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吧!不確定性與必然性居然是同一件事的一體兩面。我說的就是底片這件事…………
底片攝影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法即時看到剛剛曝光的成果,不管你現在拍攝的東西有多重要,
呵呵!看不到就是看不到,但是好像我們這種古代的攝影人也習慣了這件事,
不像現代數位攝影人對曝光要求這麼精準(1/3EV 為調整單位)。
以前哪來的 1/3 EV 可以調整?那是進入電子相機的年代後,還要頂級機皇才有的東西。
在進入數位年代後,影像都已經立即可見了,卻有更多人整天迷失在測光、構圖中,真的令人不解!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這個綠意、光線的表現以及後方的散景,開玩笑!沖出來之前怎麼可能知道,最多只能想像出個大概。
整個拍照過程就是這樣充滿不確定性,可以想像,但是很難完全想像出來,尤其不同底片的特性又不一樣了。
因此以前我就只拍一種底片,Kodak 的 EPR(5017)是我的最愛,顏色忠實,感光度 64 度,粒子性又好。
一用就是超過 25 年,只是已經停產了…………
底片用久了就熟悉,比較能掌握到沖洗出來的樣子。
尤其是正片,只要沖洗得當,呵呵!所有的問題一定都是拍攝者造成的。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這就是底片的確定性啊!只要曝光算好,反正 ZoneSystem 就這麼幾區,點測光一下就好了。
要表情就可以有表情,要剪影就可以有剪影,這是絕對跑不掉的。
這也是我一直搞不懂數位攝影者為甚麼一直說測光很難的地方,都立刻看得到影像,為甚麼不好好學一下呢?
然後一股腦的將相機設定為一次調整 1/3 EV ,呵呵!比拍正片還囉唆了……….
這樣講或許真機車,但是卻是真實的,本質學能還是最重要的,
要不然拍一堆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得到的照片,這樣是不會記得、不會珍惜你得到的影像啊!
*ZEISS WERRA I + TESSAR 50mm F:2.8*
我還是一直很喜歡底片的感覺,只是為了傳播上的方便,還是得將之數位化。
數位化的過程中又多了一個變數,使得底片的不確定又增加了一些。
或許拍攝底片的路就像風檔前的景色一樣那麼模糊不明,但是不往下走,又怎麼知道還有什麼在後頭呢?
有人會說那 LOMO 呢?我嚮往 LOMO 的拍攝精神,但是我不會使用 LOMO 相機拍照。
底片的不確定性已經夠高了,我不會再拿第二顆石頭砸自己的腳……….
畢竟創作還是要先有主觀意識,然後再去用攝影實踐,影像表現出來後才是創作的結束。
這個過程能掌握的愈多,對自己作品的風格就能掌握愈多,這是我所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