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 Canon nFD 85mm 1.2L

Canon 舊時代 nFD 接環的 85mm 1.2L 有多出名、有多好不是今天要說的。

我想只要有在碰 Canon 系統的攝影人,總是會想方設法讓防潮箱裏生出一顆 85/1.2L。

那今天是要說什麼呢?今天要來聊一個有點悲傷的故事,關於一顆 85/1.2L 主人的故事。

話說鳥老闆還是高中生的時候………….當年真的很喜歡拍照,

加上家裡買了一台 Canon AE-1p + 50/1.4 的套裝給我,

從那個時候就一直拍一直拍,不知不覺也拍到現在了。

就在讀到高二時就不想讀書了,反正高二有讀完,一年後就可以用同等學歷考大學。

當時唸的那間高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則,

如果要被留級,只要申請轉學就會幫你把不及格的通通變成及格,讓你可以直接轉高三。

於是我就辦理轉學,只是只有轉出沒有轉進任何一間高中,反正一年後就可以考大學,

有了大學畢業證書,誰會管你高中有沒有畢業啊?

應該留級或是轉學讀高三的那一年就在慘綠的南陽街度過。

真的很苦悶啊!我又不是讀書的料,我的國中同學們一定都很贊成!

也不知道為什麼高中可以考上當年的第四志願,

也不知道為什麼讀書的過程中就誤打誤撞讀到博士班。

但是我自己很清楚,我從來就不是會讀書的人,

應該說不是做學問的人,我只是很會唬爛和考試。總之,那一年在南陽街過的很不快樂。

後來在常去洗幻燈片的照相館聽到大鬍子老師要開攝影課,另一位老師要開暗房班。

心想,不錯耶!反正是上晚上的,就想盡辦法生錢出來去報名了。

大鬍子老師就是 Canon 系統的,他有一顆 85/1.2L,

聽他說的和看那顆鏡頭拍出來的正片,啊!真的是喜歡啊!

大鬍子老師有一張拍照相館老闆娘女兒和兒子在公園走路的照片,

光影真的很美,後來還拿了獎。

那個年代,一個月生活費只需要 3,000 的時代,

一顆普通的 Canon nFD 28mm/2.8 就要 8,000 上下了,那時大學畢業一個月不到一萬….

那 85/1.2L 上市時要賣多少?要 11 萬多日幣,台灣那時大概賣 25000 左右,

算上日幣匯率、通膨等,大約是現在的 15 萬上下。

就知道為什麼我只能看著那顆鏡頭留口水了吧?

一起學攝影的還有一位是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後來大鬍子老師知道我在補習要考大學,

他就和我說,不用醫學院,考上台大的話,他那顆 85/1.2L 一萬賣我。

哈哈!那時那位台大醫學院的同學一直哇哇叫,說他已經考上了,應該也可以用一萬賣他。

當然,我說過我不是讀書的料,後來當然沒考上台大。總之,那是我對 85/1.2L 的初認識。

和大鬍子老師學攝影的時候一直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幫助,

殊不知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是完全不著痕跡的。

我拍照速度很快,不挑景、不擺拍,甚只有時連場景內的垃圾都不清走,有什麼拍什麼。

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到底受了老師多少影響。

直到有一年拍婚紗,外景的部份我請大鬍子老師幫我拍。

在咻咻咻聲中,不到一小時就拍掉好幾卷底片了。

我太太那時說了,他說今天看大鬍子老師拍照,我可以確定你就是他的學生。

拍照一樣快,一樣崇尚自然的拍法。至此才驚覺我受老師的影響有多大!

但是在學的時候,真的完全沒有改變的感覺。

很不幸的,大鬍子老師在 2005 時過世了。

是因為好幾天沒出現,大家很擔心,最後破門而入時才發現以過世多天了。

後來我還是考上台大了,只是是博士班,不是大學部,但總算是達成了和老師的約定,

只是老師已經先逝了,再也沒有人會賣我一顆一萬的 85/1.2L。

這顆鏡頭好雖好,但是鏡片非常容易變質,

脫膠霧化是最常見的,也因此品相良好的一鏡難求。

因為 FD 的鏡後距太短,幾乎無法轉接到後來的數位相機上使用,

因此 FD 接環的鏡頭沉寂了一段時間。

後來無反數位相機開始流行,因為無反的鏡後距很短,是少數可以讓 FD 接環復活的機身。

沒錯,即使是 Canon 自己都放棄了 FD 接環。當年的 EF 接環是完全無法轉接 FD 的鏡頭。

所以價格又開始向上跑了。不過因為年代久遠(1976-1987),

品相好的價錢更是水漲船高了。

既然老師已經沒辦法賣我鏡頭了,總得自力救濟一下,但是每次看到都真的買不下手。

一顆到兩萬多的價錢了,品相說明是外觀極美。哈哈!屁股想也知道,鏡片一定霧化了。

要不然幹嘛寫外觀極美?要到稍微好的品相大概要到 3-4 萬才會有。

而且膠合鏡片變質是通病,所以買來沒有問題不代表放在你家就不會出問題。

也因此買一顆 85/1.2L 的計畫就一直擱著,

我一直相信買賣中古品是靠緣份的,緣份到了自然就會出現。

前一陣子剛好看到一顆開價很不錯的,是已經處理過霧化了,

而且還是台北的名師處理的,但是邊緣還是有些許霧化無法處理乾淨,

若不幸一點是需要磨鍍膜的,那就很恐怖了,所以開價並不高。

會考慮的點在 85/1.2L 的成像圈非常大,

我在想這麼邊緣的霧化,搞不好不對畫質的影響不大。

於是和賣方多要了一些鏡頭的照片來看,也和會維修鏡頭的朋友聊了一下。

我就很直接的和賣家說因為無法面交,這個霧化的程度對畫質影響的不確定性太高,

這個價錢我覺得風險太大,如果可以降到 oooxx 時再通知我好了。

我想可能大家對霧化還是會害怕吧?尤其是處理過還無法處理乾淨的。

過沒幾天他就和我聯絡,說如果可以 xxxoo 就賣給我了。

當然是來來往往好一陣子,最後終於有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錢成交了。

昨天的第一張就被嚇到了,晚上的後庄車站,光圈 1.2 全開。

剛好列車要進站了,高架橋反射地面閃的紅光。

那根路燈的立體感超好的,好像要浮出畫面一樣。

 

*Sigma fp + Canon nFD 85mm 1.2L*後庄車站*

*Sigma fp + Canon nFD 85mm 1.2L*屏東慈鳳宮*

這顆鏡頭真的好,立體感十足,順風耳肩膀的浮雕都要跑出畫面了一樣。

不知道為什麼現代鏡頭愈做愈重?

這顆當年已經算是很重的鏡頭了,昨天收到時覺得怎麼這麼輕啊?

才 600 多公克,EF 接環的 85/1.2L 卻要 1025 公克。

85/1.2L 真的算是輕巧好用。至於霧化的邊緣,等有空白天去拍照時再看看吧!

目前夜拍是看不出來。希望如我預測的,因為在邊緣,所以對畫質沒有影響。

僅以此篇懷念我的攝影老師,林登興(大鬍子)老師。順便記錄一下 85/1.2L 初體驗。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250308 搶救 Capture One 血淚史

真的是太忙了,忙到好久沒有來方格子寫東西,

想不到久久沒來的第一篇居然是搶救 Capture One(以下簡稱 C ONE)!

