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鳥類週報第七週 – 鷺科

鳥類週報第七週 - 鷺科

鷺科是因為分子生物技術而從鸛形目被分到鵜形目的。

不過說真的,那個外型怎麼看都比較像鸛形目的鳥就是了。

說到外型,鷺科主要的外型就是長脖子、長腳和長的嘴喙。

*大白鷺*屏東大鵬灣*典型的嘴長腳長脖子長*

鷺科可是有一個獨特的外型喔!那就是可以彎折呈 S 形的脖子,

這在其他長脖子的鳥類是沒有的。

每次看到大白鷺時我都會開玩笑說,看他脖子折成這樣,令人好想把它脖子扭斷喔!

*大白鷺*屏東大鵬灣*大白鷺脖子彎折的程度,嘴裂到達眼後*

不過看到大白鷺的 S 形脖子就想扭斷的話,看到紫鷺怎麼辦啊?

紫鷺在飛行時,那個脖子才真的是彎到一個完全不符合鳥體功學的境界。

*紫鷺*屏東龍鑾潭*紫鷺飛行時脖子彎曲的很厲害*

*紫鷺*屏東龍鑾潭*這張可以看到脖子拉出來後有多長*

台灣常見的鷺科可以用白色系和非白色系,大型或是小型來區分。

白色系,大致上就是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牛背鷺、唐白鷺和岩鷺白色型。

比較常見的幾種中、小型白色系的其實並不難分,

常見的有小白鷺、牛背鷺、唐白鷺和岩鷺白色型,是有口訣可以幫助記憶的。

嘴黑、腳黑、腳趾黃,這就是小白鷺。

*小白鷺*屏東大鵬灣*腳趾黃相當明顯*

嘴黃、腳黑、腳趾黃,就是唐白鷺,不過唐白鷺很少見就是了。

*唐白鷺*金門湖下海堤*黃嘴的唐白鷺,繁殖羽看起來非常飄逸*

嘴黃、腳黑、腳趾黑是牛背鷺的非繁殖羽狀態,

*牛背鷺*屏東墾丁*嘴黃腳趾黑*

繁殖羽時整個頭都是黃色的,就不需要用嘴、腳的顏色區分了。

*牛背鷺*屏東墾丁*繁殖羽非常好認*

嘴黃、腳黃、腳趾黃就是岩鷺白色型了。

*岩鷺黑色型*澎湖烏崁*找不到白色型的,就用黑色型代替了*

大白和中白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他們體型比較大,所以很容易和小白分出來。

但是大白和中白也都不小,如果不是兩隻站在一起,有時還真的會被迷惑。

主要區分還是靠嘴裂,也就是嘴巴的開口只到眼睛下方,那就是中白。

*中白鷺與小白鷺*屏東大鵬灣*中白鷺嘴裂只到眼睛下方*

如果嘴裂超過眼睛,那就是大白。

*大白鷺*屏東大鵬灣*嘴裂有時會看不清楚,可以看上面第二張照片比較清楚*

大型的鷺除了大白、中白之外,就剩下是蒼鷺和紫鷺了。

*蒼鷺*金門烈嶼*蒼鷺飛行*

*紫鷺*屏東大鵬灣*

這兩種特徵都非常明顯,又大又好認,就不贅述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池鷺,池鷺因為顏色特徵明顯而算是很認,

