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第一次 365 計畫

圖片仍在痞客邦上面,第一次進行的 365 計畫。

2010/12/08 單純的美好

最近開始整理底片了,發現我拍照拍著居然忘了一種單純的美好。 看看以前的照片發現才發現這幾年來拍照的風格真的轉變很多, 以前的照片感覺比較單純,顏色搭配上也比較敢,一張照片就是一件事,不會想要一張照片想要說很多事。 不太會說那種感覺,就請各位自己慢慢看。 現在的片子還都只是五、六年前的,當掃到更早的不知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Canon EOS 300 + EF 28-90mm F:3.5-5.6*Kodak T-MAX 100*Plustek 7500i 底掃* 這是 2004 年在合歡山拍記錄片時的側拍照,攝影師正在拍攝奇萊北峰附近的日出, 我記得雪地上的那個坡好陡好陡,為了維持雪地的乾淨,不要有太多亂七八糟的腳印,連攝助都沒有帶, 就只有我和攝影師去攀爬而已,兩個人就扛著腳架、攝影機、照相機的開始與稀薄且冷冽的空氣奮鬥。 攝影師在拍片時,我突然覺得好感動,就是這個光………..,一種迎向希望的光。 於是用個低角度來拍,一來可以凸顯這個坡的斜度,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讓光照到鏡頭裡, 那種希望之光才有感覺啊!     *Canon EOS 300 + EF 28-90mm F:3.5-5.6*Fujifilm RVP 50*Plustek 7500i 底掃* 這是 2005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7 重返底片

數位相機也用 5-6 年了,而當初會轉入數位相機只是因為底片機壞的壞、賣的賣, 因此買一台國產貼牌數位小傻瓜擋著先,結果一直用、一直用, 直到去年買了  Olympus E-P1 後,才有台像樣一點的數位相機。 但是這段期間也不是空白的,一邊享受數位的方便與美好,另一邊仍在繼續做著我的底片大夢。 終於在近日完成了我的底片機大軍,想要重回底片的聲音就一直出現在我腦海中出現。    *Canon EOS300 + EF 28-90mm F:4-5.6*Kodak T-MAX 100*Plustek 7500i* 這就是底片啊!所有數位的優點都變成缺點時,底片的缺點就變成優點了……咖啡喝太多在胡言亂語嗎? 數位的優點:即時、耗材便宜、幾乎無限制的拍照、分享方便。 底片的缺點:剛好就是上面說的相反! 那數位的缺點在哪裡呢?個人認為受限於器材太嚴重!這是使用了 E-P1、E500 後最大的心得! 想要一張乾乾淨淨的照片有那麼難嗎?想要一張沒有雜訊的照片有這麼貴嗎?我說的是雜訊不是顆粒喔! Canon EOS 300 是當年最便宜的入門機,裝個用得熟的底片、有好鏡頭更好,沖洗時自己多留意, 呵呵!效果是相當優異的。     *Canon EOS300 + EF 28-90mm F:4-5.6*Kodak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6 大園賞鳥記錄照

桃園大園是個很神奇的賞鳥點………. 虧我在大園已經進出數十年了,我居然到了最近才知道大園可以看鳥,真是可惜啊! 為甚麼說大園看鳥是很神奇的呢?呵呵!這個點是屬於不下車看鳥的賞鳥點。 因為這裡的埤、圳特別多,小路也特別多,鳥都離路邊很近,所以你一旦下車………….., 嘿嘿嘿!鳥就立刻飛給妳看。 我昨天拍鳥拍到一半就碰到下車看鳥的,好想去問候他們…………….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個人十分喜歡這一張,本來要再多拍一些不同角度的,無奈……..就是剛剛說得那群人下車了。 有種很寧靜的很感覺…..,大多數的水鳥都給人一種慌慌張張的樣子, 不知為甚麼,這一張就是這麼的優雅。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呵呵!很可愛吧!好像小朋友下雨天穿著黃色雨鞋出來玩水一樣。 這是小環頸鴴的幼鳥,本來就是小孩子嘛!一些些嬰兒肥,胖胖的多可愛啊!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無意間在沒有水的草地上看到棕背伯勞(Lanius schach),這是台灣的留鳥,和紅尾伯勞是不一樣的。 體型也大的多,當然囉!顏色更是鮮艷。 就像隻小狸貓般的配色,野外看到牠時,常可以帶給我驚喜的感覺。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5 框框中的綠意