我的 C ONE 怎麼了?說來話頭長,且讓我慢慢的解釋清楚。

1、因為硬碟不夠大了,相信是所有影像工作者心中固定時間發作的痛。

狠下心一次大升級,快樂個一兩年後又要再來一次。

每次換硬碟都是一次心理上的極限挑戰。

因為原有的 SSD 2T 已經滿了,說真的,這種便宜的 SSD 寫入次數和時數都有限制,

所以用了兩年寫滿之後,大概就會再買一棵,舊的就當做資料碟了。

只有讀取,寫入變得很少,這樣可以延長 SSD 的壽命。

2、買了一個 SSD 4T 容量的準備繼續使用。

3、先解說一下 Mac 版的 C ONE 結構。

在檔案管理員裡面,只看得到一個檔案,就是你 Catalog 的名稱。

C ONE 可以用 Catalog 和 Session 兩種架構。

如同日曆般的一直在存入圖檔的話,我就習慣用 Catalog。

專案式的案子,比方說數位典藏是以每間老厝為單位,

這時我會用地點或是專案名做成 Session。

 

其中的 2025CHUPhoto 以及 CHUPhoto2023-24 兩個 Catalog 都是完整的檔案。

可以看到 CHUPhoto2023-24 有 1.23TB 的大小。

接著滑鼠右鍵按下,可以看到顯示套件內容。點選下去就如下圖:

 

3-1. 其中 Original 是一個最重要檔案,也就是你照片原始的位置。

他會依照你輸入的時間座分檔。

這張圖顯示 2023 年 2 月 2 日輸入的第四個檔案夾裡面有哪些照片。

這有什麼好處呢?

當你需要某張照片或某段影片,只要知道是幾年幾月幾號拍的,

可以直接到備份的地方叫檔案,不需要開啟應用程式。

還有另一個最好用的地方,就是可以叫隱藏檔。

當年用蘋果當家影像軟體 Aperture 的時候,

是可以把 RAW 和 JPEG 合併,可以選擇只顯示你想要的檔案格式。

當年電腦不夠快,所以我都是拍 RAW + sJPG,然後只顯示 sJPG。

Aperture 停止開發後一直不想更新,因為真的太好用了。

一直撐到有一天更新完作業系統後告訴我 Aperture 打不開了為止。

那時查了很多資料,

都顯示 Aperture 和 C ONE 的開發概念是一樣的,甚至有人懷疑就是同一批人做的。

所以就選擇 C ONE 了。那時剛好接了一個數位典藏的專案,正好拿來試用看看。

用了之後發現還真的不錯,於是就將 Aperture 的資料庫轉移到 C ONE 上面。

轉移後才發現因為當初設定使用 sJPG 當顯示,RAW 檔隱藏,

所以轉到 C ONE 後只顯示 sJPG,只有 1280 X 980。

RAW 檔就只有在剛剛上述的日期分類檔中可以看到。

所以當我想要用到原圖時,還是得回去照日期去找出 RAW 檔。

因此這個日期分類是很重要的架構。

3-2. 在 Original 底下是 database 檔。

也就是你這個 Catalog 的資料都在這邊。所以附檔名是 catalogdb。

包含關鍵字和所有的日期分類或是其他分類方式的資料都在這,是最重要的檔案之一。

各位如果仔細看圖會發現,奇怪,

名稱是 CHUPhoto2023-24,為什麼 database 檔名是 UntitleCatalog?因為這是不能改的。

當初救檔案時是測試,但是就一次要好幾個小時,

測試成功後就懶得重做了,只改了外部的名稱。

內部的這些本就是隱藏檔,可能程式就覺得不需要連動改名吧?

好了,C ONE 的架構大概就是這樣。也就是外部只看得到一個很大的應用程式檔,

但是點選顯示套件內容後,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檔案架構了。

4、回到搬家這件事,於是我就把整個 Catalog 用拷貝的方式複製到新的 4T 裡面。

複製完畢後再刪掉 2023-24 的照片即可,然後將舊的 2T 裡的 2025 照片刪除。

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 2023-2024 和一個僅有 2025 的檔案了。

當然可以選輸出 Export collection as Catalog,就是將你選的輸出成新的 Catalog。

但是這樣上述的日期檔案結構會消失,會變成只有輸入當天的架構,

因為你就是在那一天輸入的啊?所以也不能說他設計不良。

所以我還是整個 Catalog 拷貝,然後再做苦工一個一個分類全選然後刪除,

不可以直接刪架構,這樣就只有把架構刪掉,不會刪到照片。

我們來看一下 C ONE 的樣子。

 

 

4-1. 左上就是我說的架構,可以用各種分類,比方說日期、專案、相機種類等等,

所以這個分類只是一個捷徑,若是整個刪除就只是刪除捷徑。

這樣要再回去找到原始檔刪除就會很難了。

所以正確的刪除作法是點選左邊要刪除的相簿,

然後在右邊照片處按下 Control+A 全選後拖到垃圾桶,這樣才會從圖庫中刪除照片檔。

一個一個做下去,全部刪除完了才可以刪掉這個結構。

4-2. 左下方就是關鍵字,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照片根本沒有用,

這個 Catalog 裡面有 55270 張照片,如果沒有關鍵字,

今天要找一張特定的照片就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所以也是我想要復原到未消失前狀態的原因了。

5、當拷貝結束後兩邊開啟都正常,就開始刪照片了。

這時悲劇發生了,新買的 4T 突然跳開了,

再來不管怎麼重接、用盡各種磁碟修復工具都無法重新接上。

也就是故障了………

有沒有搞錯啊?新買的耶!當初想說他敢五年保固,應該品質比較好吧?

有 Pro 硬是比沒有 Pro (只有三年保固)貴了一千多。想不到還是第一次用就掛點了。

那時想說跳掉就算了,重新 format 一次就好,反正原檔還在 2T SSD 裡面。

於是就再一次 Format 4T 成為 APFS 格式。

6、原本要直接重新拷貝一次,

後來想到 2T 裡面的 C ONE 垃圾桶裡有一千多張照片還沒刪掉,

就是那些拍模糊的、鳥已經飛出框的那些照片。

那些要刪掉的檔案拷貝來拷貝去要幹嘛?

所以先開啟 C ONE 清除垃圾桶,大概清了 10 秒左右就當機了。

奇怪?是怎麼了?算了,就重開就好了。

這時發現悲劇了,要重開時居然整個 Catalog 都找不到!!!

心想怎麼了?開啟硬碟容量來看,要死了,整個 1.8T 的檔案居然就不見了!

1.8T 耶!有刪過圖庫的朋友一定知道,將近七萬張照片要刪多久。

即使沒刪過圖庫,刪過大檔也知道,1.8T 至少要刪好幾分鐘以上。

尤其是蘋果的垃圾桶,要先全部讀一遍,

告訴你有多少檔案要刪除,然後再開始刪,所以都需要很久的時間。

就在 10 秒左右,這個一大堆零碎檔的 1.8T 檔案就不見了?!

總之,這個時候開始緊張了。照片是都還有備份,問題是那些架構啊!!!

