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切
攝影班的一位學員家裡就是在蓋廟宇的。
這次外拍就特別情商,請他幫忙解說一些廟宇建築的眉角,
如照片中的獅子、屋頂上的龍、鳳等的建材以及演進的過程。
最早的剪黏是用瓷碗去剪,一片片剪出你要的樣子然後去貼。
照片中的獅子便是這種古技法所做的。
再來變成彩色玻璃,但是因為玻璃容易因為熱脹冷縮而炸裂,
如烈日下突然的西北雨,一場午後雷陣雨往往就將這些裝飾毀損大半。
後來演變成直接燒成瓷片,開模燒製所需的形狀、數量、顏色等。
有點類似製作套件包的概念。
當然,套件包施工速度快,但是就是少了許多原創性與藝術價值。
幸好現在還有些廟在翻新時願意採用古法,用特殊的剪刀將瓷碗剪碎來拼貼。
最好區分的地方就是貼片有沒有弧度,底部有沒有碗底拼貼,大小是否均一等。
回到照片本身,這張照片是正方形的,顯然是經過裁切的。
廟宇拍攝時許多心裡想的角度有時是無法達到的,取景時需要閃東閃西的。
尤其台灣建築從不在意天際線,使得在台灣拍古蹟真的是相當的困難。
很多人都以為我很反對後製,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我只是懶得後製,所以儘量在拍照時得到。
拍照時只要多花一點心思即可得到想要的,後製起來可能要好幾個小時才能處理完畢。
所有的後製都是為了呈現出拍照時心裡的想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後製只是讓畫面回到最初。
剪黏的匠師看到這座廟宇的粗胚時,對廟宇蓋好後樣貌一定有自己的想像。
根據這個想像開始塑泥胚、剪瓷碗、貼瓷片,一步步完成自己對這座廟宇的預想。
拍照也是如此,
看到真實影像後加上自己的內心反應,然後藉由攝影的技術得到內心想要的影像。
如果拍照得不到,那就由後製中繼續處理。直到影像符合當初自己內心的樣子。
這就是攝影的過程,也是藝術形成的過程。
如果喜歡攝影都必定有最好不要裁切的態度
除非真的非不得已需要調一些明度或飽和度與光線的色溫
若都靠裁切來要到一個畫面 即使再美 還是失真~^^
認同文中這樣的說法:
拍照時只要多花一點心思即可得到想要的,
後製起來可能要好幾個小時才能處理完畢。
有時受限於器材、有時受限於取景位置,裁切為不得不的。
重點在按下快門前就已經知道需要怎樣的景,
裁切也只是讓自己得到按快門前心裡想要的影像。
這和進暗房有點像,在暗房中,不管遮掩、裁切、調整反差,
甚至調整顯影時間等是很正常的。
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得到按下快門前心中預想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