這是一個偶然發現的地方, 在澎湖民宿的門口有一堵咕咾石的石牆,中間本來有道門的痕跡,現在已經用磚頭、瓦片等建材補起來了。 有天潛水回來在搬裝備時發現,那扇被補起來的門,下方居然會有個洞, 而下午的斜光就這樣照射著洞口。光還沒有斜到會照出來, 因此拍照算是滿輕鬆愉快的曝光,不會太複雜,也不用考慮光線直射鏡頭的問題。 可惜是沒有翻轉螢幕,所以得乖乖的趴在地上,慢慢的取景、慢慢的對水平…………, 沒差啦!這也是拍照的樂趣之一啊。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本來是沒有將後面那道咕咾石牆露出天空的,想說整體背景都黑色,讓背景單純一些。 但是實在無法抵抗光線的誘惑……….,雙重的光影應該可以讓畫面有更大的深度,所以就這樣拍囉! 呵呵!還好吧!?個人感覺有種亂中有序的樣子。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就在站起來時,又發現有個洞, 可見現代建材若是想要用東拼西湊的方式,效率沒有先民使用的咕咾石好。 就趁光還沒很複雜時再拍一張吧!我很喜歡這種單純的景色。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4 聽天XX

聽天的另一邊是什麼?是聽天由命?還是聽天知命?還是都不是?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西嶼小池角裡面一間傾倒的房屋,連門都只剩一邊了,聽天!真的很令人好奇它的下一句會是什麼! 這個字就漂亮多了,刻得真的很漂亮。有時覺得這種門聯也真的不錯,刻上去,一勞永逸呢! 每年就是順著框框重描顏色,即使不識字也做得來的工作。 在當年識字率不高的鄉村還真的有其實用性。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就是整間屋子的樣貌,窗戶的花紋還是個囍字,而且是石頭刻得,想當初應該也是有錢人家的宅院。 我是不需臆測現在這屋子主人的狀況,只是覺得好可惜! 我另一邊的門呢? 真的除了可惜,還是可惜!這麼漂亮的字很少見到的……………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3 鳥類沙龍照

拍鳥也拍好久了,其實一直很不喜歡拍鳥的大頭照,一隻鳥什麼也沒多拍,就是一顆頭大大的這樣。 除了鑑種用途以外,大頭照真的是很沒有生態特徵的。 有時可以更接近,但是想要把四周的氛圍一起拍下來,所以放棄了可以拍更大的想法, 我倒寧願好好的構圖、等光線,慢慢的幫鳥拍個沙龍照, 拍出美美的鳥或是特殊的體態、表情,才是我拍鳥的目的啊!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一些些下午近黃昏的光線,帶著一點點的黃光,就這樣從磯鷸背後照下來, 磯鷸的背部照出了一條逆光的光痕,配合圓滾滾的大白腹,真的很飽滿的感覺。 磯鷸通常是急急忙忙的,加上鳴聲尖銳、短促,很容易給人一種不安感。 但是這隻完全不會,午後的陽光安靜的敘述著一隻磯鷸的故事。 *我真的拍牠時就是想到午後的陽光這個牌子的奶茶………..好想就坐在牠旁邊, 慢慢的喝著貴的要死的奶茶,與磯鷸來個四目交會,看能否體會牠此刻的心情。*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4* 黃尾鴝也是飛來飛去的,雖還不至於來無影去無蹤,但是稱為過動兒是絕對稱得上的。 這隻很神奇的就這麼停著,一停停了一、兩分鐘,我就慢慢的拍,等牠回頭、抬頭、轉頭等等, 這是早上的陽光,不是朝陽,大約 10 點左右的太陽,透過葉縫中照入的光,還真有沙龍照打光的感覺。 突然間覺得牠的美就像是小家碧玉般的清淡,和公鳥完全不同啊!     *Olympus E-P1 + Canon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2 彩色中的純色

這篇感覺上好像是在偷渡澎湖古門的文章,呵呵!因為照片都是用澎湖一些古早的門。 其實這次來澎湖出差本該沒有時間去找門來拍照,但是剛好出差的地點就有好幾扇門了, 所以又拍了不少間古厝的門,這次有拍到幾扇真的很漂亮的門喔! 但是本篇的主題是在純的色彩,所以漂亮的古門就有空再慢慢寫。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五福臨門,字刻得也算漂亮了,但是真的年久失修,所有的顏色都已經褪掉了,只剩下古樸的木頭原色。 上面比較曬不到太陽的地方還有一些些藍色,但也因曬不到太陽,吃不到光所以照片上緣會呈現暗色條, 呵呵!還真有點 lomo 風呢!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唉!這個字就遜多了,仁義刻得真的還不怎樣…………….,而且另一邊門根本就已經不見了。 整扇門除了木頭原色外就是保護漆的黑色了,也還算單純的配色。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張有點色彩,其實剛開始有拍剛好只有石頭部份的照片,也不知為甚麼,真的不能看……. 所以只好裝一些些紅色的磚牆進來囉! 這張照片主要是在它的刻得字,真的很有意思呢! 非親有義須當敬、是友無情切莫交,橫批是淡薄以明志。 不知為甚麼,看著破舊、傾倒的房舍,搭上這幾句門聯,突然給我一種抑鬱以終的感覺…………..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2/01 無色彩 Part II