7、這時一定會有朋友說,備份呢?是的 C ONE 可以備份的,但是不像 Aperture 這麼好。

Aperture 備份是直接按一個按鈕,第一次備份要很久,因為全拷貝。

第二次以後會自動比對更改過的地方,只會存更改過、新增的部份,

刪掉的部份在備份中不會跟著刪,而是放到一個已刪除的備份夾,

我想是避免以後想救回吧?所以他的備份是很有效率的。

而 C ONE 的備份只有備份剛剛說的那些關鍵字、分類等等。照片的備份要自己另外備。

所以我的備份就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圖庫,另一部分是 database。

圖庫沒問題,備份都在,我每個月備份一次,所以只少了今年二月的。

但運氣很好,今年二月一日剛好換新的記憶卡,

因為還沒刪除過,所以所有 2/1 以後的照片都在。

問題在我的 database 備份是放在同一顆硬碟上,也就是 2T SSD 上面。

更神奇的是 1.8T 的 Catalog 消失時,備份資料夾也跟著消失。

僅留下一些與 C ONE 無關緊要的小檔案。

好啦!我知道這是備份大忌,

但是當時真的沒有想這個 database 備份會如此關鍵(後話,其實也不關鍵)。

所以我只剩照片,卻沒有 database。這真的會出人命耶!

不要說關鍵字重 key,光是重建那個日期、專案分類就會出人命了。

8、購買復原軟體。這時就只好花錢消災了,購買了 EaseUS Data Recovery Wizard,

真的很好用,搜尋後復原個幾百G的檔案只要幾秒鐘,而且是復原到別的硬碟喔!

但是很賤的,他的購買方式有夠小人的。

現在已經無法擷圖未購買的樣子了,就是你按下購買,他會跑出一個比較表,

比較正式版和試用版的差異。

有一個不限次數使用的欄位,所以就以為按下購買就是不限次數使用。

結果在購買的那邊有個灰色小小的按鈕,預設是單月使用,當初沒看到。

付完帳後收到帳單,上面寫我的執照是一個月且不會自動更新的版本,

想說不是無限使用嗎?正好還有一個試用版視窗還沒關,再回去按一次購買看看,

才發現到右下方這個近乎隱藏的按鈕。按下去後有三種付款模式,月費、年費和終生。

月費 2700左右,終生才 5000。按!一切都來不及了,

你也不能說他騙你,畢竟這一個月之內,真的是無限次數使用………

復原後當然出現一大堆圖檔和影像檔,

但這都不重要,我都有備份,我要的是 database 的備份檔。

結果備份檔沒有整個檔案夾復原,只有復原單檔,就是 CHUPhoto.catalodb。

好,有這個總比沒有好,我再來想想要怎麼辦才可以。

9、開啟 CHUPhoto.catalodb,是可以開啟,當然照片都不見了,

畢竟沒有圖庫了,所以所有的照片都是呈現問號。

既然是備份檔,為什麼不用復原備份的功能呢?這就是神奇的地方了。

也就是 C ONE 會自動比對這個備份檔是不是這個 Catalog 的備份檔,

我原始的 1.8T 檔案已經不見了,所以開一個新的空白 Catalog,

用回復備份時系統就是死不承認有備份檔,也就是他根本不認得這個檔案。

所以我才會說備份 database 很重要,但是也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如果原始檔沒有了,有備份檔也無法復原。

10、就在困坐愁城之際,突然將想到一個賤招,

既然可以直接開啟 database 檔,表示架構都在。我就試試可不可以右鍵開啟套件內容。

結果是不行的,根本沒有出現這個選項,如果可以就好辦了。

我前面不是說過我有備份原始的日期式的圖庫資料?

如果可以開啟套件內容,我就把我的圖庫備份直接輸入到 Original 裡面,

這樣理論上就復原了。但是現在偏偏無法開啟套件內容。

11、又想出第二個賤招,開一個新的 Catalog,

然後選 import Catalog -> Capture One Catalog,就選剛剛那個復原的 database,

居然可以輸入,但是一定找不到照片。

然後你會看到他跳出對話框,說 ooxx 路徑下的 xyz 檔案找不到。

我看了一下檔案指向的位置,他居然直接指向到我硬碟根目錄下的 Original 檔案夾?!

也就是我本來想要打開套件內容,就是想把原始圖庫資料拷貝進去 Original 檔案夾中,

但是無法打開所以這個方法行不通。現在它居然直接要在根目錄裏讀取?有這麼好的事!

於是趕緊在根目錄建一個 Original 檔案夾,把圖庫中 2023、2024 整個 copy 進去,

然後按下 Retry。Yes!終於開始輸入了。

輸入了好幾個小時,完畢打開看,一切順利,所以檔案都歸位,而且關鍵字都在。

12、以為到這邊就結束了嗎?並沒有,

這時因為是新的 Catalog 了,所以可以打開套件內容,看了一下 Original 檔案夾,

果真和我想的一樣,只有 2025 -> 03 -> 08 -> 01 的日期檔案,

五萬多張照片全在一個日期檔案夾裡面。這樣還是沒有完全好啊?以後找照片很會麻煩。

我突然有個很大膽的想法,既然程式是會去讀 db 檔,

那我把復原的備份 db 檔 copy 進去隱藏檔中呢?

於是先把原來的 Untitlecatalog.catalodb 拷貝出來備份,免得被我搞壞了,

又要花好幾個小時重做。

將 CHUPhotocatalog.catalodb 拷貝過去,接著改檔名為 Untitlecatalog.catalodb。

然後將原始的 2023、2024 圖庫拷貝進去隱藏檔中的 Original 裡面。

13、緊張緊張、刺激刺激,

重新打開 CHUPhoto2023-34 的一瞬間,所有的照片都有讀到,

它真的就照著舊的 database 去讀取資料,待刪除照片仍是一千多張,

就是回到當機整個不見之前的樣貌,

只是這一千多張都是讀不到東西的,因為我沒輸入 2025 的圖庫。

所以刪除時也會照刪,只是最後會跳出沒有東西可以刪,然後垃圾桶就空了。

簡直是要放鞭炮了,歷經一週的緊急救援終於至此結束。

14、總結,備份真的很重要,圖庫一定要備份、database 也一定要備份。

雖然萬一整個消失,要回復時不能直接使用,

但是可以用我上面繞圈的方式還是可以執行的。

然後,一定要放在別的地方備份,備份守則是異地、異種,經過這一次,我一定會遵守的。

若有人不想看這麼長,我直接整理在底下:

1、先叫出 database 的備份,也叫出圖庫的備份。

2、成立一個新的 Catalog

3、選擇 Import Catalog -> Capture One Catalog

4、選取最後一個備份的 Catalogdb。

5、它會跳出找不到檔案,就看他的對話框說它在哪邊找不到,

就把你的圖庫備份放到一模一樣的位置。按下 Retry,他就會開始抓資料了。

6、都輸入完畢後將程式關閉。把新 Catalog 開啟顯示套件內容,

將裡面的 Catalogdb 移出,放入剛剛輸入的 Catalogdb 取代,

記得改檔名,需和移出的檔名相同。

7、再將剛剛輸入的圖庫拷貝進去 Original 檔案夾內。

刪掉剛剛成立的日期,如果不刪也不會怎樣,但是你會有一份只佔空間卻沒有用的圖庫。

8、重新開啟檔案,一切都會回到消失前的原狀!

希望這些步驟對某些正在傷心欲絕的朋友有所幫助。額外提醒:

1、購買 EaseUS Data Recovery Wizard 請務必注意改成終生,才差那一點點錢。

2、來源碟一旦出問題就不要再寫入,一切都有救,寫入覆蓋掉就很難了。

所以救援軟體要復原時也會提醒,千萬不要復原到原硬碟。

一來是舊硬碟可能本來就有問題了所以才要救援,再來就是寫入後就很難救了。

3、備份再備份。如果沒有備份,這次一定是死定了。

記憶卡非到寫滿了否則不刪除。這也是另一種備份。

 

 

 

 

發表於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41203 東方澤鵟取餐囉!

