,

就是專門放底片的小冰袋,裡面還有放專用冰寶的位置呢!就知道我們對底片保存溫度的要求了吧。

2、以前用改裝片,如果每卷改裝片裝 35 張,呵呵!那剛剛好可以平均分裝完。

但是若裝 36 張呢?最後一卷最只有 18 張左右,但是剛好可以拿來測試底片的正確感光度。

也就是用不同的感光度拍色卡,每個感光度拍出來的成像都會有一些些的差異,

此舉是用來測試該批底片最適宜的感光度與各種狀況下的色偏。

測試完都沒問題,也確認該批的正確感光度,整批同編號乳劑買個幾百呎底片回來存放,都照測試的結果設定。

夠麻煩與複雜了吧!就是這樣才會對 EPR 64 這麼不願放手。

用這麼久了,曝光不足會有什麼反應,曝光過度會偏什麼色、相反則不軌特性等,

不敢說瞭然於心,但起碼不會差太多。

 

了!經過今天,相信各位對底片有更深層的認識了。

什麼底片的粒子感、真實感、立體性等等,我只能說不要再打嘴炮了,買一支底片回家拍。

拍一支你就了解我到底在說什麼了!

發表於 一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