才剛說完無色彩的彩色攝影,今天又讓我遇見一次,而且這次更像了。 這次影像就幾乎是黑白的了,像到我都好想拿起黑白底片來拍照了, 嗯!也是該再去拍些黑白了。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是早上的陽光照在海邊的礁岩上面,這真的是彩色 CCD 拍出來的,呵呵! 純粹的黑白而已,更能看出影像中的結構與紋理。     *Olympus E-500 + Zeiss 35mm F:2* 這張則是在潮池中拍攝的,還有一些反射著強烈的陽光。 有著亮到爆的水面反光,也有著黑到底的礁岩,我就是喜歡這樣簡單俐落的影像。     *Olympus E-500 + ZD 70-300mm F:4-5.6* 雖然這張帶有一些些顏色,但仍是挺像黑白的照片,有點像黑白底片用彩色相紙洗出來的樣子。 瓊麻高高的挺立於一群雜草之上,上面有著直射入鏡的太陽, 給我一種向上崢嶸的感覺,一種就是要出人頭地的氣魄啊!     *Olympus E-500 +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2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30 東方混浴大澡堂

哈哈哈!為了慶祝半年慶,所以特別提供養眼影片以回饋眾人的支持。 如果你們真的這樣想,那還真的是想太多了………… 每年這季的澎湖調查是最辛苦的了,東北季風幾乎沒有停過,只有強一點和弱一點的區別而已。 今天下水後粗口飆不停啊………海水真的很冷,但陸上陽光又很大,將身體曬的熱熱的, 跳入水的那瞬間真的有種要冷死的感覺。 不過今天的陽光可是很夠意思的露臉,在烏崁的海邊就錄到這一段洗澡的畫面。 *Olympus E-P1 + Galuxe FN70ED 450mm F:6.4* 若要看大畫面,請至 FACEBOOK 原始檔案 觀看。 主角是東方環頸鴴,在海水池中快樂的洗澡著,配角有穉鷸、濱鷸,大家一起大混浴。 可惜風大了點,即使是 GITZO 還是會晃的,所以剪掉了一些畫面。 看到這麼大的風就覺得很不安………..明天還有一天要下水,而且還是要潛超長距離的。 只希望鋒面走慢一點、弱一點,神啊!我不貪心,再讓我搶到半天好天氣就好了!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10/11/29 指鰭䲗

這是在澎湖西嶼拍攝到的指鰭䲗,牠的型態和一般的魚類有些差異。 大多數的魚類鰭是用來游泳的,而指鰭䲗的鰭可是用來撐住、行走用的喔!    *Canon PowerShot A710 IS + Housing* 其實你可能會說看不出來牠是怎麼一回事,我來說明一下就清楚囉。 牠現在幾乎是站姿的,也就是用腹鰭向下撐住身體,看起來就像是站著一樣。 也因為湧浪的關係,所以第一背鰭向前傾,這樣是不是很容易看懂牠現在的姿勢了。     *Canon PowerShot A710 IS + Housing* 這是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牠利用胸鰭分離出的第一鰭條在撐住海底,第一背鰭仍是隨著湧浪在飄動著。 我覺得牠正好介於東方豹彷彿(飛角魚,那兩個彷彿字是錯的,打不出來)和躄魚之間。 東方豹彷彿幾乎是用變形的胸鰭在海底飛行,而躄魚則是利用腹鰭行走。 指鰭䲗則是利用大面積的腹鰭半飛行、半走路的樣子在前進。     *Fujifilm FinePix F700 + Housing* 這是在墾丁砂島拍到的躄魚,很可愛吧!牠就像是用站得一樣站在海底。 至於東方豹彷彿就很抱歉了,我唯一看過的那一次是在墾丁的萬里桐, 那次是帶 OpenWater I 學員第一次下水,所以我也不敢帶著相機,深怕沒把學員照顧好。 結果一下水就看到一尾東方豹彷彿在水中悠遊的飛來飛去………….就沒有照片囉!   不同魚種雖然有著大同小異的外觀,但是因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卻演化出完全不同的用法。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11月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