前一陣子因為屏東恆春龍鑾潭出現罕見的紫水雞,

一堆人衝去南岸停車場尋找紫水雞的蹤跡。

而我剛好要來墾丁做調查,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盛會,只可惜紫水雞好像已經離開了。

不過紫水雞槓龜,不代表沒有其他鳥可以看喔!讓我看到了大麻鷺和禿鼻鴉。

今天重點不在這兩位身上,重點在東方澤鵟!所以這兩位的照片就以後再說了。

東方澤鵟沒那麼少見,但是要穩定的看他飛來飛去,倒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是了。

龍鑾潭南岸算是很穩定的點,紫鷺在這邊也算是穩定。

在南岸停車場停好車,就可以看這些較為少見的鳥在那邊飛來飛去的,十分過癮呢!

今天原本要離開時剛好三隻紫鷺起飛,還往停車場這邊繞過來,當然是先拍再說囉!

所以耽擱了點時間。好不容易等到三隻紫鷺都降落了,想說可以走了吧?

突然間潭邊出現一個黑影,很自然的相機就對過去了,一看是東方澤鵟。

本來不以為意,畢竟距離很遠,拍起來也不是很有意思。

但是突然看到他放下起落架!!就是兩條腿垂下來,心想要有大場面了嗎?

於是就開始連拍了,看著他降落,起飛時腳下居然多了一隻白冠雞!!!白冠雞耶!!

就容我為沒有在看鳥的各位解釋一下,

白冠雞公的平均體重大約在 900 公克,母的大約在 700公克。

而東方澤鵟呢?了不起 400 公克左右。

也就是他居然可以帶著自己體重兩倍左右的東西直接升空,真的很嚇人的最大起飛重量。

尤其是這隻白冠雞看起來像是死亡的個體,羽毛沾水後又更重了。

他可以這樣毫不費力的起飛,還只用一隻腳就可以抓住,真的是很強的飛行能力。

下面的照片就是一連串的連拍,影像素質不是很好,距離真的很遠,

而且太陽很大又有熱對流干擾,已經盡力了。

不過因為是難得的記錄,所以還是分享一下囉!

 

同場加映看澤鵟的特徵。

澤鵟的臉部比較平,我們稱為顏盤化,雖然不像貓頭鷹那麼平,

但是比起一般鳥類,算是比較平的了。為什麼要平?

因為他的捕獵需要較為立體的視覺以判斷距離,因此顏盤化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再來是很長的胕蹠,他的胕蹠很長,可以讓他在長草叢中站立、抓取獵物等。

 

*東方澤鵟*有著顏盤化的臉,以及很長的胕蹠,非常適合在草澤中活動*

發表於 生態相關 | 發表迴響

20241005 Leica R15/3.5 Canon nFD20/2.8 大亂鬥

20241005 Leica R15/3.5 Canon nFD20/2.8 大亂鬥

有一陣子和失心瘋一樣,突然迷上了 12mm 的超廣角攝影。

12mm 好拍嗎?主要不是在風景,說真的,12mm 風景有夠難拍的。

很少有這麼大的景需要用到 12mm 來拍。

主要還是拿來街拍,這麼廣的角度,要把人裝進來是很容易的。

我常說,出現在我照片中的人(主角)我都和他聊過天,起碼都有徵求同意。

拍照圖的就是一個開心嘛!如果是偷拍,拍的緊張兮兮的,一來自己也拍不好,

最重要的是被攝者一旦發現,你就會很難繼續拍下去了。

但是相機對著被攝者,他的動作或是表情很容易就僵掉了,因此超廣角的優點就在這。

因為更廣,所以不需直接將鏡頭和被攝者面對面,這對緩和被攝者的緊張很有幫助呢!

直到有一天突然覺得 12mm 的畫面有點空,要裝的好很難啊!

重點是邊角畫質真的不好。說不好還真含蓄,其實是很差………所以就被我賣掉了。

最近不知為什麼又開始想要拍廣角,看了一下庫存的軍火,嗯嗯!可以來試試喔!

剛好要到澎湖來工作,於是就把鏡頭們帶到澎湖來拍照了。

澎湖特有的工作模式有兩種,一種就是漁船整新的,另一種就是曬魚乾了。

漁船整新我習慣是去竹灣的修船廠,只要打個招呼,我是還沒被拒絕過的。

應該也有不少人來拍吧?他們可能被拍習慣了,不過我還是都會先說一下再開始拍。

另一個是曬魚場,我有空再來介紹吧!

今天路過竹灣時剛好在替漁船上字,因為是徒手上字,我在那邊站了好一陣子都不敢開口。

我怕我一開口嚇到他,然後字的哪一撇就抖了一下,這下我罪過就大了。

就在鷹架底下站,站到他發現我時,我才問他可不可以拍他在工作?當然是獲得首肯囉!

今天試用的兩顆超廣角鏡頭是 Leica 的 R15/3.5,不要哇!又不是 15/2.8,哈哈哈!

另一顆是 Canon nFD20/2.8,一樣不要哇!又不是 FD20/2.8。

這兩個鏡頭前者都只要後者的 1/2 價以下,所以我才說不要看到 Leica 就要哇。

Canon nFD 30/2.8 的表現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結像紮實,色彩還算討喜。

重點是邊角畫質可以接受,然後幾乎沒有變形,很難相信這是 20mm 的影像。

這種影像的表現,難怪有人說他是沒有掛上 L 的 L 鏡。

Leica R15/3.5 就真的非戰之罪了,影像紮實、色彩演繹柔順、邊角畫質優秀,

重點的是 15mm 比 20mm 還要廣很多,但是一樣沒有變形。

面對這麼優良的鏡頭,大家卻會說,疑?這不是 Leica 該有的樣子嗎?

所以我說他是非戰之罪,表現的非常良好,真的就是 Leica 鏡頭該有的樣子。

 

*Leica SL+R15/3.5*這個邊角畫質和變形控制真的嚇到我了*澎湖、竹灣*

 

*Leica SL + nFD20/2.8*除了視角窄一點之外,影像紮實程度完全不輸 Leica 呢!*澎湖、竹灣*

 

*Leica SL+R15/3.5*真的很厲害,船頭上的字可以就這樣直接寫,雖然是隱約看得到底下的舊字。但是可以這樣穩定的照畫,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澎湖、竹灣*

 

*Leica SL+nFD20/2.8*影像一樣紮實*澎湖、竹灣*

 

*Leica SL+nFD20/2.8*這樣比有點不公平,一個比較順光,一個有點逆光,不過影像一樣有水準*澎湖、竹灣*

 

*Leica SL+R15/3.5*有先打過招呼,要拍這種比較貼近的畫面,心理會比較踏實*澎湖、竹灣*

 

以上就是今天 15 和 20 之間的大亂鬥,其實是小亂鬥兼記憶錯亂……….。

因為都沒有電子接點,所以照片上是不會任何鏡頭資訊的。

換鏡頭時又忘了先拍個東西做記號,所以是憑記憶加上拍攝的時間差來判斷的。

應該是不會弄錯啦!不管怎樣,這兩支真的都是好鏡頭啊!