*池鷺*澎湖七美*池鷺的繁殖羽*

*池鷺*烈嶼凌水湖*池鷺的非繁殖羽*

但是他很會躲藏加上自認為躲的很好,常常到了很接近時他才會起飛。

也因此算是最常覺得失之交臂的鷺科了。

每次都會提醒自己要很小心的找、慢慢地走,

但是每次都還是看著他突然起飛,然後再自責剛剛怎麼沒注意到。

非白色型小型鷺科大多比較隱密,很少在空曠處看到。

夜鷺算是常見的,他以南崁企鵝的暱稱聞名全國。

起因就是有民眾報案說在南崁溪發現企鵝,還不只一隻,驚動了警察、動保人員前往查看。

結果到現場一看是夜鷺,從此南崁企鵝就變成夜鷺的另一個名稱了。

另,也有日本網友在動物園中拍到夜鷺混在企鵝群裡面,

跟著企鵝吃動物園餵食的魚,更堅定了夜鷺aka企鵝這件事。

不過夜鷺到底會不會遷徙也是個熱門的話題,以前認為是不會,

但是卻因為在日本發現了一隻台灣繫放的個體,現在認為有些個體會遷徙。

這是在搭船前往東沙時在高雄外海拍攝的,個人推測應為遷徙中個體。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似乎兩隻停在空中講話,哈哈!

*夜鷺*高雄外海*企鵝是不會飛的喔*

夜鷺吃起魚來也是很厲害的,這是在公園裡面吃錦鯉的夜鷺。

*夜鷺*台北新公園*夜鷺吃錦鯉*

*夜鷺*台北新公園*夜鷺吃魚是魚頭先進去,這樣才不會被鱗片卡到*

*夜鷺*台北新公園*夜鷺吃完後假裝沒事的站在原地,膨脹的脖子和嘴上的鱗片洩密了*

靠水邊比較不好分的就是栗小鷺和黃小鷺,兩種都是在水邊長草區內隱身的小型鷺科。

黃小鷺瞳孔圓形的,栗小鷺瞳孔橢圓形的。

*黃小鷺*屏東大鵬灣*瞳孔圓形*

*栗小鷺*高雄大學*瞳孔非圓形*

別懷疑,真的是用瞳孔看最快,幸好鳥類眼睛大,要不然這個特徵就會很難應用了。

飛行時黃小鷺翅膀外側有明顯的黑色,栗小鷺沒有。至於秋小鷺數量很少,就不討論了。

*黃小鷺*烈嶼黃厝*可以見到翅膀外側有明顯的黑色*

靠水邊生活的綠簑鷺就不得不提一下,他是捕魚高手呢!

魚在水中往上看,可是可以看到鳥就站在那邊,因此可以警戒、避開。

但是綠簑鷺會把翅膀張開並圈成圓形,把脖子藏在翅膀圈出來的圈圈裡面。

這樣一來,從水底看就看不到鳥的身影了,魚會以為那是顆石頭的陰影而放心的靠近。

然後………魚就沒有然後了。

*綠簑鷺*石垣島、日本*綠簑鷺我沒有典型抓魚的照片,只能用飛行版的*

不在水邊生活非白色系的最出名的黑冠麻鷺了,也就是俗稱的大笨鳥。

在公園、校園甚至路邊的花圃常可以見到。

動作非常緩慢,雖是鷺科的成員,但是以地棲為主,主食是蚯蚓。

不要以為以前就是這麼常見的喔!

我在開始看鳥的時候,黑冠麻鷺和夜鷹都是非常難看到的鳥類,

看到一次都會想要回去掃墓祭祖,順道看看是不是祖墳冒煙了。

隨著不斷地開發,野外棲地愈來愈少,這兩種鳥類突然發現都會區也是很好生活的,

只要適應了都會區,就表示可利用的棲地幾乎是無限地擴大了。

夜鷹利用都會區的頂樓,黑冠麻鷺利用都市中的公園、校園,

*夜鷹*屏東東港*夜鷹會在大樓的頂樓築巢,白天瞇著眼在睡覺,晚上才可以吵人*

加上保育的觀念有在進步,對野生動物的騷擾真的有減少,也讓這兩種鳥類拓展的更快。

晚上不睡覺、整晚嘰嘰叫的是擾人的夜鷹。

其實黑冠麻鷺晚上也是會呼呼的叫,只是比較低頻所以聲音傳不遠,

但是給我一種陰森的恐怖感啊!

黑冠麻鷺雖是大笨鳥,但是卻是人類與自然連結很重要的一環。

希望有朝一日,不是只有適應都會區的鳥類可以日益發展,

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也都可以如此的生生不息。

 

本篇發表於 生態相關, 鳥類週報 並標籤為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day month 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