 

發表於 攝影日誌, 攝影講堂 | 發表迴響

20241003 法羅群島南島遊

20240609 法羅群島南島遊

法羅群島是由許多的島嶼組成,其中最南邊的有人島就是 Suðuroy (南島)。

就是那個在大罷工期間全國唯一一個有營業的加油站的南島。

南島平常遊客不多,單趟船程約 2 個小時,他們船費的收法很有意思。

從本島搭過去不收費的,只有從南島回來時才收費,

而且是在快要下船時,由收票人員一台一台車點人頭收費。

至於沒有開車的要怎麼收就不知道了,因為我們已經在車上了,無從得知甲板上的狀況。

今天分享兩個南島的景點,一個是最南端的 Akraberg 燈塔,

一個是南島最北邊的教堂 Sandvík。等於把南島極南、極北的點都介紹了。

Akraberg 燈塔

這裡是南島最南邊,到的時候風很大,想說今天寫稿時剛好是山陀兒颱風登陸高雄的時候,

因此就放了一段當時在哪邊錄的影響,前面是法羅羊,後面就是 Akraberg 燈塔。

請點選此連結前往 Youtube 觀看:  Akraberg 燈塔的風聲

*Akraberg 燈塔*此處為南島極南,當天風勢很大,所以無法用空拍機空拍,真的很可惜*Sumba、法羅群島*

同場加映,回程的路上的美景,俯瞰 Sumba 城鎮。

*Sumba 小鎮*這是由燈塔往北開時,在公路的高點向城鎮拍過去*Sumba、法羅群島*

 

Sandvík 教堂

Sandvík教堂位於南島最北邊,在進入教堂之前的 34 號公路上會有一個長隧道。

這個隧道也是這次最刺激的一個點,因為我們的露營車和 隧道的限寬和限高幾乎相同。

上次在法羅群島的極北點隧道我們就擦撞過隧道一次了,所以這次格外謹慎。

整條隧道開了快五分鐘,大家可以看這段影片,也是完整無縮時的。

 

請點選此連結前往 Youtube 觀看:Sandvík教堂前長隧道

 

*Sandvík 教堂*法羅群島南島極北的教堂*Sandvík、法羅群島*

結束這邊後就立刻奔往碼頭了,如果回不到本島,明天就無法飛冰島了。

法羅群島之旅就快要結束了,這次真的是把上次未完的、腦霧的地方算是都補齊了。

下次要再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了,畢竟來一趟這麼遠而且也不便宜,

應該要把有限的子彈花在其他地方了。

 

 

 

 

 

 

 

 

 

發表於 202406 法羅冰島露營車之旅 | 發表迴響

20240928 法羅群島東島北端露營場

20240605 Gjógv 鎮上的露營場

Gjógv 在哪邊呢?先來説説法羅群島好了。

法羅群島的位置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有介紹過了,就在冰島和挪威的中間。

法羅群島有相當多的島嶼組成,有的島嶼之間有海底隧道可以連結,

有的海底隧道裡面還有交流道,可以通往不同的地方。有的島嶼之間就只能靠渡輪了。

機場在群島左下方的 Vágar(沃格島)。

今天要介紹的露營場位於 Eysturoy(東島)的北邊。

我們從 Google地圖上來看,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圓弧狀的山,

那些都是冰河的遺跡,那一個一個漂亮的弧形就是一個個冰斗。

順著公路開就可以沿路欣賞這些冰斗,公路的盡頭就是 Gjógv 小鎮了。

 

*法羅群島全貌*紅色地標就是 Gjógv。圖片由 Google Map 截圖*



*法羅群島東島上半部*紅色地標就是 Gjógv。那些弧形的山就是一個個冰斗。旁邊的卡爾斯島就是 007 之墓的所在*圖片由 Google Map 截圖*

 

如果還沒聽我的 Podcast 的朋友,很建議可以聽一下,

會比較了解法羅和冰島開露營車、找露營場的一些問題。

海博士的 Podcast

https://vocus.cc/post/66dda8d5fd897800016710e5

可以過去聽聽看喔!

那天也是到處找露營場,想要可以洗衣服、烘衣服,還要有廚房的,而且不要太貴的。

終於在東島的 Gjógv 找到看起來合適的場地。

Gjógv 這個小鎮也是很出名的觀光景點,有個很漂亮的天然港口,

還有非常的窄的一個峽灣,常可看到帆船進出。

在山坡上還有一個 Mary’s Bench,是紀念丹麥王后在當年還不是王后時來此遊玩的長凳。

 


*Gjógv 全貌*直升機停機坪旁邊黑色的那一塊就是露營場。有兩個標示照相點,一個是瘦長峽灣的底部,標示著天然港口。另一個在峽灣開口,那裡就是 Mary’s Bench。*圖片由 Google Map 截圖*

 

這個小鎮只有一間飯店,吃的東西不便宜,

在 2022 年來的時候就是在這間飯店住宿及吃飯。

今年再來,就只是來換零錢和拿浴室和廁所的鑰匙而已。

這邊的露營場是在網路上刷卡後,去到飯店和他拿浴室、廁所的鑰匙。

為什麼要換零錢呢?當初看設備寫有洗衣和烘衣機,

以為是不用錢的,到了才知道是投幣式的,只好去飯店換零錢了。

不過幸好浴室非常大且乾淨。還算是不錯的露營場。

露營場還不小,大概可以停 40 輛車左右,但是我們這天只有三輛車而已。

一來是天氣太反常了,法羅群島應該是進入夏天了,

但是這幾天居然還飄雪,冰斗的地方都變成白色的了。

再來就是大罷工吧?沒有地方可以加油,觀光客、在地人自然比較少向外跑。

別以為這些山很高所以下雪,

法羅最高的山不過 800 公尺而已,這邊大約都在 500 公尺左右而已。

 

*露營車與供電樁*這是我們一開始停的位置,結果插頭還是和供電樁的形式不和,後來才換到浴室旁邊的停車位*Gjógv、法羅群島*

 

*海上回拍*可以看出來天氣真的很糟糕,當天應該是接近零度了,因為有飄雪,只是雪到地面就立刻融化了。照片左邊黑色停車場上有兩輛白車,右邊那輛就是我們的露營車,已經換到離浴室比較近的位置了*Gjógv、法羅群島*

 

真心覺得很奇怪,我是老年癡呆了嗎?

我明明記得我有拍浴室的照片,但是怎麼找都找不到………….。

不僅找了圖庫,連手機、雲端也都找了,就是沒有。所以真的很抱歉啊!

這次的電力系統還是一樣出問題,就是我們車上的延長線無法插入供電樁裡面。

隔壁車的外國人也過來幫忙弄很久,最後也是放棄。

他們還很抱歉的說,因為他們車上有嬰兒,非常需要暖氣,所以他們的延長線不能借我們。

不過幸好我們的延長線很長,於是我們將露營車停在浴室邊,

把延長線插在浴室的插座,上面還寫著請勿移除的字條。

其實也不需要寫啦!總共也才三輛車,到沒多久就開走一輛,

只剩知道我們從浴室拉線的那一輛。不過避免半夜斷電,還是寫一下比較安心。

今天倒是有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就是我們今天有生鮮的雞蛋可以吃了!!!

因爲我們去找租車店老闆加油,加好油問他哪邊可以買到生鮮的食材,

因為罷工導致什麼生鮮的東西都買不到。

老闆就帶我們去一個蛋雞牧場,終於讓我們買到新鮮的雞蛋了。

 

*雞蛋菠菜義大利麵*菠菜是冷凍的,不用想太多*Gjógv、法羅群島*

 

*露營車上烹煮*因為露營車的爐子有限,所以可以放在一起做的儘量在一起處理。這下面在煎雞翅,蓋蓋子當然效率會比較好。於是就用烤 PIZZA 的鐵盤當底部,上面放 PIZZA,就是鍋蓋兼加熱,再把盤子放在 PIZZA 上面當蓋子。這樣就可以一次煮兩樣東西了。不過瓦斯的火力不大,雞翅要上色有點辛苦就是了*Gjógv、法羅群島*

 

*烤羊腿*都到了法羅了,怎麼可以不吃羊呢?這邊很少牛肉,羊肉便宜又好吃,反正也只剩這種冷凍食材。底下的瓦斯烤爐是租車時附在裡面的*Gjógv、法羅群島*

 

*新鮮的蔥*罷工持續進行中,這是我們在法羅第六天了,第一次看到生鮮的蔬菜,雖然只是一把營養不良的蔥。匯率是乘以五,就知道這把蔥有多貴了*Gjógv、法羅群島*

 

*空的冷藏櫃*只有放冷凍食品的櫃子有一些冷凍食品,冷藏櫃都是全空的*Gjógv、法羅群島*

 

*餐廳早餐的一隅*這個時候就會懷念起 2022 年來這邊住宿時,旅館的早餐。吃的有夠好的啦!這是其中的一個角落而已,不像現在什麼都買不到*Gjógv、法羅群島*

 

*浴室兼廁所*雖然沒有拍到露營場的浴室和廁所,但是當年有拍旅館內的。其實差不多,都有一個非常舒服的暖氣,然後都很乾淨。暖氣舒服到常常想說乾脆睡廁所好了*Gjógv、法羅群島*

 

*Gjógv 的一隅*Gjógv 小鎮真的很漂亮,有一條小溪貫穿這個小鎮。整個鎮就是安安靜靜的氛圍,聽著小溪流水聲,真的很舒服。這當然是 2022 年拍的。別忘了我說的,今年去的時候風狂雨大的還下雪,不可能可以這樣悠閒的拍照*Gjógv、法羅群島*

 


*天然港口*這個就是地圖上的照相點之一,天然港口。幾乎沒有什麼港口常見的設備就是了*Gjógv、法羅群島*

 


*帆船出港*2022 年那次剛好碰到帆船進出,所以可以拍到一些有船的照片。今年風浪大成那樣,是不可能有船進出的*Gjógv、法羅群島*

 

*教堂*法羅每個小鎮都會有教堂,然後墳墓就在教堂旁邊,個人是覺得非常地溫馨。墳墓都是乾乾淨淨的,還會有園藝工具放在旁邊供人使用。感覺就是好像親人尚未離開一樣,出門、回家,路過時都可以來打個招呼,坐一下再走。連我這個外人都坐在教堂旁的墳墓區休息過了,真的很安寧的一個地方。這就是今年拍的了,2022 年沒有走到這一側*Gjógv、法羅群島*

 

有時旅行就是這樣,2022 來的時候中了 Covid19 ,根本沒什麼精力到處亂走,

連市鎮東邊的教堂都沒去了,就知道有多虛弱,更別提市鎮西邊的制高點了。

那時想說,如果有機會再來,一定要爬上去看看。

結果 2024 真的又去了,結果天氣很糟,狂風暴雨兼下雪,還是沒有去爬。

至於會不會有第三次?哈哈!我想短期之內應該不會了吧?又不是在隔壁……….

 

*小鎮的西側*各位可以看到文中說的峽灣以及西側的制高點,是有步道可以走上去的。只是連續兩次都沒有去走,還真有點遺憾呢!*Gjógv、法羅群島*

 

同場加映,其實這場已經加映很多 2022 的照片了,這次是要加映 2022 圈谷(冰斗)的空拍影片

2022 圈谷(冰斗)

同場加映 PartII,法羅下雪了。這是用固定鏡頭拍的,有四分鐘。可以靜下來,好好感受同時間尺度的影像。

法羅下雪了

 

同場加映 PartIII。想太多了…………2024 拍的圈谷還沒時間剪片。等我剪好了再放上了囉!不過先放上一張和 Part I 一樣場景的空拍照片。Part I是沒有下雪的,這是有下雪的。

 


 

 

 

 

發表於 202406 法羅冰島露營車之旅,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240921 冰島的國民運動中心

20240619 Hvolsvöllur & 20240626 Dalvík

在冰島開露營車和法羅群島最大的差異,我想就是露營場內免費設備的差異最大。

在法羅群島的露營場,幾乎樣樣俱全而且幾乎都免費,不論是洗澡、洗衣機或是烘乾機。

這點和在挪威住露營場小木屋時的體驗差不多。

但是冰島就不一樣了,冰島幾乎樣樣都要錢,而且不便宜!

台幣一百塊大概只有三分鐘的熱水,

而且不是打開水龍頭才計時,是錢投下去就開始計時了,整個澡洗的很緊張。

尤其是溫度只有 5 度上下,萬一泡泡還沒洗乾淨就沒熱水了,真的會冷死。

明明整個冰島都是地熱、溫泉的,洗熱水澡要付費真的很不能接受,但是又不能不洗澡!

於是乎就想到他們的國民運動中心。其實並不清楚是不是這樣叫啦!

但是這個運動中心幾乎每個鎮上都會有,所以我還是叫他國民運動中心好了。

一般來說,運動中心內一定有溫水游泳池,有的還有室內運動場、健身房等設施。

我們先來看看位於 Dalvík(達爾維克)的運動中心。

Dalvík 是前往 Grimsey 小島的港口所在。

至於 Grimsey 島就是冰島唯一進入北極圈的小島,想更了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下喔!

20240721 聊聊 Grímsey 島 Part I 看到這篇才想起來 Part II 還沒寫………………

*Dalvík 運動中心的外觀*真的很漂亮的建物,配著後面的雪景,真是不錯看*Dalvík、冰島*

*Dalvík 運動中心的內部*不只外面漂亮,裡面也很現代感。也幸好有內部可以看到外面的戶外泳池,所以才會有這一篇。因為一旦進入收費區就不准使用手機了,沒有照片實在很難寫清楚。只有這邊可以拍到整個游泳池的狀況*Dalvík、冰島*

*Dalvík 運動中心的內部*說到國民素養,真的是佩服冰島了。每個運動中心都有類似的角落,咖啡、牛奶免費提供,要喝自己按咖啡機、自己加牛奶。除了建築物內部有提供,戶外泳池的地方也有,可以拿著一杯拿鐵,泡在溫水池裡面,真的是享受。這裡不只有咖啡、牛奶,還有免費的維他命可以補充*Dalvík、冰島*

*Dalvík 運動中心的戶外區*滑水道感覺是標準配備,每個游泳池都有看到。然後會有一個至少 25m 的游泳池,深度最深 2.5m,溫度大約在 32 度。一個兒童池、一個熱水池,熱水池溫度大約是 38-40度,還會有一個冰水池,溫度在 0.6-6 度。三溫暖拍不到,至少會有乾式的三溫暖,有的還會有蒸汽室*Dalvík、冰島*

*Dalvík 運動中心的戶外區*有沒有很漂亮,超舒服的環境,我們去的那一天氣溫只有 6 度。照片外有一個冰水池只有 0.6 度,當然也是去嘗試泡了一下。大約只能撐 30 秒就投降了*Dalvík、冰島*

當然是先洗好澡才可以進入游泳池,

洗澡的宣導說明、浴室的簡介我會放在 Grimsey 島 Part II 來說,

因為只有在 Grimsey 的時候可以帶相機進去浴室。

也不是可以帶啦!因為那天我們露營包場,所以我就趁沒人的時候拍了一些。

大致上設備狀況都差不多。

*Dalvík 運動中心的收費表*也還好,這麼漂亮還有三溫暖,一次才台幣 300,何苦去洗那個一百元三分鐘的澡?有些裡面還有脫水機,洗澡順便洗衣服兼脫水,多好啊?!除了單次票,可以買多次票,多次票就很便宜了,如果一次買 30 張,一張就只剩台幣一百多了*Dalvík、冰島*

 

除了 Dalvík 之外,也還去了 Hvolsvöllur 的運動中心。

也是很不錯,一樣無法帶相機,但他無法從外部看到裡面的設施,所以沒有內部的照片。

*Hvolsvöllur 國民運動中心的外觀*是不是也很漂亮?*Hvolsvöllur、冰島*

*Hvolsvöllur 國民運動中心的內部*一般都是進入運動中心後就要拖鞋子了*Hvolsvöllur、冰島*

*Hvolsvöllur 國民運動中心的內部*這個運動中心比較大,裡面還有一個室內運動場。只是線畫了一大堆,外行如我者,根本看不出來哪條線是幹嘛的*Hvolsvöllur、冰島*

*Hvolsvöllur 國民運動中心的收費*大家的收費大致上大同小異,不會差太多*Hvolsvöllur、冰島*

*Hvolsvöllur 國民運動中心的周邊*很多地區這些運動中心周邊都是學校等設施。黃色建物是小學,綠色的是圖書館。很可惜,去的那天剛好圖書館公休,好想進去看看他們的圖書館喔!圖書館後面就是游泳池的滑水道*Hvolsvöllur、冰島*

冰島因為有滿滿的地熱和溫泉,造就了這個國家的特色。

各位有機會去冰島的話,不管是不是去露營的,建議起碼去一次他們的國民運動中心看看。

花點小錢,試看看這麼優質的公共建設,好好泡個溫泉,好好游個泳。

感受一下冰島在地人的生活。不要只去貴的要死的藍湖溫泉。

發表於 202406 法羅冰島露營車之旅,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240908 法羅群島的海上湖(Slave Cliff)

20240604 再戰海上湖
先來解釋一下本篇的篇名好了,

為什麼是說再戰?因為在 2022/05/27 的時候就來過一次了。

那一次很慘啊!那次所有人都中了 Covid19,

真的是非常地不舒服,導致法羅群島後半段幾乎是斷片的狀態。

尤其是最嚴重的那一天,我真的是整天斷片,完全沒有印象去了哪邊。

到了後期比較有精神了,於是照原定計畫前往海上湖(Lake Above the Ocean)。

海上湖的位置是在 Vágar(沃格島)南邊,也就是法羅群島國際機場的南邊。

車子停在收費站前的停車場,來回大概要走個 15,000-20,000 步。

身體舒服時就算了,在 Covid19 後期心肺功能下降時,走起來真的很喘。

加上揹了一堆攝影器材、天候不良(強風偶有下大雨),所以照片也拍的不多。

因此當時大家就說好了,一定要再回來法羅一次,等於是補完就是了。

於是 2024 這次趁要去冰島的路上先停一下法羅群島,讓我們把法羅好好看一看。

*地理小科普:法羅群島的位置很好想像。就是從挪威的 Bergen(卑爾根)畫一條線到冰島的 Reykjavík(雷克雅維克),線的中間就是法羅群島了。所以說去冰島的路上順便路過,真的是還說的通的喔!*

海上湖是法羅的重要景點,也算是很早開始收費的景點。

不便宜,一個人要大約台幣伍佰元。不過今年去看他有在整理步道,感覺還算收錢有辦事。

不像 007 之墓的 Kalsoy(卡爾斯島)收了錢不辦事,步道有夠難走的難走。

這個景點的重點就是湖水的邊緣是高聳的峭壁,因此就像是浮在海面上的湖泊。

從收費站進入後,翻過一個小坡就可以看到一個很大很大的湖泊。

然後就是順著湖泊健行,一直走,走到接近尾端時才會突然爬坡,畢竟終點是峭壁嘛!

若是繼續往前走,就會看到湖泊的出口,就是一個瀑布直通大海。

這次雖然沒有 Covid19 攪局,但是仍是需要和天氣對抗。

根據氣象報告,我們只有一個小時沒風的空檔,為了空拍,大家可是卯起來走。

天氣預報還真的準,第一次空拍起飛,由於誤判懸崖的高度,飛到斷訊自動回航。

第二趟就已經來不及換點,開始刮風下雨了。

所以這次空拍雖有拍到仍是以未完成收場………..

*海上湖的靠海端*這時空拍機是倒退出海的,就是由外海回拍。本來想要再往畫面右邊並再向外,可以拍到更多的湖泊與峭壁。這是斷訊前最後一張照片了。因為沒有比例尺,大家可能看不出來有多高,我來說明一下。峭壁上的草原大家有沒有看到似乎是白色點點的東西?那是修護步道用的裝土的袋子,大小大概一公尺立方。各位可以看到這一邊的天空已經有烏雲了。*Slave Cliff,法羅群島*

*20220527 的海上湖*那次也有帶 360,但是沒有拍照,所以是用影片擷圖的。這是站在最高的斷崖上往回拍。那時有立下心願,下次來一定要爬上照片右邊最高的那個斷崖。可惜這次還是沒有爬上去,是不是有遺憾才會有下一次呢?* Slave Cliff,法羅群島*

*這也是空拍視角*剛剛那張說的白色袋子,這張就看得比較清楚。這台空拍機影像真的很難調整,顏色超奇怪的。但是檢查數據的話,數據上顯示偏色也還好。甚至用了 Lab 色相去修色,也是這樣怪怪的。* Slave Cliff,法羅群島*

*海上湖末端的瀑布*這已經是第二次起飛拍的,看海浪就知道風有多大了。為了閃各國空拍機法規,我只帶 249g 的超輕型空拍機出門,風一大飛起來壓力就很大。不是怕飛機飛不回來的損失,擔心的萬一沒回來,後面的行程就沒有空拍機可以用了。不過這是白擔心的,因為從這天以後,空拍機就怪怪的,再兩天後就故障了。*Slave Cliff,法羅群島*

*這是 180 度的照片。這次有帶 Dji OSMO Pocket 3 出門,他有內建 180 度自動拼接的功能。很好用,只是有一個討厭的問題,就是畫面一定要擺在正中間。因為鏡頭會旋轉涵蓋 180 度,總共拍攝四張合成。所以若是相機鏡頭沒有水平,旋轉起來就會兩邊嚴重變形。因此取景的角度很受限。這張就兩側就有向上翹的變形。*Slave Cliff,法羅群島*

*這是從最高點回拍*要這樣拍其實是很恐怖的。因為要很接近斷崖邊緣回拍才可以有這樣的景。和 2022 的比較,可以發現 180 度真的是不夠用。還是得要用 360 度來作弊才可以。
這是從第一個斷崖處開始往回走所拍的移動縮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是 360 度的影片,所以可以自己找喜歡的角度喔!

記得要選 4K 畫質,要不然可是會慘不忍賭的解析度。

移動的縮時 360 度影片,請按我

發表於 202406 法羅冰島露營車之旅,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

20220511 Day11 北極生態初體驗

20220511 Day11

今天風終於轉小了,來到北極圈這麼多天,首度可以前往巴芬灣外圍的冰緣去找獨角鯨了。

從營地前往目前冰緣所在地要經過海峽,

雖然海水都已經結冰了,但是海峽地形不會因為結冰就不是海峽了!

風非常地大,真的非常非常地大,橫越海峽時真的是痛苦萬分啊!

*海冰地圖*紅色的標記是海冰的邊緣,就是我們要去的目的地。綠色的點是我們露營的地方。所以說會經過一個海峽。Pond Inlet 就在地圖的左邊,那是我們整個海冰露營的出發地*

雪上摩托車拖著我們的 BOX 在穿越海峽時,

全身的衣服、帽子不管怎麼拉、怎麼遮、怎麼擋,冷風還是會到處鑽進你的身體和頭部。

看我們裹毛毯、躲在 BOX 裡面的樣子,導遊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於是借我們河狸、北極熊的皮做的手套、圍裙來擋風。

還是天然的皮毛好啊!真的完全不會透風,戴著河狸做的手套,兩個大手掌往臉部一放,

頭部馬上就感到沒有亂竄的寒風,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

就在可以稍微舒服一點的享受旅程時突然停車,導遊說可以下車時,下車一看,

哇!居然是北極熊母子的腳印!真的有夠大的腳印,大家很興奮的和腳印合照。

*北極熊腳印*這個腳印很新鮮,我們的原住民嚮導超興奮的,當然我們是更興奮,可惜搜索了一陣子,仍無所獲*

*正在搜索北極熊的原住民嚮導*要看北極熊,獵槍算是標準的安全配備了。不過這不是散彈槍喔!是單發子彈的,忘了問是多少 mm 的*

大約跑了36公里後終於看到海了!

到了海冰邊緣時還不可以貿然靠近,原住民嚮導會先往海邊走過去,

拿著一支鋼棒在海冰上戳啊戳的,測試冰緣的厚度以及安全範圍。

確定好後就會把鋼棒插下去,所有人的活動不可以超過那跟鋼棒以策安全。

*試探海冰厚度*原住民嚮導在探測冰層厚度,以及我們可以活動的安全範圍。圖中的那根插在冰上的鋼棒,就是我們活動的界線*

運氣相當好,才剛走到海邊就看到一隻海象在游泳,

心想這真是一個好兆頭,希望今天可以看到獨角鯨。


*海象*還在往海邊靠近的時候就突然出現了,所有人都來不及架腳架。只能手持就開始拍了*

海象之後就是一整群的國王絨鴨(King Eider,Somateria spectabilis)飛過。

國王絨鴨在冰島非常地少見,

冰島大多是一般絨鴨(Common Eider,Somateria mollissima),

但在這邊反而是很少看到一般絨鴨。約四十隻的國王絨鴨成群飛行真的是漂亮。

*國王絨鴨成群飛行*在海冰的邊緣就看著國王絨鴨一群一群的飛過*

*國王絨鴨成群飛行*在兩個冰緣中間飛過,真的很漂亮*

*國王絨鴨*有時會小編隊飛行,而且是往回飛。那時好想跟著去找他們棲息的地方*

看了好幾群的國王絨鴨的飛行版,才看到四隻一般絨鴨飛過去,總共也就看到這四隻。


*普通絨鴨*這在冰島滿地都是,但是在北極圈內就少見多了。和國王絨鴨比當然遜色了一些,但是還是十分的漂亮。可惜只有普通絨鴨有飛靠近。*

中間有一陣子沒有甚麼鳥,來了兩隻國王絨鴨母鳥,

就在我們面前游過來又游過去,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這兩隻母鴨騙了我們不少的記憶卡。

*國王絨鴨母鳥*所有的母鴨子都差不多,只要是母鴨都很難認啊……。不過國王絨鴨母鳥長得也是很溫柔的感覺,和赤頸鳧有得拼呢!*

*國王絨鴨*是不是比普通絨鴨漂亮很多?唯一的一次游到岸邊,當然是離的很遠,這時又要讚嘆現代軟體的進步了*
冰緣上的時間過的很快,只吃一次點心、吃一碗泡麵,居然就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今天就只有看到國王絨鴨、一般絨鴨、渡鴉、北極鷗、海象。

雖然看的種類不多、數量也還好,但真的就是北極生態的初體驗,還是滿值得記錄的。

最後當然要來一張很爽的照片,就是坐在冰緣上看鳥、睡午覺的我!

發表於 極地之旅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20240804 潛鳥的腳

這篇的分類還是以台灣中研院的台灣物種名錄(2024)為依據,

潛鳥目(Gaviiformes)、鸊鷈目或是鷉形目(Podicipediformes)目前是分成兩個目。

可是在以前(1930s)他們兩個可是哥倆好呢!

就是因為這兩個類群的生物都有著腳後移的現象。


*紅喉潛鳥(Gavia stellata)*有在看鳥的朋友看到這張照片就會覺得很新奇,真的很少看到水禽的腳在身體這麼後面,而且還可以伸出尾羽這麼多*Flói Nature Reserve、冰島*


*紅喉潛鳥(Gavia stellata)*另一個角度的照片,一樣可以看到整個蹼面都伸出去了*Flói Nature Reserve、冰島*

剛剛前面有說過潛鳥和鸊鷈以前可是在一起的,因為這兩類型的鳥都是很會潛水的,

腳後移有什麼好處?可以想像成船舶、潛水艇的螺旋槳,在身體後面才會有更好的推進力。

不過這樣的腳在陸地上就很慘了,在身體的那麼後面是要怎麼走路啦?!

可以啊?人不就站起來給他們看了?

所以他們的站姿和其他水禽比就會比較直立,畢竟站的也不穩,

甚至是用類似蛙跳的方式前進,因此還是會儘量避免在陸地活動。

鸊鷈的腳也是在身體後方,不過他可是沒有蹼的喔!那他怎麼把腳當螺旋槳用?

你可以想像腳趾頭被卡車輾過去壓的扁扁的樣子。這就是瓣足,也可以稱辮蹼。

雖然不比蹼的完整,但是仍是可以有效的推進。


*黑頸鸊鷈(Podiceps nigricollis)*有沒有看到啊!!這個腳已經後移到屁股上了。照片中的腳是彎曲的,正要要踩上他的巢位*Vífilsstaðavatn 湖、冰島*

經由這幾張照片應該可以明確的表示潛鳥與鸊鷈腳後移的程度了。

那我們來看看其他水鳥、海鳥的樣子。

話說秋沙鴨也是很會游泳的鳥,但是腳也沒有那麼後移。


*紅胸秋沙(Mergus serrator)*這隻秋沙的表情超可愛的,只是他的腹部不知道為什麼紅……..紅胸秋沙的腹部應該是白的。重點在腳還是沒有超過尾羽*Flói Nature Reserve、冰島*


*紅胸秋沙(Mergus serrator)*剛起飛的秋沙,即使努力伸展腳了,但是還是不會超出尾羽*Roykstovan、法羅群島*

*黃嘴天鵝(Cygnus cygnus)*飛行時腳仍是在尾羽的範圍內*Vágsvatn 湖、法羅群島*


*Atlantic puffin (Fratercula arctica)*Puffin 的腳也是後面,在陸地上站起來很挺很可愛,飛行時腳仍是未超出尾羽*Grímsey、冰島*


*Atlantic puffin (Fratercula arctica)*因為常要降落在懸崖邊,所以有時會有類似垂直降落的姿勢。好啦!用力伸長的話,腳還是可以超過尾羽的*Borgarfjörður eystri、冰島*

想看段落完整版的可以至:方格子的部落格

 

發表於 攝影日誌 | 發表迴響